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限购限售全面升级 各地力推只租不售模式

楼市限购限售全面升级 各地力推只租不售模式
2017年10月13日 01:35 反做空研究中心

特别说明:欢迎您关注反做空研究中心,我们关注公司巨头与资本大鳄的博弈,护航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个人或企业,我们精选符合价值观的优秀稿件与大家分享,欢迎来稿和提供线索,期待您成为我们队友。邮箱:fanzuokong@163.com;微信号:fanzuokong001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之后全国各大城市都推出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昨日表示,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效果,特别是将会逐步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

年内调控措施出台近180次

从调控政策来看,中原地产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9月份楼市政策发布密集,单月合计多达45个城市(含央行等部门)发布了有关房地产内容政策52次。政策密集程度超过了2016年10月份。2017年以来截至昨日,有关房地产内容政策已经接近180次。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更清晰的长效机制在加快制定布局,从目前各地的房地产政策内容看,限购与限售全面升级。

据悉,“9·20”以来,全国有超过多个城市发布升级版调控政策,包括:西安、重庆、南昌、南宁、长沙、贵阳、石家庄、武汉、桂林、无锡、东莞、宁波、海南、三亚等,其中有9个城市提及了一定程度的限售,也将全国限售城市扩大到了47个。

张大伟表示,从城市看,房价上涨居前的城市都会继续进行调控,调控政策手术刀式全面升级“打地鼠”。2017年楼市调控政策与往年出现了根本变化,过去的调控更多是事后管理,而在2017年楼市调控更多的预期管理,在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后提前发布政策。相比往年的调控措施相对效果更好。限售政策未来预计将快速向三线、四线蔓延,后续可能会超过50个城市执行限售。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热点城市的房价得到了有效地抑制,三线、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效果也比较好,所以从这两个角度看,目前的管控是积极有效的,也充分体现了当前城市分类调控实际上正击中了各城市的楼市痛点。

严跃进表示,长效机制的建立,应该坚持住房居住的属性,以这个为核心进行各类开展,同时长效机制也需要植入一些新的元素,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信用管理等要素。对于当前的各类政策创新,建议采取强力推进、审慎推进、保留观察,这样才能够真正进入长效机制的制度池中。强力推进可以包括租赁市场发展政策等,审慎推进可以包括一些限制性的短期性的政策,则对一些刚试点的政策做相对谨慎对待。

各地力推只租不售模式 深圳首推70年自持住宅用地

如今,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纷纷推动房屋租赁方案落地。随着“租”这个字越来越得到重视,“只租不售”的土地模式也将成为土地出让的重要选项。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深圳,也拉开了以“只租不售”方式招拍挂出让居住用地的序幕。

全年期自持

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近日发布公告,中心将于11月10日以挂牌方式公开出让A811-0323宗地的使用权,该地块位于龙华民治街道,为二类居住用地。根据公告,本次出让宗地采用“单限双竞”的办法以挂牌方式出让,即限成交地价、竞成交地价和人才住房面积,宗地项目建成后,宗地内租赁住房和商业用房在出让年期内全年期自持,自持年限为70年。此外,按规定此次宗地将会配建人才住房27060平方米,竞得人建成后无偿移交,并由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市人才安居集团)代表市政府接收、运营、监管等。

相比前期出让的居住用地,深圳此次推出的居住用地在住房用途、人才住房占比及竞价方式等多个方面都有创新变化。其中,项目建成后宗地内租赁住房和商业用房在出让年期内须全年期(70年)自持,限整体登记,不得分户登记、不得转让,这也是此次出让居住用地最突出的特点。据悉,项目竣工验收后方可租赁,租赁须符合市、区政府关于租赁住房的相关规定,每次签订房产租赁合同的租期最长不得超过20年。

与此同时,此次推出的居住用地限成交地价,该宗地挂牌起始价为人民币7.77亿元,最高限制地价为人民币10.1亿元,封顶溢价率30%。当竞买人报价达到最高限制地价时,在最高限制地价和配建人才住房面积基础上,竞价转为竞无偿移交的人才住房面积,无偿移交人才住房面积多者为宗地竞得人。

此外,深圳市规土委还强调,要加强土地购置资金来源审查。其中,要求竞买申请人在申请用地竞买时提交《关于土地购置资金来源的承诺函》,承诺其土地购置资金来源不属于开发贷款、资本市场融资、资管计划配资等。

上一次深圳挂牌出让居住用地已经是在2016年12月,位于深圳大鹏新区和坪山新区的两块居住用地分别被东莞市中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碧桂园以6.8亿元和22.8亿元竞得。由此可见,今年第四季度深圳土地市场终于拉开居住用地的出让帷幕。虽然10月31日大鹏新区将出让一宗土地,但为仅含50年使用年限的三类居住用地,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出让位于龙华民治街道的宗地,严格来说才是深圳市今年出让的首宗居住用地。

过去,即便深圳出让土地的条件已经很严苛,众多房企还是“抢破头”。不过,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认为,整体来看此次推出的土地性质为非商品性,竞争应不至于太激烈,且有利于加大人才住房和租赁住房的供应量。

自持型用地 成新的“用地版本”

因土地紧缺且谋求产业发展后劲的意愿强烈,深圳的供地正在大幅偏向商办和工业用地。如今,即使是以商业、产业用地为主的城市更新项目,租赁也被放在显眼位置。

作为曾经的“中华第一仓”,罗湖区的笋岗片区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记者现场调查发现,招商蛇口的招商中环项目、深业泰富广场以及宝能中心等许多城市更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之中,由华润主导的笋岗冷库城市更新项目和中洲控股主导的长城国际物流中心更新项目却出现长时间“停滞”现象。不过,罗湖区城市更新局近日发布了关于《罗湖区笋岗街道笋岗冷库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调整(草案)》以及《罗湖区笋岗片区长城国际物流用地更新单元规划调整(草案)》的公示,其中笋岗冷库城市更新项目在原规划批复基础上增配建筑面积为2125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和建筑面积为112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长城国际物流中心更新项目在原规划批复基础上新增加人才公寓11000平方米。

其实,“只租不售”的土地模式已经在多地出现。就在今年7月,上海首批公开出让的两幅租赁住房用地正式成交。随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网站发布公告,挂牌出让涉及徐汇区、长宁区、浦东新区3个地区的几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均属“黄金地段”。根据公告,地块土地用途为租赁住房。

9月中旬,广州公共资源交易网挂出一宗宅地公告,明确指出项目建成后必须全自持,不得分割销售,自持年限与土地出让年限一致。与此同时,项目将用于建设工业企业员工租赁用房,租赁对象须经广州市黄埔区政府审核同意。9月底,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出让一宗租赁住房用地,项目建成后“只租不售”,这也是杭州推出的首宗租赁住房用地。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深圳此次推出自持型用地,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当前深圳发展租赁市场的节奏在加快,这也使得此类租赁房源更具有信号意义,即后续自持型用地或成为发展租赁市场的一种占主流的“用地版本”。深圳本身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对于此类土地的供应而言会逐渐在深圳郊区进行,此类房源对于影响深圳住房市场的房源以及引导居住者租房都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对冲深圳当前的高房价。

综合来源自《证券日报》、新浪房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