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才是重生王道!债转股只会债台高筑

破产才是重生王道!债转股只会债台高筑
2016年09月20日 12:33 财经新干线

破产,多么可怕的两个字,很多企业一破产,工人就下岗了。企业法人就此消亡,债权债务关系最终也可能一笔勾销。

在中国人的概念之中,破产可能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在资本的世界里,破产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种保护企业的手段,甚至很多企业在完备的法律系统保护之下,获得了重生。

事实上,中国的国有银行也曾经在政府的帮助下经历了类似的阶段,通过剥离坏账,实现了企业的重生。

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拙劣的领导者根本不可能把企业带出困境,但是为了保住他们的政治前途,他们万万是不愿意走破产这条路的。因此,债转股这种玩意居然被从垃圾堆中搬了出来。

近日,宝钢吸收合并武钢的方案终于披露,不久之前,武钢还曾辟谣。但是事实上,歇菜了就是歇菜了,越早完成兼并,越有望走出危机。

截至2016年6月30日, 宝钢集团持有宝钢股份79.74%的股份,武钢集团则持有武钢股份57.66%的股份。

中国的国企就是这样,又是集团又是公司,集团一群管理层,公司一圈管理层,但是当行业发生问题,产能极为过剩的时候,谁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集团上面还有国资委,国资委也分地方和中央的。

宝钢集团是中国钢铁业的“带头大哥”,拥有超过5400亿元的总资产,年销售额超过2400亿元,员工12.4万人,2016年在世界500强排名第275位。武钢集团是建国以来的首家钢铁企业,被称为钢铁业的“共和国长子”,目前总资产2200多亿元,产能1800多万吨。两家合并之后,产能规模仅次于欧洲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年产能约1亿吨),在全球钢铁业中排名第二。

But,对于钢铁行业而言,中国的钢铁厂技术上是相对落后的,比如军工行业建造航母和潜艇所需的特种钢,中国制造的远远不能与美国制造的相比,即使采用日本技术相对先进的宝钢,可能也不算世界一流。中国的钢铁通常集中在普通钢领域。

宝钢是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结成以后,作为中日经济合作象征事业建立起来的。日本方面用政府开发援助(ODA)提供资金。,技术方面是新日铁提供。现在宝钢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钢铁生产厂,给军用船舶提供了很多钢材。航母需要的钢材强度通常要比普通舰船所用的钢材高很多,特别是甲板部分的钢材要应付飞机引擎喷射出来的热气,对钢材的耐热性要求很高。如果建造4万吨的中型航母就需要2万吨钢材,确保特种钢材是航母建造的关键技。

坦言之,没有中日友好,就没有宝钢。没有宝钢,就没有中国国防。中国没有HY80、HY100,更没有HY130钢。这就意味着中国没有制造高性能潜艇和超大航母的能力。其他军舰也会非常脆弱。

中国众多的钢铁厂,算不上高技术企业,包括唐山等地的民营钢铁企业,至多算是土法炼钢的“大炼钢铁”事业的现代版本。这样的企业,不破产?他们的存在只会消耗资源!也破坏行业的发展。对于这样的企业进行债转股,不仅根本走不到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那一天,本质就是赖账而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