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年 证监会被骂声减少是一种可喜转化

盘点2017年 证监会被骂声减少是一种可喜转化
2018年01月05日 22:23 开伟观察

作者系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一直以来,证监会都是承载骂声最多的监管机构,骂的理由繁多,有骂超常规融资的,认为超常规融资圈走了市场资金,破坏了大盘生态;有骂证监会监管不力的,使得各种违规炒作得不到及时制止,也有骂证监会干预太多,导致A股脱离市场规律的。而证监会也以十分宽宏的心态,善对各种骂声,因为证监会清楚,种种骂声,并非完全源于对监管的不满,更多是因为炒股大幅度亏损后的发泄。股民亏了钱,作为监管者,承载点骂声又何妨呢?

但自2017年以来,尤其是2017年10月份以来,虽然各种融资不断,大盘依旧萎靡,但对证监会骂声却逐渐减少了。

据《安永全球IPO市场调研报告:2017年回顾及2018年展望》报告显示,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以222宗IPO拔得头筹,上海(上交所)以214宗紧随其后,中国大陆合计436宗,共筹资2304亿元人民币,分别较2016年同比增加92和53%。而排名第三的香港(主板和创业板)仅完成160宗IPO。

尽管IPO高奏凯歌,但A股市场却依旧不容乐观,据统计,截止2017年12月31日,沪指全年仅上涨189.94点,上涨6.12%,个股跌幅超50%的有156支,跌幅超30%的有1019只,2332只个股下跌,占市场总数3478的67%,沪指虽微弱上涨,但个股却大面积下跌,散户亏损严重。

放在往日,新股发行加速,股民大面积亏损,各种矛头必然会指向证监会,毕竟,融资导致股市资金减少,股市自然失去持续上涨动力,许多股票涨2天,跌3天,甚至持续下跌,股民在震荡中频繁操作,焉有不亏之理,但是这次股民却表现提格外大度理智,对证监会少有指责,为何会出现这样变化?

首先是对内严于律己正形象赢得社会赞誉。证监会实施选人、用人、监管三分离制度,成立发行与并购重组审核监察委员会,实施终身追责制,合并主板和创业板发审委员,构建大发审委,并随机产生临时组别和召集人,全流程切断腐败渠道,使得大发审委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喝彩。

而大发审委也向市场呈现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据统计,2017年共计审核488家公司IPO申请,其中通过380家,未通过86家,暂缓表决22家,通过率约77.87%。而10月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过会率降至58.43%,甚至出现发审会零通过情况,而2015年、2016年首发审核通过率均在90%以上。

其次是对外从严执法获得社会好评。通过强大的执法态势,对各种金融乱象起到了强有力的遏制和打击作用,有效震慑了证券期货市场各类违法行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全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4件,罚没款金额74.79亿元,同比增长74.74%,市场禁入44人,同比增长18.91%,行政处罚决定数量、罚没款金额、市场禁入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再次是大批优质企业加速入市,具备投资价值公司增多。次新股中,出现了异常牛气的新经济概念股。比如,华大基因,发行价格是13.64元,上市后最高涨至261.99元。江丰电子的发行价是4.64元,上市后最高涨至88.18元,掌阅科技发行价4.05元,上市后最高涨至73.79元。在严把关,强监管及大批优质企业入市之后,股民依稀看到实现资本市场强国的希望,对于证监会当前工作趋于认同。

虽然证监会依靠加强内控,从严监管,持续推动优质企业入市逐渐得到股民认同,但股民并不满足于此,2018年,股民对证监会有三盼

一盼从严执法常态化,群众希望从严执法不是三把火,而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坚决堵住“带病企业”上市渠道;同时,加强监管检查和处罚力度,让违规欺诈上市无处遁形,并因欺诈上市行为受到巨额罚款惩处,使心存侥幸企业从此不敢为、不能为和不愿为。

二盼新股发行有节制。新股发行要常态化,但要找准节奏,找到均衡点,既要兼顾市场稳健运行,也要顾及投资者的感受,要让投资者看到盈利的希望,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

三盼严格执行退市停牌制度,下决心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上市企业,让垃圾上市公司寿终正寝,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才会真正形成,广大投资者可信赖的优质投资公司才会真正占据资本市场,同时,要严格停牌制度管理,不能让一些上市公司无限期停牌,损害投资者权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