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拿人性拷问刘鑫,可人性到底是什么?

都拿人性拷问刘鑫,可人性到底是什么?
2017年11月16日 23:15 力哥说理财

本文篇幅较长,

请在花生瓜子饮料等陪同下观看

这个时代,社会热点变化几乎以小时为单位,一天里都能变N次。

像《携程,或将成为一家被诅咒的公司》那样的超级大热点才过去3天,又有个全民热点刷屏了。

江歌

江歌案。

由于尚未开庭,且相关人员都签有保密协议,迄今为止,外界依然无法完全了解这一事件的细节,我们所能知道的确凿无误的事实仅有以下3点。

1、2016年11月3日,山东即墨女留学生江歌在位于日本东京中野区6丁目租住的公寓门口,遭人杀害。

2、日本警视厅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江歌头部遭利刃砍伤,伤口长达10厘米。警方到达时受害者已经倒地,颈部血流不止,并在送往医院后不久因失血过多而死。

3、犯罪嫌疑人名叫陈世峰,刘鑫前男友。刘鑫则是江歌的中学同学,多年闺蜜,当时两人同在东京留学并合租在一起。

除此之外,关于案件本身,我们还能获得的符合常识和理性的推论只有以下一条:

一个25岁的男青年,由于无法接受女友与自己分手的打击,一时情绪激动,便可能会做出过激举动,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只不过这次,面对出来挡刀的前女友闺蜜,他的情绪过于激动,并最终残忍杀害了这位闺蜜,酿成无法挽回的大错。

陈世峰(刘鑫前男友)

光案件本身来说,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的只有嫌犯陈世峰一人,如果那天不是江歌替闺蜜刘鑫挺身而出,可能最后倒在血泊中的就是刘鑫。

除此之外的所有信息,要不是当事人的单方面描述,要不是舆论的单方面猜测。

然而这次真正踢爆舆论的,并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事后刘鑫一家与江歌妈妈江秋莲(江歌是单亲家庭孩子)之间越积越深的矛盾。

案发地点

11月4日,江歌遇害后第二天,江歌妈妈就赶到日本,看到女儿惨不忍睹的遗体,除了悲痛欲绝,她本能想知道案发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最了解事实真相的无疑是刘鑫。

当时刘鑫回复的微信里说:“阿姨,我知道你现在伤心难过,也很恨我,我也又恨又害怕……我一直都在尽全力协助警察,之后也会把我在调查过程中做的事情都如实告诉你,但是我现在什么也不能说,请你谅解。”

这段话合情合理,当时案件尚未侦破,刘鑫作为案件核心证人,自然不能向外界透露案情。

但心急如焚的江歌妈妈等不及,11月5日,她在微博上公开怀疑凶手是“刘鑫的前男友”,这条微博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网络舆论开始指责刘鑫。

这个举动,直接导致双方之后的矛盾不断加深,最终陷入死结。

本就羞愧难当的刘鑫发现江歌妈妈绝不像看上去那么软弱,而是一个理性、勇敢、坚强并且很聪明的女性,迅速借助网络舆论力量给自己施压,她怕了。

11月6日,刘鑫做出了最错误的一个举动,言辞激烈地指责江歌妈妈私自散布信息影响案件侦破,最后还威胁说,“如果再出这种新闻,我就停止协助调查。”

刘鑫与江歌妈妈聊天记录

如果说案发后第二天,刘鑫可能还处于懵逼状态,不知如何面对江歌妈妈,因此她的逃避还能理解,那么到案发后第四天,她已想得很清楚了:面对这么一个强势的阿姨,我要尽可能逃避责任,不让这件事成为自己一生的噩梦和累赘!

她发给江歌妈妈的长留言上半段,乍一看是在指责江歌妈妈不应该公开自己无法确定的消息,影响案件侦破工作,但江歌妈妈实际上就是把嫌疑目标定在刘鑫前男友身上,而刘鑫却还在说“现在谁是凶手还没有着落”。

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说明她潜意识里仍抱侥幸心理,哪怕她心里知道杀死江歌的超大概率就是陈世峰,也还是希望能有奇迹发生,最后警方能把江歌的死因定为其他原因,从而逃脱自己在道义上的巨大责任。

而后半段留言则更能看出她的心机。

她拿江歌妈妈未经允许就在网上散播她的隐私并对她造成伤害为挡箭牌,表示“事情解决了以后也不会再见你了”。

这个因果关系的潜台词是:不是我刘鑫不义,是阿姨你先不仁,伤害了我,我不和你一般计较,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当然,为了让自己依然能保有道义上的制高点,最后还是补充了一句,我承诺一定会找出杀害江歌的凶手,给你一个交代。

这种态度,不管换成谁,都会怒了。

整场风波中,江歌妈妈唯一值得商榷的行为是在事发后第三天,警方还在调查过程中,就在微博上公开案情和“猜测”,但考虑到突然遭遇丧女之痛的巨大打击,如果刘鑫能换位思考,江歌妈妈的这一行为并非不可理解。

但当刘鑫一想到江歌妈妈的强势,以及自己未来道义上所承担的巨大责任,她真的不敢面对。

一方面,对江歌妈妈道义上的巨额赔偿会给整个家庭造成经济压力。

这也是之后刘鑫母亲会对江歌妈妈说出“(江歌的死是因为)你女儿命短,不是为了我闺女”的原因。把江歌的死因推给老天爷,他们全家就没有道义上的赔偿责任了。

刘鑫母亲与江歌妈妈的电话录音

另一方面,江歌妈妈就这一个女儿,女儿走了,今后将陷入老无所依的悲惨晚境,刘鑫在道义上还要负起赡养这个“妈”的责任,再加上每年清明冬至都要给江歌上坟,对一个25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将成为困扰她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再说极端点,江歌妈妈老年丧女,生无所恋,有没有可能骂她,打她,折磨她,甚至拖她一起来给女儿偿命陪葬呢?

作为吃瓜群众,你可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换位站在刘鑫当时的心境想一想,她对此害怕恐惧是再自然不过的本能了。

当刘鑫打定主意想让自己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走出这段噩梦时,她自然选择搬家并断绝与江歌妈妈的任何沟通渠道,更别说参加江歌葬礼了。

在前互联网时代,由于刘鑫在法律上没有责任,如果她选择逃避道义上的责任,没权没势的江歌妈妈或许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因为有了网络,江歌妈妈才有可能让刘鑫遭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并逼迫在事情发生近一年后,第一次在记者陪同下,当面向江歌妈妈道歉。

但无论是这段视频中刘鑫的表现,还是此前此后的各种细节,比如过年时换了新发型,面带笑容和朋友玩自拍,或者说自己根本不爱吃馄饨,江歌那天买的馄饨是给自己吃的,都让网友怒了——刘鑫从来就没有发自内心地认错。

以上,就是并不复杂的江歌案和九曲回肠的江歌案后续风波。

以下,我想聊聊我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的感想。

我看了很多相关文章,几乎所有舆论都在指责刘鑫以及她的父母没有人性,禽兽不如,不值得原谅。不少文章还鼓励公众参与江歌妈妈发起的请求判决陈世峰死刑的签名活动。

其中最典型的是获得10万+点赞的咪蒙的《刘鑫江歌案: 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

然而,人性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想当然以为,人性是和兽性对应的存在,比如《三体》中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作为万物之灵,人有道德、有良知、有与动物截然不同的行为准则,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与骄傲。

但这话并不准确。

与兽性对应的,不是人性,而是神性。

兽性是完全根据动物求生本能驱使行动,一切行为基于自利(自私)原则。

而神性则是可以超越动物本能,做到用完全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利他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系统最终都将趋向于熵(物质混乱程度)无穷大,即从有序走向无序,这叫熵增原理。宇宙也一样,从大爆炸起,宇宙就开始了熵增过程,并最终将归于热寂。

在整体熵增过程中,生命是一个奇迹,因为它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零散的无机物组成复杂的有机物,是一种违反自然常态的逆熵增运动,所以生命才会显得那么伟大。

但最终,生命还是会归于寂灭——这就是死亡。

因此一切生物的本能就只有两条,一是让自己成功完成这场神奇的逆熵增之旅,二是在自然规律面前,自己注定无法永远逆熵增(长生不老),就需要在死亡之前,将自己的基因尽可能多传给后代,让它们继续完成更波澜壮阔的逆熵增之旅。

正所谓:“食、色,性也”。

理解了这种自私的基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还有“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这些话的真实含义。

可见,人性并非兽性的对立面,而是脱胎于兽性,并努力向着神性靠拢,但由于受到生物体的本能局限,永远无法真正达到神性的高度,反而时不时又会重新回到完全由兽性支配的原始状态,比如不绝于史的各种大屠杀。

当年毛爷爷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显然是夸大其词,不然白求恩同志就不会私生活那么乱了。这八个字不符合人性,能做到的一定不是人,而是神,这也是为什么GCZY注定永远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

所以“谁来制裁人性”这句话本身就是病句——人性根本不需要制裁,因为它本身就是兽性和神性的杂交产物。

只不过人类一直在努力追求神性,于是把努力向神性奔跑的那种力量称之为“善”,比如友爱、互助、孝顺、仁慈、忠诚、礼貌、义气、廉洁……本质都是利他,行为的出发点首先是考虑他人利益。

把自甘堕落回到兽性支配的那种力量称之为“恶”,比如嫉妒、愤怒、暴力、懒惰、贪婪、骄傲、淫荡、撒谎……本质都是自利,行为的出发点完全站在自己立场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关于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千百年来哲学家并没有争出个共识,但我觉得当一个人类生命诞生的时候,他的基础人性中,兽性占比远高于神性,否则为什么需要从小要教育孩子友爱谦让呢?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受到批评的熊孩子呢?

回到江歌案语境中,面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有人会在自己的人性中爆发出更多的神性,但更多的凡人则会把人性中隐藏更深的兽性展露出来,刘鑫就是如此,并不奇怪。

只不过,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政治正确以及更可怕的道德正确成了不可触碰的高压电线,谁敢公然把自己赤裸裸的兽性展示在公众面前,谁就活该被唾沫淹死。

站在刘鑫的角度看,整场风波自始至终,她都在想尽办法挣脱绑在自己身上的道德枷锁,所以才会极力撇清责任。最终在舆论压力下,她给江歌妈妈认错,网友说她不情不愿,没错,刘鑫潜意识里很可能一直在说服自己没有错。

如果她发自内心觉得自己有错,甚至罪孽深重,她能怎么样?

终日以泪洗面?不时到江歌墓前忏悔?

然后呢……

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呢?

她最理性的选择就是暗示自己,麻痹自己,这一切都是命,江歌命不好,替自己挡刀了,自己既然命大福大,就不要浪费这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尽快走出这场噩梦,开始新的生活。

携程亲子园虐娃事件中,携程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自己很冤,又不是我虐待自家员工孩子,我也是受害者,你们不去骂那些狗娘养的保育员,拼命骂我作甚?

刘鑫也一样,我被陈世峰这个人渣前男友纠缠很痛苦,我如果不是命大也被他宰了,我也受到了剧烈惊吓,我也是受害者好不好,你们不去找陈世峰偿命,拼命骂我作甚?

旁人只看到了她过年时与朋友的欢乐自拍,骂她没良心,畜生不如,可回到家一个人躺在床上时,她是不是真的开心呢?她会不会做恶梦呢?她会不会只是想通过换发型和自拍来麻痹自己,暗示自己,那场噩梦已经结束了,自己已经走出来了呢?

支撑一个动物活下去的是食物,但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从来不只是食物,更是精神,是希望,是信仰。

如果一个人无法乐观面对明天,永远活在过去某一段岁月或某一个事件的阴影下,最后迎接她的只可能是抑郁症和自杀。

当咪蒙和许多自媒体都拿“人性”拷问刘鑫时,恰恰忘记了,刘鑫的所作所为,才恰恰是最真实的人性流露。

人性,从来就不只有阳光的一面,更多的是阴暗面,只不过一旦把这部分人性放上台面,我们作为吃瓜群众就无法接受了。

当然,聪明如咪蒙不会不知道这一切,但依然要用这样的标题,是因为这么做最符合她自身的利益——阅读10万+早已不算什么,掀起汹涌民意,给自己来一个点赞10万+,才最符合我的利益,哪怕以偏概全,甚至YY细节都无所谓。

《刘鑫江歌案: 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中,咪蒙写道——

“一年前,刘鑫和江歌都在日本留学,她们是好朋友。

刘鑫跟男朋友分手,对方不同意,以公布裸照为威胁,并且多次骚扰她,有明显的暴力倾向……

刘鑫很害怕,这时候,江歌好心收留了她。”

这些细节描述都是无法得到证实的单方面信源。

“江歌是单亲家庭出身。

她爸爸重男轻女,她出生的时候,她爸很生气,说,操你妈,怎么是个女儿……

江歌一岁半的时候,她妈妈就坚决和她爸爸离婚了。

此前,江歌和妈妈 、姥姥相依为命。

以前每年春节,是她们三个人一起过的。”

敢问江歌出生时他爸说了啥,咪蒙你怎么知道的?

“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在刘鑫的价值观里,整个事情是这样的:

江歌是为我而死的,但是我的生活也受影响了呀,我之前的工作都没了!

江歌失去的,只是区区一条生命;

而我失去的,是一份工作啊!!!

是不是很耳熟?就像我们小时候看《一帘幽梦》,楚濂对绿萍怒吼:

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紫菱失去的是爱情啊!”

这段话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挑动公众神经,把刘鑫往戏剧脸谱的方向疯狂带节奏,种种带有强烈主观倾向性的选择性描述和YY,目的是让观众看完后发出一声惊叹:天呢!世界上居然有这种“人渣”,绝对不能原谅她!

当我们平时在戏剧舞台上欣赏悲剧时才能获得的审美快感,在江歌案中得到满足时,咪蒙不但把刘鑫打入地狱,更把自己捧上道德神坛,道德没赢,人性没赢,咪蒙赢了。

说句难听的,有些卖棺材的希望多死几个人,有些媒体人希望多死几个江歌。

带血的馄饨味道很好,只要我吸够眼球流量,吃得饱饱的就行,至于你死,与我何干?

这也符合人性。

有趣的是,我和咪蒙一样,看到这则新闻后,第一反应想到的也是韩国电影《密阳》。

说到敢把人性的阴暗面彻底暴露在阳光下,这些年的韩国电影真的令人尊敬。

《密阳》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儿子逃到一座小镇开始新生活,但当儿子被绑匪残忍撕票后,她活在世上的唯一希望崩塌了,她痛恨自己,痛恨凶手,更痛恨命运。

此时,为了寻找心的依靠,她选择信仰基督教,并在与教友的聚会,和上帝的恋爱中,找到新的人生希望。

当她发现信仰再造了一个全新的自我,自己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都有神的旨意后,便学着耶稣教导的样式,放下仇恨,原谅凶手。

为了获得一种高高在上的仪式感和荣耀感,她决定去监狱,亲口对凶手说一句:我原谅(赦免)你了。

然而在监狱里,当她隔着玻璃窗,对眼前这个杀害自己儿子的人说我决定原谅你,因为我信上帝了,我也希望你能信上帝balabala……但对方却平静地告诉她,我在监狱里也信了上帝,你知道吗?上帝已经接纳了我,宽恕了我,我现在同样自我感觉良好。

这一刻,女主的世界再次崩塌。

走出监狱,她晕倒在地……

她想不通,为什么上帝不经自己允许就原谅了罪大恶极的凶手?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上帝比我先原谅了他?祂凭什么这么做?

于是她选择报复上帝——破坏教友聚会,偷教堂东西,甚至色诱牧师。

至此,咪蒙得出结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原谅人渣。人渣早就原谅了自己,轮不到你来原谅他。”

但作为基督徒,我在这个故事中却读出了另一层深义。

许多人在遭遇到不幸和欺压时,内心都产生过一个疑惑。

这个世界真的有公平正义吗?

在我的半自传体作品《谦卑识真理》中,我曾用7000多字描述我眼中“公平的困境”。

结论是,站在这个世界的角度看,我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完全的公平正义——不公不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常态,公平正义则是需要人类竭尽全力辛苦追求的非常态,而且只要稍一放松,这种相对公平正义的状态就会土崩瓦解。

直到我参悟到,只有把“门的另一边”也计算在内,站在阴阳大循环的角度看,公平正义的困局才能得到完美解释。

佛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这个“报”的时间点,往往不是你活着的时候,而是死后。

用经济学语言,这叫报应的“延迟效应”,就像延迟消费能带来超额复利回报一样。

没错,有些人活着的时候,可以很嚣张,可以赖账不还,可以无视道德谴责,甚至逃脱法律制裁,但你终有一死。

你以为死后就一了百了了吗?所有宗教都告诉我们,没这么简单,死只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因为死后你还要接受审判,为你活着时所犯下的罪偿债。你在人间所犯的一切罪,或许可以逃过人间律法的惩处,却无法逃脱神的火眼金睛!

就像江歌妈妈一样,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不公,她万念俱灰,声嘶力竭地质问老天爷:难道你瞎眼了吗?

“老天爷”默不作声……

但这并不代表“老天爷”不存在,也不代表祂面对不公不义时无所作为。

这其中既复杂又简单的道理,杨腓力在《无语问上帝》和《有话问苍天》中都做了详细解答。

圣经上说:“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欺压,并夺去公平正义之事,不要因此诧异,因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鉴察。神必审判义人和恶人。因为在那里,各样事务,一切工作,都有定时。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

“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年日好像影儿,因他不敬畏神。”

回到电影《密阳》,之所以女主最后会选择与上帝为敌,是因为她从最开始就没有理解信仰的本质。

世间有太多人,是因为背负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不幸才选择投入宗教怀抱,妄图在这个残忍的现实世界之外,找到一片精神世界的伊甸园,就像许多不如意的年轻屌丝把全部情感和希望投入到网络游戏中一样。结果只是自我麻醉,真以为是和上帝谈恋爱了,自我感觉不要太好。

可一旦发现恋爱对象背叛自己,比如我天天祷告祈求家人平安,身体健康,你却让我孩子无故惨死,比如我祈求你让我多赚点钱,小日子过得好一点,却横遭失业打击,日子越过越糟心,就会感觉自己被骗了,重新回到痛苦轮回中。

女主面临的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原本以为自己依靠信仰已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结果被凶手一刺激,那种高人一等的自我感觉迅速坍塌,进而因爱生恨,站到信仰的对立面。

就像陈世峰发现自己得不到刘鑫时,便恼羞成怒,想要玉石俱焚。

在女主的潜意识里,上帝和自己是一伙儿,上帝应该优先听自己的祈求,我和这人原本有仇,现在我听了你的教导,决定宽恕他,可你怎么不和我先商量下,就擅自做主把他的罪赦免了?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女主接受了那么多神性的熏陶和洗脑,却还是被人性的自私自利给绊倒了。

她忘记了,耶稣说的很清楚:“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只爱那些爱你的人,又有什么赏赐呢?”

普天之下的宗教,都教人放下仇恨,宽容谅解,唯独耶稣的教导最独特,不但要放下仇恨,还得去爱那个原本你恨得咬牙切齿,压根就不值得你爱的人。

耶稣不仅是这么说的,在十字架上,他也是这么示范的。

不少欧美人喜欢带一个写有“WWJD”的手环,意思是“What would Jesus do”,目的是时刻提醒自己,想想当耶稣遭遇到自己一样的问题时,会如何思考,做何选择,从而让自己的行为更接近上帝的标准。

然而事实上,大部分人做不到。

如果要完全做到耶稣的标准,就好像说要江歌妈妈不但原谅刘鑫和陈世峰,还要爱他们。

别说江歌妈妈做不到,脑回路正常的人都做不到。

因为我们是人,我们的肌肤表面就算被神性的阳光所照耀,骨子里却还是人性说了算。

许多人只看懂了女主监狱探望后跌倒的那段高潮,却没有读懂《密阳》最后的隐喻。

当女主色诱牧师时,牧师最开始也没抵挡住,因为牧师也是人,也有人性的七情六欲,也会软弱跌倒,再正常不过。

然而最后临门一脚关键时刻,牧师突然圣灵复苏,临阵收枪,恢复了对神的敬畏。

基督新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区别在于,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印度教、道教等都强调信徒自身的修行,成败在于行为,所以要多行善事多积德,但新教强调的是福音。

福音不是律法,不是靠善行就能获得的,而是完全的恩典。

因为上帝知道,被人性(罪性)所捆绑的人类,就算个体道德境界再高,也依然有软弱的时候,就算行为上挺住了,就像那个牧师临阵收枪,但思想上可能早已犯罪。

我时常告诫自己,我和保罗一样,是“罪人中的罪魁”,我时常看自己面目可憎,内心丑陋,满肚子男盗女娼。我也想学咪蒙没底线凑热点搞个10万+,我也想玩高杠杆一夜暴富,轻松省力,快速实现财务自由,我看到比力嫂年轻漂亮的软妹纸内心也会春心荡漾……

每当我反观自己内心那个巨大的黑洞,那个被我的理性和信仰强行关押起来的“小恶魔”,我就会对这个世界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回到本文标题:人人都在拿人性拷问刘鑫,可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人性到底是什么呢?

看完这篇文章,不知道你对人性有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力哥并不是想为刘鑫开脱,她的行为的确很难让人原谅,但我却更愿意反躬自问:如果我遭遇到刘鑫那样的境遇,我的表现会比刘鑫更符合社会对“善”的期望吗?

最后,我想说三个江歌案中很多人忽视的问题。

第一、刘鑫纵然有错,那也是道德上的错,但道德上的错,如何惩罚才最恰当?惩罚到何时才是个头呢?

古代社会的道德法庭,女人红杏出墙就要沉猪笼。可一个人出轨是不是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呢?现在看来,显然这个惩罚太过严苛了。

之所以我们要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众口铄金的道德审判,而遵循有法可依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公平惩罚。

然而互联网时代,道德法庭重新崛起,刘鑫的错是不愿承担自己应负的道义责任,但是不是为此就要一辈子被无数网民戳脊梁骨,接受一辈子找不到工作,一辈子找不到对象,一辈子东躲西藏抬不起头的惩罚呢?

换句话说,怎么惩罚刘鑫,你才会满意?

还是说,必须让她自刎以谢天下,你才会罢休?

那这和古代沉猪笼的道德法庭又有什么不同呢?

第二、陈世峰才是这个悲剧的罪魁祸首,可事件发酵至今,我们几乎听不到任何关于他的声音。

他当时的杀人动机,如今的心境,他是否真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忏悔……这一切我们都不知道,却因着对刘鑫的恨,而一定要治陈世峰于死地。

请问这是什么逻辑?因为法律无法制裁刘鑫,就要让法律可以制裁的陈世峰一起承受刘鑫的罪?

在请求判决陈世峰死刑之前,难道我们不应该先等到法院开庭,听听陈世峰是怎么说的再做决定吗?

第三、整件事中,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江歌妈妈,但几乎所有评论都集中在抨击刘鑫没有人性,不可饶恕,谁真心替江歌妈妈的晚年生活考虑过?

江歌妈妈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据说当年拆迁分到两套房,一套卖了给江歌留学,另一套现在也卖了。没了房子,也没了女儿,原本有可能在道义上尽女儿职分的刘鑫也没戏了。

请问江歌妈妈今后老何所依?

除了经济上的困局,更糟糕的是江歌妈妈的精神状态。

江歌妈妈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不是因为还不了解事情全部真相,没看到凶手被绳之以法,自己死不瞑目,早就跟着女儿一起去了。

想要过好今后的生活,就绝不能长期沉浸在过去的悲痛记忆中。否则,最终迎接你的只能是抑郁症和自杀。

难道与刘鑫相比,江歌妈妈未来的生存状态难道不更值得担忧吗?

经历了这么多,让这位心力憔悴的坚强母亲放下仇恨绝非易事,但还是衷心希望江歌妈妈能尽早从丧女之痛中走出来,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而对关心此事的网友来说,与其不断声讨刘鑫,不如多关心江歌妈妈。

江歌的死,不应该只换来许多10万+的带血流量,更应该唤醒更多人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当一个人能意识到内心蠢蠢欲动的“恶”并时时提防,他才有向善的动力,但当一个人习惯站在道德高地,满口仁义却不知敬畏,他能做出的“恶”,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如果你认同力哥观点,请随手转发本文。

力哥说理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