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让消费贷变味,银行还会有什么花样

除了让消费贷变味,银行还会有什么花样
2017年10月05日 11:05 谭浩俊

从总体上讲,银行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变味变质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查了消费贷,谁也无法保证,没有其他花样出来。

调查消费贷被挪用

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29日表示,最近监管部门在调查消费贷被挪用作为“首付款”或者进行其他投资。银行发展消费贷业务必须按规定规范运作,全面真实的评估消费者的偿还能力,不能为了业务而推高债务杠杆率,更不能助长房地产领域的泡沫。

众所周知,消费贷款是银行重要的业务之一,增加消费贷款规模、提高消费贷款比例,不仅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拉动消费,促进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的便利性、针对性,有利于强化金融与居民的关系,加强金融企业与居民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应当说,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依赖也越来越强。为什么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金融能否支持、金融有没有能力支持、金融如何支持,也充分说明金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说明金融的重要。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金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依赖越来越强。因此,金融行为是否规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金融企业能否开发出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广大居民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对金融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也至关重要。从总体上讲,金融企业开发的产品和服务是越来越多的,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的。只是,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否在实施过程中不要变味,不要出现与初衷完全相背离的现象。

调查消费贷被挪用

显然,消费贷已经出现了变味现象,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问题。一些地方的金融机构,为了眼前利益的需要,也为了加强一时的政绩,将消费贷转化成了房贷和其他贷款,甚至被用作炒股。转化成房贷,显然是与现行的楼市调控政策完全相悖的。要知道,金融机构也出台了控制房贷、控制信贷规模、提高房贷利率等政策,目的就是要控制房价、稳定楼市。如果资金通过消费贷的方式再转向房地产市场,那么,调控就将失灵,房价又会大涨。显然,这是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也是不应当出现的现象。

而如果消费贷款转向股市,转向可以投资炒作的领域,无疑对市场秩序是一种干扰、一种破坏,毫无疑问应当禁止。要知道,2015年的股灾,就与银行资金大量转向股市密不可分。而近一段时间以来,股市的杠杆率又开始出现了,利用杠杆资金炒股者也正在逐步增多。其中,银行资金又在扮演炒作角色,对投机者提供炒作资金。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会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股市杠杆资金的行列中来,再次推动股市盲目上涨、非理性上涨。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将风险极大。

也正因为如此,监管部门加大对消费贷款的监管力度,检查消费贷款有没有变味进入楼市、股市等,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对查出的问题,不仅要整改,更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追究金融机构负责人的责任,且要追究上升一级,对违规金融机构的上级部门负责人予以追责。也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引起重视。

事实也是如此,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金融政策的执行来看,金融机构总体上的执行力是不够强的,出现变味、变异、扭曲等现象也是比较多的。仅从定向降准政策的执行来看,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几次定向降准,金融机构都没有能够按要求全面落实,都在执行中变味、变质了。如果执行到位,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不会这么严重,开发商、炒房者等也不会资金很足,金融机构也就不需要依靠房贷维持贷款增量。正是因为金融机构没有按政策执行,没有将政策落到实处,才使政策的作用效率大打折扣,才让中小微企业仍然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挣扎。

调查消费贷被挪用

所以,对消费贷款转房贷和其他投资的问题,必须认真清查,严厉追究,并在清查和责任追究中举一反三,看看银行还会玩出什么花样,还有多少不按政策执行问题,有多少在执行中变味、变质的现象,一经发现,坚决追究,确保各项政策的执行不落空。

谭浩俊【原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