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产权看上去很美

共有产权看上去很美
2017年09月25日 09:57 邓浩志

北京公布了共有产权实施方案,引发了社会讨论。

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过去,有钱的可以买商品房,困难的可以申请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但一直以来并没有针对解决夹心阶层住房问题的产品,他们既没有经济能力买商品房,也不够资格申请保障房,所以共有产权房应该是这个群体的福音。

其实共有产权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一线城市当年的经适房、限价房就有共有产权的意味,虽然具体细节有所不同,但价格低于商品房,而出让后政府和购房者共享收益的基本特征是一样的。但这些当年曾经推出的产品为何最终没能继续?值得思考。我认为主要是地方财力和土地两方面原因。

抛开之前的政策先不说,这次北京计划未来5年推出25万套共有产权房。

这意味着平均每年5万套——几乎占住房建设总量的一半(过去住宅年建设量在10万套左右),如果是在原基础上再加5万套,那北京有这么多地吗?都快扩张到河北了。实际情况是过去10年北京土地供应总量基本平稳且不断轻微下滑,所以“产能”提升空间极小。

另外,如果共有产权房用地占用普通住宅的指标,那商品住宅供应就会更加紧张,房价也会加速上涨。因为共有产权房并没分流购买普通商品房的购买力,但供应却减少了一半,所以价格肯定上涨。这个逻辑是:一定是综合实力较弱的优先轮候到共有产权房的购买权,而实力较强的只能等待或回到商品房市场。

而且,共有产权房用地如果占用普通住宅指标,则属一种行政间接补贴行为。

因为共有产权房或者土地价格都是低于公开市场价的,建设这些项目都会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所以建设越多,地方财政越吃紧,最终结果要么是砍掉其他建设项目,要么更大规模举债,要么就不能持续建设。

遥想十二五期间我国曾计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计划若完成将解决城市一亿人口的居住问题。当年也是中央高压政策逼迫各地强行推进,最终结果可见,政策不了了之。而中国房地产则出现了二元的新格局:一二线城市房价仍旧上涨,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

综上所述,这次共有产权房发展的结果仍需观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