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关系影响经济发展良好趋势

台海关系影响经济发展良好趋势
2016年07月31日 00:00 财经新干线

机场会倒闭吗?

这个夜晚,笔者徘徊在浦东国际机场。

并不算太晚,但旅客较之记忆之中,少了很多。

星巴克自称做调试,但是笔者八点多赶到时,已经关门。显然笔者不太相信这样的言辞。因为浦东机场自世博会到现在已经开了数年了。

还有一些店铺也早早关门,还有一些店铺正在整修。

一种莫名的悲凉涌上心头,最近的几件事情令人十分担忧。

譬如,在过去十年,大陆与台湾地区关系极大缓和改善,大量台湾商家来大陆发展创业,很多高端专业人才在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创业。

而在早年,顶新国际这样的企业通过在天津的成功投资,随后甚至成长为饮料和方便面领域的大型企业。康师傅成为中国知名品牌。甚至连统一企业,也在大陆发展的不错。因为顶新,台商在大陆看到了新希望!祖国大陆成为众多台商不得不重新认识的新大陆,他们在这里做生意,甚至娶妻生子。

虽然大陆和台湾地区之间尚未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统一,但是和平的氛围下,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迅速结合,实现了家庭上和事业上的统一。

甚至于,连陈水扁的时代,台海关系也因为经济合作上的热火朝天,使得陈水扁成为台湾政治之中被碾碎的蟑螂,正所谓“螳臂挡车”。

于是,台湾那边的中国国民党,在大趋势下,一度重掌大权。但是即使如马英九这样心存中国大义的人,也不得不估计台湾的政治现实。毕竟台湾在历史上,曾被日本玷污。而且,像李登辉这样的人物,深刻的影响力台湾的现在和未来。

改变现状,在短期之内暂不符合一些国家的利益和看法。于是包括日本、美国这样的各种势力的影响,也包括台湾民众自己对于未来的恐惧,使得统一这件事,仅仅停留在统一企业的商标上。

在这样的尴尬之下,台湾社会对于台海关系改善带来的好处,逐渐产生麻木的感受。众多的大陆旅行团,促进了台湾的就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两岸交流。但是,这种情况却可能因为蔡英文的上台而出现逆转。

可以预见,台湾经济支柱发生改变是高概率事件。

首先,台湾的市场在大陆。台湾和大陆关系不好,那么台商就会不能安稳的投资和经营,没有市场,台湾经济会更糟糕。

其次,从产业角度,台湾可以给大陆的技术,韩国甚至日本同样可以给。大陆自己也可以开发和学习。

第三,台海关系不好,大陆游客赴台将会大量减少,两岸来往频繁程度会下降。

第四,日本和美国并不能给台湾大陆给台湾的现实利益。因为从产业角度,日本比台湾更需要中国市场。甚至日本从战略角度孤立大陆的策略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对于中国大陆的价值。

第五,未来美国将会因为失去具有正常思维能力的领导而出现重大错误,这个事情发生的概率也很大。而中国则非常稳健。

从短期来看,显然大陆在与台湾地区、韩国等过去十年的经济上的密切战友出现一些隔阂后,一方面自身已经拥有崛起的力量。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外交承压压力越大,可能越迫切改善经济合作领域对美和对日关系。原因在于,过去十年,大陆通过与台湾、韩国的合作,削弱了对于日本的投资和技术需求。

日本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正如美国总统曾经的名言,日本鬼子是最坏的,没有之一。一个具体的事例可以说明问题,就是在冷战后期,日本居然悄悄的向苏联出售可以加工核潜艇螺旋桨的高精密数控机床。这显然是对美国为首的北约势力的背叛。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现在,日本的类似产品貌似一样出现了在了中国。只是显然这样的事情缺少必要的证据。但是日本作为技术出口国,显然对于中国这样的市场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故此,日本乐于看到的,和符合日本利益的,就是打击那些日本代用品供应者和中国的关系。

而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可能是中国外交关系上最为脆弱的一环,因为它本质上属于内政问题,属于涉及外交的内政关系。仅仅一个“彪悍小英”的上台就可能改变风向。反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等等,反而因为频繁的经济来往和对现实的妥协,不存在太多实质性问题。

我认为需要强调的是,台海关系可能在短期内,对于中国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如果台湾当局不客观理性面对现实,反而祭出意识形态的大旗,那么确实可能有重新让台湾海峡变成火药桶的可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