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减持278次,股市成提款机?

两月减持278次,股市成提款机?
2017年02月26日 06:53 皮海洲

 2月16日,一则有关大股东减持的消息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据统计,从去年12月份开始,截至到2月15日,A股市场共有108家公司的大股东实施了278次减持,总市值涉及320亿元,而且不乏减持比例占总股本5%以上的大幅减持。而在同一天,四大证券报罕见地同时在头版发布针对重要股东频繁减持、“精准”减持、“清仓式”减持等行为的文章,呼吁对重要股东的减持制度予以完善。很显然,重要股东的减持乱象,已引起整个市场的高度关注。

 实际上,有关重要股东的减持乱象也确实应该引起整个市场尤其是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毕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重要股东减持在原有的辞职套现基础上,巨额减持、快速减持、顶格减持、清仓式减持、变脸减持等减持乱象在股市交替上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减持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既有“为了改善生活”、“为了还房贷、给孩子交学费”的,也有“为了优化股权结构、为了维护股民利益”的,还有“为了修陵园和改善中日关系”的,甚至就连“做慈善”也成了重要股东减持的理由。

 应该说,套现是包括大股东在内的重要股东的一种权利。企业上市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为重要股东的套现创造了条件。但重要股东们动辄“顶格减持”、“清仓式减持”这样逃命式的套现给市场带来极坏的影响。因为这种逃命式的套现,不仅加剧了对市场的抽血,也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象变脸减持更是直接将风险转嫁给了投资者,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而有的重要股东所进行的减持更是构成了违法违规。比如,在时间窗口的减持,以及减持信息不进行及时披露等。此外,还有伴随着上市公司高送转护航的减持,更是一种利益输送行为。

 总之,当下的重要股东减持充满了各种乱象,而这些乱象严重地困扰着股市的健康发展,像大股东的“清仓式减持”甚至严重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正常发展,大股东们完全是把股市当成了提款机。所以,对于包括大股东在内的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必须予以规范。尤其是进入2017年后,新股发行大提速,在这种背景下,对重要股东减持行为的规范更加刻不容缓。毕竟在IPO发行大提速的背景下,“IPO堰塞湖”变成了“限售股堰塞湖”,如果放任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巨额减持,股市将面临着大失血的风险。因此,A股市场有必要对包括大股东在内的重要股东减持制度予以完善。

 首先,是要对包括大股东在内的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予以规范,尤其是要堵住目前减持制度所存在的漏洞。如目前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巨额减持之所以频频上演,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的减持制度没有对大宗交易与协议转让这两种方式的减持作出限制,从而使得大宗交易成了大股东逃命式减持的主要路径。因此,重要股东减持制度有必要就此作出完善,规定不论是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还是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减持,大股东等重要股东在三个月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如此一来,大股东就很难快速减持、清仓式减持了。

 又如,针对重要股东变脸减持行为,可以规定,上市公司业绩降幅达到50%以上或业绩亏损的,包括大股东在内的重要股东不得减持股份,所持股份自动锁定一年。若一年后公司业绩仍无好转,重要股东所持股份则继续锁定一年,直到业绩好转为止。这样重要股东变脸减持的路径也就被堵死了。

 其次是要加大对违法违规减持的查处力度。这一条对于规范重要股东减持至关重要。目前重要股东违法违规减持行为之所以频频发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目前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力。通常的监管措施是通报批评、限令整改等,或者只是进行很轻微的处罚。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加大处罚力度。比如,对违法违规减持,一律没收其增值收入,并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此一来,重要股东自然就不敢进行违法违规减持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