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只租不售”项目不符合市场发展趋势

上海“只租不售”项目不符合市场发展趋势
2017年07月28日 10:07 邓浩志

7月24日,上海首推“只租不售”土地,两幅地块被两家国企以11.5亿的底价竞得,其楼面价不足6000。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拍卖,没有大众熟悉的房企参与,并且仅一家企业提交竞买保证金。

这场买卖的结果很明显,就是政府指定企业接盘,而市场,对租赁项目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兴趣。

有趣的是,上海并不属于中央指定发展租赁的12个试点城市当中,所以说,上海这次的做法实在太“主动”了,而且走的基本是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住房政策的老路,然而此路早就不通了。

依我看,这次市场反应的“冷淡”也是有原因的。中央提出的是“培育租赁市场”,上海却做成了保障房。就目前来说,房企都不愿意做租赁业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租金收益低。在一线城市,租赁的普遍回报率在2%左右,这样的回报率,连银行利息都包不住。

要培育产业,政策应往扶持企业发展这个方向走,在降低税、费等成本上下功夫。

这一点上海可以向广州借鉴一下,前些日子广州的新政就抓住了一些要点,例如:商业水电气价格可按住宅标准收。除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广州还在税费上予以一定优惠。

虽然,我个人仍旧不看好租赁市场的前景,但至少政策的方向是对的。其主要问题还是在:1.政策力度不够;2.房租稳定和企业需要盈利的基本矛盾没有协调好。

其实,租赁市场发展不应该让政府做主导,很简单,因为地方政府没这么多钱。地方的财力有限,如果建了保障住房就要大规模砍掉其他项目。然而实际上,大城市近8成人都拥有住房,租房问题并非那么的迫切。

上海此次推出低地价的租赁房,本质上还是土地财政的间接补贴,也算是让地方政府出钱。反正这样子“折腾”,上海干几次就撑不住的。

还有就是效率问题。无论是产品设计、施工效率、成本控制还是管理服务,专业房企的能力都比政府指定企业高出一大截。对接盘的国企而言,这本就是个指定的亏本项目,其中得过且过的心态可想而知,而且这不是表态或宣誓就能解决的。

这次上海的“只租不售”,表面上是民生工程,实际是把纳税人的钱,大量投进了低效率项目当中,最终达成的效果其实并不会理想。

看看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的保障房计划,它最终就没能实现预想目标。所以,光有正确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中央提出发展租赁市场计划后,市场反应总体冷静是有原因的,因为企业都在观察扶持政策是否足够,盈利前景是否能看到。而地方政府就这样简单地带领国企先行,并不能起到什么引导和示范作用。

市场本有规律,要想促进发展,就应该尊重市场规律,不宜一哄而上作秀,也不是喊一声,冲一次锋就能实现目标。事实上,地方可以充分利用民间力量,采用政策引导、融资扶持等方式来作为突破口。根据目前情况来看,这几方面都大有文章可做。

中央提出发展租赁市场是战略上的考虑,但之后该如何实施,则需要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客观评估,逐步推进,不能揠苗助长。要是上海再以行政至高且万能自居,以后谁还敢去上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