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银金融的蹊跷渊源:从上市公司“弃儿”到申报IPO

恒银金融的蹊跷渊源:从上市公司“弃儿”到申报IPO
2017年07月28日 01:35 反做空研究中心

特别说明:欢迎您关注反做空研究中心,我们关注公司巨头与资本大鳄的博弈,精选符合价值观的优秀稿件与大家分享,期待并欢迎您成为我们的队友。我们欢迎来稿和提供线索,邮箱:fanzuokong@163.com;微信号:622006305。本号转载的稿件如果涉及版权,请直接后台留言,我们会尽快采取措施保权护您的益。

来源:中融网金融

 一家7年前被上市公司“甩卖”的子公司,如今则成为一家“有较强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申报IPO,而上市公司的时任副董事长,如今又成为申报IPO企业的实控人,从低价剥离出上市公司,再到以良好的业绩的申请IPO,恒银金融上演了一出逆转的剧情。

恒银金融申报IPO 

2017年7月7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银金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恒银金融拟发行7000万股,募投资金将用于“新一代现金循环设备与核心模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银行智慧柜台与新型互联网支付终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共计5个项目,投资总额约10亿元。 

 从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披露的信息看,恒银金融是一家主要为银行供应ATM、存取款一体机、柜员机等自助设备的公司,同时其大部分业务依赖于几家大型银行机构。 

据披露,恒银金融2016年各类现金类、非现金类自助设备的销售收入共计约9.89亿元,占其当年销售收入总额的84.67%;而在客户方面,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集团(邮储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家机构占其总销售收入的48.67%、15.99%、6.29%。 

 2014-2016年,恒银金融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1.41亿元、1.43亿元。可以说,从近三年相关财务数据看,恒银金融是一家营收和利润较为稳定的企业。然而,追溯恒银金融的渊源,却可以发现这家背靠多家大型银行机构、近两年来营收利润表示良好的上游设备供应商,其70%的股权在2009年以5250万元的被一家上市公司“甩卖”。

被“甩卖”的恒银金融 

2008年,恒宝股份(002104.SZ )发布公告称,拟将所持的控股子公司恒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7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一家名为恒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关联企业,转让价格为5250万元,该交易最终于2009年2月完成。 

 对于出售恒银金融的理由,恒宝股份在公告中表示,“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和深化,对中国实体经济和银行业的影响深度公司难以预料。ATM机的市场与中国的经济和银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如此复杂的大环境下大大提升了ATM机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本着稳健的投资原则,尽可能地规避金融风暴对公司的影响,最大化地保护上市公司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公司将所持的控股子公司恒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7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恒融投资。” 

恒宝股份的这笔交易在当时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直到2016年,已经从上市公司体系中剥离出来的恒银金融第一次申报IPO之时,恒宝股份的中小股东们才发现,当年被出售的恒银金融很可能“卖亏了”。 

 一方面,从恒银金融当时的经营业务看,其ATM机业务已经处于起步阶段。据恒宝股份相关公告,恒银金融在2008年4月与韩国LG N-Sys Inc,就ATM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ATM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 

 而《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8年7月刊发的报道则称,当时恒宝股份在北京大兴县的生产基地已正式开始运营,每年可生产ATM机10000台左右,相关产品也正在接受银行的测试。 

从行业大形势看,国内多家同样主营ATM机设备的公司业务经营并未出现大的波动,如广电运通(002152.SZ), 其2008年实现净利3.3亿元,同比增43.17%;同期御银股份(002177.SZ )当年实现净利润6040万元,同比涨1.07%。 

 另一方面,从恒宝股份出售恒银金融的交易价格看,当时仅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约7500万元的净资产值为参考,恒银金融70%的股份便作价5250万元。一位资本市场专业人士表示,从当时的公告看,恒银金融的转让价格是以审计值作为基准,公告中也未提及公司的盈利前景,总体股权价格也没有第三机构做出评估,此行为有失公允, 纵观这笔交易的背景,恒银金融刚刚在ATM机业务上起步,同时行业也未有重大风险,上市公司就以净资产价格将一家前途不错的子公司“甩卖”给了一家关联企业,而其中更多的蹊跷只到恒银金融申报IPO之时,才渐渐浮出水面。 

江浩然的角色 

恒宝股份、恒银金融、恒融投资,在这些名称相似、股权结构犹如俄罗斯套娃一样环环相扣的企业的背后,原恒宝股份副董事长江浩然也随之浮出水面。 

 2008年,恒宝股份转让恒银金融70%股权的受让方,最终指向的就是当时主持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的恒宝股份副董事长江浩然。 

 相关公告显示,受让方恒融投资于2008年10月成立,时任恒宝股份副董事长的江浩然及其配偶李黎、江浩然的弟弟江斐然三人合计拥有恒融投资全部股份,由江浩然任董事长。恒融投资成立一个月后,恒宝股份董事会就召开会议通过了股权转让方案。 

 7年之后,经过多次增资、股权转让及引入新投资者,江浩然通过恒融投资(持股80%)持有恒银金融61.90%的股权,这个当年主持将恒银金融甩卖给自己的高管,如今则是恒银金融的实际控制人。 

 而恒银金融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弃儿”,除了前文所述的稳定盈利表现外,金融自助设备市场也早已不是7年前公告中所谓“不确定性”。恒银金融在招股说明书称,“智慧银行是银行网点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为金融自助设备的发展带来机遇”,“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7年时间,对于恒银金融这家公司,无论是对行业形势的判断,还是营收的表现,前后差距之大着实令人唏嘘,其中到底是对公司价值的误判、还是其他原因使然,恐怕外人很难做出定论。然而可以肯定的却是,一旦恒银金融成功上市,实控人江浩然当年买下恒银金融的五千余万元,将获得数十倍的回报。针对恒银金融被“ 甩卖”问题,将继续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