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回落之际,正是改革发力之时

经济数据回落之际,正是改革发力之时
2017年08月24日 08:13 谭浩俊

数据回落,是暂时的,关键在于,内在动能能否释放,而改革是最有效的动能之一!

中国经济数据

日前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显示,7月多项重要数据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现象。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6月的7.6%回落至6.4%。而“三驾马车”的投资、出口、消费也都出现了下滑,比较明显的是投资增速,已回落至6.8%,创下今年以来新低。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已从6月的6.7%大幅回落至7月的1.5%,创下去年8月以来的新低。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又将步入下行通道呢?各项经济数据的回落,是暂时性回落还是趋势性回落呢?回落的周期是短周期还是中长周期呢?显然,这是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此次回落,更多的是短周期性,而非趋势性、长周期的。因为,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正在进行之中,新动能的活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改革,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激活传统动能,激发新兴动能,协调新旧动能融合。

我们注意到,此次出现的回落,主要还是投资的可持续性出现了一定问题。也就是说,在此前一系列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全面发力以后,如何有效推动与激励民间投资、尤其是制造业投资方面,力度还不够,渠道还不畅,还有没有找到有效衔接基础设施投资的通道,继而导致投资作用的发挥没有可持续性,或者可持续性不强。到消费、出口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虽然不乏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也与投资的持续作用没有发挥有关,与投资出现一定幅度的断档有关。如果投资没有断档,投资能够继续以比较好的态势发力,很多方面的问题就不会出现,相关经济数据也不会出现明显回落。

侧结构改革

也正是因为投资出现了一定问题,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出现比较大的回落,所以,必须在如何发挥投资作用方面做些文章、下些力气、花些功夫。因为,一旦出现经济数据持续回落的现象,相关的国际机构又可能会唱衰中国经济,相关的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利的言论又会出现。虽然人们不怕这样的言论,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言论,但发展环境还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相对稳定的发展舆论环境的。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避免经济再陷入下行通道呢?改革可能是下一步最为重要的手段,也是最能够激活传统动能、激发新兴动能、实现新旧动能有效融合的最根本手段。根据四十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经验,越是经济数据出现回落的时刻,也是改革最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如果能够借经济数据回落之际,更好地发挥改革的作用,推动改革向纵深进发,可能会对经济的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此轮经济改革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落脚点的,是先做的如何解决经济总供给和经济总需求不协调的文章,也就是先从供给侧入手,把供给侧供应质量和效率不高的问题解决好,从而缓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平衡。

而按照四十年来的改革经验和教训,任何一项经济改革措施的出台,首先触动的就是价格,亦即价格总是能够赶在别的方面的前面出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例外,很快地,钢铁、煤炭、水泥等的价格,就跑在了其他方面前面了,就迅速上涨了。毫无疑问,这些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发价格的整体联动。不仅如此,其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也是一般商品所不能替代的。也就是说,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是分不开的。7月份有些经济数据仍然表现较好,就与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生产资料价格仍然维持较高水平有关。反之,生活资料价格则涨幅明显放慢。而生活资料价格是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消费市场的不太景气,甚至可能出现了透支现象。

而改革所以能够带动价格的超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的手段不是市场化,而是行政化。用行政化手段推动改革,也是这些年来最常用的方式。不可否认,在改革的初期,用行政手段强推,不失为一种选择。关键在于,能否尽快从行政手段转向市场手段。不然,就会出现扭曲现象。

很显然,要将改革向纵深推进,就必须更多的采用市场化手段。实践也证明,只有用市场化手段替代行政手段,才能使改革不走向歧途,才能有效发挥改革的作用。所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也要逐步从行政手段转向市场手段。不仅如此,国有企业改革,更需要用市场化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关联通混改的话题很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联通是垄断企业。垄断企业的改革,垄断企业引进其他所有制资本,就意味着对垄断的打破。对垄断的打破,则是市场禁入的破除。毫无疑问,会对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社会各方如此关注联通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能够产生鲶鱼效应。

联通混改

从联通改革的受关注中也可以看出,舆论和公众对其他方面的改革,同样是有期待的。而这种期待,当然是能够触及一些实质性问题、关键性问题进行改革,而不是对一些鸡毛蒜皮的方面进行修补。鸡毛蒜皮的方面要修补,实质性的方面更要推进。也只有在实质性改革方面有所动作,改革对经济新动能的激发、传统动能的激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经济数据出现一些回落不需要过度担心,如果没有新动能的补充、旧动能作用的提升,就需要担忧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