对民营银行快速发展的预测 您觉得准吗?

对民营银行快速发展的预测 您觉得准吗?
2017年08月14日 10:57 开伟观察

民营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自民间,它是我国国有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具有经营自主性和私营性特征,在我国具有较大的社会需求性。它的成立有利推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尤其,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民营金融机构将有助于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缓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对国内金融业的冲击。

民营银行从获银监会批筹之日起,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全社会掀起了创办民营银行的热潮。截止2017年6月底,我国民营银行共有17家获得银监会批准筹建,已有13家正式对外营业,分别为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四川希望银行、湖南三湘银行、福建华通银行、吉林亿联银行、武汉众邦银行、威海蓝海银行以及北京中关村银行。此外,安徽新安银行、江苏苏宁银行、辽宁振兴银行、梅州客商银行六家银行正在筹备中。而且,据资料,还有50余家A股上市公司表态加入筹建民营银行的大军,银监会已接到申请或备案的民营银行数量还将呈大幅增长态势。

而且,我国民营银行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机构数量还是经营规模都尚处萌芽状态,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还要看到,民营银行不负众望,从成立之日起坚持自身经营定位,立足小微实体经济,积极发展存、贷、汇等基本业务,服务于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及创新创业等领域,发放了大量助推小微实体经济的贷款,创新了大量有利于实体经济融资的金融工具(产品)或服务模式,既有以互联网金融线上金融服务为主,又未完全放弃线下业务,而是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经营战略,将在线下设置概念网点或营业部;且以互联网线上金融服务为主要特征,更使民营银行彻底摆脱了物理网点的束缚,借助互联网辐射更多人群,扩大获客范围,并通过大数据功能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为更好地推广社会普惠金融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显然,民营银行因势利导,根据股东情况、所在地区差异和自身经营服务长处等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在差异化经营中脱颖而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崭露头角,已显示了出了她的强大的金融生命力。

如微众银行定位“个存小贷”,金城银行侧重于“公存公贷”,网商银行侧重于“小存小贷”,民商银行和华瑞银行则定位于“特定区域”。微众银行通过其拳头产品“微粒贷”,截止2016年已累计发放贷款总额超1600亿元,总笔数超2000万笔,笔均放款约8000元,最高贷款日规模超10亿元,最高日贷款笔数超10万笔,主动授信客户数超6000万户,覆盖了全国549个城市,31个省(市、自治区)。同时,有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8家开业的民营银行总资产大约为1800多亿元,贷款余额约800多亿元。首批5家民营银行在成立1-2年时间内,均已实现盈利。同时,截至2016年底,华瑞银行资产规模达309.8亿元,贷款超过100亿元,净利润1.42亿元;天津金城银行资产规模达到220亿元,运营资产总额256亿元,净利润1.29亿元。另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网商银行实现净利润2.28亿元;截至2016年底,微众银行实现净利润过亿元万元;温州民商银行实现净利润近五千万元。

但作为“新生儿”,民营银行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互联网民营银行暂不支持I类账户开立,加之缺少网点,部分互联网银行存款吸收不足,零售业务进展较慢;资产负债结构欠合理,对同业依赖程度高。同时,尽管银监会倡导民营银行创新模式、差别化运营,但在运行过程中,部分民营银行业务与大中型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差异不大,特色不足,具体服务人群也还有待进一步细分。

显然,随着我国未来民营银行数量不断增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克服其自身经营发展的弱点与不足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是应努力扮好鲶鱼角色或身份,不忘“初心”,一心一意定位于小微实体经济,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

二是应有雄心壮志,力争把自身办成大银行,积极向监管部门争取政策支持,解决结算瓶颈,进一步发展自身零售业务,满足更多微小服务客户需要。

三是应更加突出自身服务特色,把差异化服务当着自身的生命线。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适应更弱势金融服务群体的需求,不断丰富金融市场的多样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