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橙王”褚时健:人要活在希望中

“中国橙王”褚时健:人要活在希望中
2016年06月15日 20:17 创投圈

褚时健,一位传奇老人。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他,是中国变革时代的亲历者,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经者。在他身上,烙印着中国社会变迁最剧烈的岁月的痕迹。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远千里前往云南哀牢山,寻访“励志”偶像褚时健——昔日的“烟王”,如今的“橙王”。听他讲创业的故事、人生的真谛,指点迷津,为自己打气,寻找可以继续奋斗的力量。在不少受挫青年的心里,去云南寻找褚时健,成为一件具有某种神圣仪式感的事情,能够寻找到心理的安慰,精神的力量。

褚时健,一位传奇老人。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他,是中国变革时代的亲历者,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经者。在他身上,烙印着中国社会变迁最剧烈的岁月的痕迹。20世纪60年代,他仅用一年时间就将榨糖厂扭亏为盈;改革开放初期,51岁的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将一个地方小厂打造成为亚洲第一的烟草帝国,时称“中国烟王”;他也曾在改革的洪波中跌宕浮沉,经历了人生的黑暗期,74岁高龄的他,又和妻子在老家承包荒山种橙,经过十年的精耕细作,培育出适合中国人口感的橙子,再次获得成功,成为“中国橙王”。

褚老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在经历人生的大起大伏之后,70多岁还能再度创业种橙,而且选择的是见效最慢的农业?他种植冰糖橙,十年之后获得了成功,其中有什么秘诀?……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南海公学一行人长途奔袭云南,经过一路各种交通工具的转换,终于到达许多人遐想过无数次的哀牢山,亲访这位中国商业经济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褚时健。

一切从头开始

褚时健,原红塔集团董事长,曾是赫赫有名的“亚洲烟王”,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从“烟王”的神坛上跌落。2002年,74岁身患多重疾病保外就医的他,与妻子马静芬两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老家云南承包2400亩荒山,种植6年才能挂果的冰糖脐橙。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承包荒山种植橙子这件事,有些朋友看法不同。他们认为轻松一点,这些荒地谁也翻不动,何苦要搞!”褚老一边回忆往事,一边乐呵呵地说,“我做事情认真,不管是做大事还是小事。做人嘛,活着就得有生气,要活在希望中。”于是,褚老夫妇在第一年里先将这些荒地深翻,2003年正式种植橙子,一切从头开始。

2002这一年,刚从珠穆朗玛峰上下来的地产大亨王石,特地驱车去见刚“保外就医”的褚时健。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橙子挂果要6年,那年他已经75岁了,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跟我谈挂果是什么情景,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十年磨一剑。从最初决定干的那一天起,褚时健就穿着他标志性的圆领汗衫,埋首在云南哀牢山上的橙园里,细心培育自己的果树。从对气候、土壤、水分和品种的市场考察,到从湖南引入普通橙树在云南大面积种植,再到对冰糖橙口味、品质、产量的专研,以及种植业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等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与以往经营管理的经验。6年后第一批褚橙挂果,但口感偏酸,并不好吃。褚时健没有急着出售,而是四处求教和钻研书籍,改善种植方法,改变化肥结构,终于结出口味适合中国人水分保持充足的褚橙。种橙8年后,褚橙以其橙子饱满的果肉、易剥的果皮和入口即化的口感,风靡昆明的大街小巷。2013年,褚时健销售橙子收入达一亿多元,一举成为“中国橙王”。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后的反弹力。”王石在北京看到褚橙上市曾这样评价。褚时健山中十年磨剑种橙为王的事情,在坊间已成传说。惊叹一个70多岁的老人,在遭遇巨大挫败之后,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对人生充满希望。

 

坚韧的拓荒者

站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附近的两片山头上,昔日一眼望去杂草丛生、满是凄凉的荒山景象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边茂盛的千亩橙子园。在这近千亩的橙园里,有一栋黄色的两层楼房,这就是“橙王”褚时健办公的地方。作为时代的拓荒者,经历过人生的辉煌与沉沦后,他再一次实现了自己当初开荒时的愿景,千亩荒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橙园。而他本人,也从人生的低谷,再次攀登到新的高峰,成为亿万富豪。

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超越生命的极限,一次又一次把巨石推向山顶,最终创造了自己的命运。而征服顶峰的过程本身,就足以深深震撼无数人,给予人们心灵的寄托。事实上,这位坚毅的拓荒者,从他年轻时候就已开始书写传奇。

1928年,出生于云南玉溪一个农民家庭的褚时健,父亲被日本飞机轰炸身亡后,十多岁就跟着母亲以酿酒为生。60年代,褚时健被派到嘎洒糖厂做副厂长。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他改进生产技术,将榨糖后的甘蔗渣蒸发水分后替代木柴,大大降低了燃料成本;又去邻县白糖厂买下废弃设备,把技术指数较高的白糖生产技术嫁接到红糖生产,减少浪费的同时又提升了红糖质量。一年之后,这家糖厂扭亏为盈,不仅填补了20万元的亏空,还净挣8万元利润,这在那个年代几乎是个经济奇迹。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云南。奇迹继续上演,传奇继续书写。由于对糖厂管理出色,褚时健又被任命为玉溪卷烟厂的厂长。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设备,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把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连年亏损的玉溪卷烟厂,一举打造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集团企业。同时,他以其独到的商业智慧出拳金融、医药、能源等各个领域,“红塔”映红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河山。这位拓荒者迎来了他人生的顶峰——“中国烟王”。1994年,“烟王”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坚毅认真,富有韧性,凡事亲力亲为,重视技术,永不妥协,这些都是这位西西弗斯式拓荒者一直延续至今的性格标签。从2002年开始种植自己并不熟悉的冰糖橙后,褚时健更要依靠自己对细节的严格掌控,确保二次创业的成功。在最初四五年里,他还能在冬天给果树整形,修剪多余的枝条,思考橙树瓜果的品质,经常与员工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的他,腿脚没有以前灵活了,橙园也上了正轨,去山里的次数自然减少,一个月只去几趟,但他依然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千亩橙林,像一个将军一样,站在山顶,指挥着他千军万马般的橙园果树。

“褚橙”再创辉煌

 74岁二度创业,曾经“烟王”摇身变为“橙王”。褚时健所种的冰糖脐橙也因他而得名,被称为“褚橙”;结合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因此又被叫做“励志橙”。84岁首度“触网”,“褚橙”与本来生活网等电商平台合作,开始进行网上销售,拓展北京市场。这是褚时健种橙以来的第十个年头。2014年12月,他荣获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

西西弗斯式拓荒者褚时健的励志故事,以及他亲手栽种的“褚橙”风靡全国,一时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2015年10月21日,以“匠心”为主题的褚橙上市发布会在云南哀牢山褚橙庄园举行。褚橙创始人褚时健携夫人马静芬、孙女褚楚、外孙女任书逸、外孙女婿李亚鑫等家族成员,以及本来生活网创始人喻华峰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农人代表等共同出席了发布活动。褚时健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褚橙种植面积已接近1.5万亩,产量可达1.2万吨。未来褚橙将继续扩产,年产量到2018年将达到3万吨,2020年将达到6万吨。

“褚橙”每年不出云南省就销售一空,这让周边很多农户看到了希望。褚时健的橙林最初有2400亩,2012年产出8000~9000吨,看到“褚橙”这么受市场欢迎,云南丽江等其他地方也纷纷邀请褚时健合作,并划出2000多亩地,希望他带着农户种橙子。由此可见,未来几年“褚橙”的产量不断翻番,需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值得庆幸的是,褚时健唯一的儿子,50多岁的褚一斌,30年前因为不接受父亲安排的人生,远赴海外,从勤工俭学开始,在海外从事股票投资。如今,他卖掉海外房产,推掉事业,回到老父亲身边,和他一起管理经营褚氏品牌下的水果王国。现在,褚一斌正大力开发马龙县的5千亩苹果基地及龙陵县的上万亩橙子基地,尝试从老父亲手中接过衣钵,继承的不仅是父亲一手创下的“褚橙”基业,更是父亲身上永不低头、踏实专注、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

哀牢山,坐落在云贵高原的深处,因为褚时健而被涂抹上一层神圣的色彩。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南海公学每一个人都在褚老身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感受到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对商业的深刻见解,闪烁着历经人生风雨的智者的光芒。作为南海公益的运营负责人,薛照红拜访完褚老给她最大的感受是,人活着的意义,对生命的尊重——向死而生。每个人生的那天,就注定要走向死亡。但是这个过程,却大不相同。有人可以纠结过一生,有人可以奢侈过一生,也有人可以坚强过一生。“这个一生,你想过成什么样的人生,褚老对我的触动最大。”说实话,褚老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什么英雄式形象,只是一位非常朴实的老人。正如他所说,人的一辈子,能做成几件事,不容易。所以,活一天就要做成一件。

褚时健,就像是一座山,哀牢山一样,每天丈量着这里的土地,千亩橙园中的果树就像一个个士兵,排列整齐,精神抖擞。早晨太阳升起,站在山顶上的褚老,就像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指挥着他的千军万马,巡视着园中小橙子树的“傲娇”生长。

作者:晓秋落叶 本文刊于《创业天下》杂志,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