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产能过剩 从“再见!日资”开始

化解产能过剩 从“再见!日资”开始
2016年09月26日 14:05 财经新干线

日中经济协会会长宗冈正二

新闻背景:

据《日本经济新闻》9月19日报道,由日本大企业高管组成的日中经济协会20日起访问中国北京。该访问团以70家日本企业相关人士为中心,此次共有约230人参加,将成为历史最大规模防华日本企业代表团。

《日本经济新闻》20日称,为改善冷淡的日中关系寻找解决方法、为实现今年秋天的首脑会谈创造条件,是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此次访华的最大目的。日本今年1-6月的对华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5成。由于人工费上升等原因,对日本企业来说,中国作为生产据点的优势在日益减弱。日本商工会议所主席三村明夫称,投资回落并不是因为政治问题的影响,这是各个企业的判断的结果,结构性原因所占比例非常大。

正文:

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中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三十多年,包括以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曾经在这三十多年之中,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在中国大陆,这些经济实体曾经配合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共同携手成长,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资回报与资本增值。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中国的不仅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产业工人,而且中国也为跨国企业提供了丰富而巨大的市场。

在当今这个产能过剩的时代,市场才是天下,正所谓得市场者得天下。因此,曾经那些在中国经济尚未发展的时代便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也在中国的市场的发展之中,获得了本土化的机遇,取得了后来者永远无法企及的历史性机遇。

他们在中国的投资,使得他们与中国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因此,在中国秉持“和平、发展”大原则的背景下,谁放弃中国,谁就放弃了自己的未来。

近年以来,中国的累计经济增长,已经到达了一个转型的拐点。其中尤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改弦更张有关。比如中国的发展,必须淘汰众多的落后产能。比如钢铁行业之中,中国的和世界的市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低质量的钢材产量,但是对于优质钢材的需求,却又是短期内无法满足的。还有就是电子产品,既往众多的电子产品,曾经为日本经济带来了世界市场的欢迎,但是日本的电子产品在成熟之后,难以形成门槛效应,中国、韩国的企业奋起直追,在家电等领域,日本产品已经没有充分的优势。在汽车产业,日本的企业在中国市场近年来,一直不如德国汽车受欢迎,甚至很多消费者会选择美国企业的产品。而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市场存量的膨胀,使得产能过剩始终困扰着中国制造业。那么,如果日本企业认为放弃中国市场是明智的,那么德国、美国和法国企业完全可以填补日本撤出所带来的空间。而这样的可替代性,不仅在汽车产业,几乎在所有日本企业所在的行业都是存在的。在高端电子元器件市场,日本产品也面临着韩国、台湾甚至中国企业的竞争。所以,日本企业的撤退,只是给其他替代品带来机遇而已。对中国或许有一定的损失,但是这种损失很快就会被其他人弥补。

从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来看,事实上中国对于外商投资的政策优惠始终是远远好于国内企业的,虽然国内企业近年以来也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是那种外商优惠政策显然是不如外国投资企业的。可以说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的市场几乎是全面开放给海外跨国公司的。包括日本的企业,在中国所取得的成功,在海外其他市场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这么大的消费需求和生产能力。日本企业如果进行全面撤退,那么不仅将把几十年以来的经营成果拱手让人,而且可能导致日本经济的全面萎缩。

对于中国而言,事实上可能也不得不从双赢机制中走出,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从经济的质量角度,需要各国企业通力合作。尤其是日本企业,具有质量管控和技术管控的优势,事实上很多日本产品是非常适合中国用户使用的。比如丰田的混动车,独步天下,可以让中国大量节省对于原油的使用。对于中国节能减排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日本企业采取的是撤出的态度,那么才是真正给了中国“山寨”企业一次扩张的机会。只是,从商业伦理的角度看,中国从战略角度并不期望所有的鸡蛋都装在自己的篮子里。因此,中国政府从经济发展的质量上看,可以改进对于跨国企业的政策与扶持力度,加强国际合作。

笔者希望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在当前产能过剩的时代,市场才是经济活动的王者,中国的市场是世界上质量最好,规模最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从历史看,中国的经济历来就具有先天的自我封闭性,这就是说,即使没有任何海外投资,中国人靠种地也能活的不错。只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从中国这个国家的庞大体量看,中国需要加入到全球化大生产之中来。从历史沿袭看,不论是日本企业还是美国企业,都与中国经济有着十份密切的联系。

当然,选择的权力永远在客人手中,只是动不动就搞撤退,恐怕撤的出去,杀不进来。一句话,中国始终欢迎好朋友来一起发展。市场在中国手中,什么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等,那些产品始终是进口产品,只要中国不傻呵呵的国门大开,当前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将是一场对于企业的“自毁前程”之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