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监管不仅需要苦劳更需要功劳

股市监管不仅需要苦劳更需要功劳
2016年07月06日 09:28 皮海洲

自从今年2月20日出任证监会主席以来,加强监管就成了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首要任务。而从上半年的监管数据来看,证监会甚至交易所层面都为加强股市监管做了大量的工作。数据显示,上半年证监会对88起案件作出处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109份,较去年同期增长84.75%,罚没款共计25.54亿元,作出市场禁入决定书4份,对7人实施市场禁入,其中2人被实施终身市场禁入,行政处罚的结案效率和惩处力度持续提升。

不仅如此,交易所层面也在加强市场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上交所为例,从上交所3月25日开始公布每周的上市公司监管情况以来,在100天左右的时间里,上交所共对1165起异常证券交易行为进行了调查。针对公司披露敏感信息或股价明显异常的,上交所提请启动内幕交易、异常交易核查86单。此外,今年上半年,上交所对251家公司采取监管措施, 包括监管关注、通报批评、公开谴责及公开认定等。

由此可见,在今年上半年的时间里,不论是证监会还是交易所,都为加强股市监管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上交所,在100天左右的时间里,就对1165起异常证券交易行为进行了调查,平均每天调查异常交易就超过11起。这样的监管力度确实令人惊叹。真正印验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的说法。

不过,就中国股市的监管来说,只有苦劳与疲劳是明显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功劳。进一步说,就是要提倡有效的监管,而不能让监管人员付出了苦劳与疲劳之后却看不到功劳。象上交所100天左右的时间对1165起异常证券交易行为进行了调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异常交易不断发生呢?这其中明显存在一个无效监管的问题。如果监管是有效的,那么在对前面的异常交易行为进行了监管之后,后续就不应该还有络绎不绝的异常交易行为发生了。

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比如,对于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所能采取的措施无非是出具警示函与实施盘中暂停账户交易而已。如在这100天左右的时间里,上交所一共出具书面警示函1688份,针对投资者实施盘中暂停账户交易202次。这样的监管措施当然很难起到震慑后来者的作用。反倒是监管者显得有些无计可施了。

而这样的无效监管在证监会层面的监管中同样大量存在,监管的皮鞭高高举起,但最终却近近落下,这种监管同样也难有震慑力,这实际上也是A股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盛行的重要原因。而这样的监管,同样是缺少效率的,也是无效的。它甚至是对监管人力、财力、物力的一种浪费。所以,A股市场更需要倡导有效的监管,进而提高监管的效率。而要做到这一点,它至少需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到及时性监管。不仅要及时发现市场里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要及时地进行查处,而不是一拖就是数月甚至数年。做到及时性监管,这是有效监管的第一步。

二是啃硬骨头,抓住大案要案以及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案件进行查处。因为这种啃硬骨头的做法,更容易震慑市场,震慑后来者。

三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当然,在这方面目前市场上存在短板,即目前《证券法》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使监管者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缺少力度。不过,尽管如此,监管部门还是可以更多采取顶格处罚的方式。实际上在有些违法违规的问题上,顶格处罚的力度还是很大的。比如,对涉及到有非法收入的处罚,除了没收非法收入之外,通常还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如果按上限5倍进行处罚,这个处罚还是不轻的。

四是要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既包括经济赔偿责任,也包括刑事责任。在目前《证券法》对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力度有限的情况下,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这也有利于增加对违法犯罪者的震慑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