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欲力助王石“活埋”姚振华?

高盛欲力助王石“活埋”姚振华?
2016年07月07日 15:30 财经新干线

话说,观棋不语真君子,但有些势力从来不是君子,而是彻彻底底的小人。

据财新网报道,万科A股(000002.SZ)复牌之际,高盛立刻恢复了对万科A/H股的评级。高盛认为,万科A股估值偏高,重申卖出评级,设定12个月目标价为15.6元/股,即跌36%。同理,高盛报告指出,对万科H(02202.HK)持中性评级,认为估值合理,设定12个月目标价为18港元/股。

事实上,万科每股净资产9.11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高达4.840元,市净率:2.07而已。

在此时,这份报告的传播,使得7月7日万科股价下跌4.95%,但仍未跌停。

一些人认为,如果让万科按照高盛描绘的轨迹下跌,那么宝能姚振华的筹码有望被“活埋”,即平仓。

还有人认为,宝能通过融资工具“借钱”收购,是不道德的,可真相是并不存在这种猜测,杠杆收购是企业并购中惯常的手法,而万能险目前也没有事实法条证明其违规,甚至经过监管的调查,宝能的杠杆并没有谣传的那么高,而且,宝能还有的是大量资金可以使用。更重要的是,一旦拿下万科,可能为广大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

高盛魅影拉偏手 行迹可疑

高盛高华报告显示,对万科A股,高盛评为卖出,认为其估值偏高,停牌时A股(24.43元/股)相对于2016年年底净资产价值折让仅2%,对应11.3倍的2016年预期市盈率,2.1倍预期市净率。而A股地产公司均值折让在27%,预期市盈率10.8倍,预期市净率1.6倍,溢价较为明显。

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对于万科A仅仅给出11.3倍的预期市盈率呢?对于中国市场而言,20倍的市盈率才是所谓“健康”!11.3倍,你让我怎么说嘛...

这个报告就这么宣称,对万科的每股净资产价值折让设定在30%,由此推出目标价在15.6元的原因,在于董事会分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公司当前最大的股东关于罢免所有现任管理层成员的提议。换言之,该公司认为,如果王石等人失败,则万科股票的价值就会大减30%?!这算什么理由?您先别急,咱们往下看。

总的来说,这样的声音让人担忧,万科到底找到了什么新靠山?结合此先万科复牌首日中金上海的席位,不得不让笔者想起了太多往事。

高深说 深铁入局有助看多

万科管理层拟引入深圳地铁作为股东,但华润方在董事会上投票反对此议案。

对此,高盛指出,如果万科能通过“轨道+物业”业务模式等潜在战略实现净资产价值增值,他们对股票的看法将变得更加积极。高盛认为,根据深圳地铁拟议交易的详细内容,通过与深圳地铁作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业务合作,万科可采用“轨道+物业”业务模式,并可能抓住中国地铁线迅速扩张带来的物业开发机会。这符合万科成为“城市配套服务商”的长期目标。这一交易条款对净资产价值/股票影响为中性。

然而事实情况是,深圳地铁旗下三块总面积181万平米的土地储备。而在万科交易案前不到2个月,深圳地铁对这三块地的估值才是235.896人民币。而且即使高盛自己此先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承认,“基于当前的交易方案,我们的分析显示两个项目或将导致2016年底每股净资产价值预测摊薄1%以及2016-2018年核心每股盈利预测摊薄21%”

按万科重组交易预案,完成这笔交易,深圳地铁将获得20.65%的万科股份,并因此而相应地获得万科旗下1262.33亿元总资产、206.88亿元净资产、140.93亿元货币资金,以及858.42万平米土地项目储备等权益。

什么叫吃里扒外,呵呵!这些人还真是会做生意哟。

华润也是可以被牺牲的

事实上,华润是一家真正庞大的公司。这家公司是真正根正苗红的国企。但是在万科之争中,我们所担心的不是法律,也不是商业规则,而是有没有可能有人通过行政权力迫使任何一方接受他们的明示或者暗示。

而对于王石而言,他们的核心利益就是保住自己对于万科的实际控制权。因此他们可以发动深圳地铁入局,甚至资产竟然发生了迅速升值,有些人说什么“轨道+物业”的业务模式这样的屁话,事实上深圳地铁就是深圳地铁,基本上不具备在其他城市复制的可能。但是深圳地铁的介入,可以保证王石等人对于公司的控制。不管是挥霍五千万,还是帮田小姐之类一分不掏便赚上千万,权力,才是王石真正迷恋的。为了权力,万科少数人牺牲华润的权利也是可以的。因为华润是国企,国企不怕眼前的亏损,更不怕未来的黯淡。

于是华润甚至一度站到了宝能一边,虽然短暂,但是确实是曾经发生的事情。有声音说,在关键时刻,能拯救你的还是你的圈子,但是王石有圈子,姚振华就没有圈子吗?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温柔乡变成英雄冢,为什么就不能笑看一代新人换旧人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