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中国人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比美国还多,说明啥

76%中国人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比美国还多,说明啥
2017年10月23日 23:10 政商参谋

政商经讯(ID:zsjx82)

来源:世界说(ID:globusnews)

也许历史学家会这样描述当下的世界:特朗普入主白宫后,这一波全球化算是走到了尽头。世界主义败北民族主义,自由贸易被束上铁链,国际组织瓦解的裂痕在延伸,平民输家的本土意识前所未有的强烈。忧虑的世界公众对世界领袖有什么期待?

有一份关于全球化的调查问卷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一窥普通人对时代的态度。

瑞典市场研究公司ComRes为总部设在斯德哥尔摩的全球挑战基金会(Global Challenges Foundation)设计了一份普通人对全球合作与全球风险的网络民意调查问卷,在2017年4月27日至5月10日期间,共有8,101名成年人参与,国别包括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德国、印度、南非、英国和美国在内的8个国家,这些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一半。

这波自二战后开始的全球化浪潮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包括主权国家的重新定位、转型以及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过去几年来,新兴国家和转变中的全球秩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8年中期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加强了这一认识趋势。随着各国的发展,每个国家都迫切希望参与到规则制定中,并在全球治理秩序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这个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产生分歧。有意思的是,越是来自发达地区的公民越不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越是来自发展中地区的公民越认为联合国需要改革,期待创建新的超国家组织,并愿意以国家主权换取全球问题解决。

首先,世界人民的确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了。五分之三(61%)的受访者认为今天的世界与两年前相比更加不稳定。

德国受访者在全球安全上最没有安全感 来源:原报告截图

受访者认为,目前最紧迫的全球性风险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62%)、政治冲突升级(57%)和气候变化(56%)。其中,绝大多数受访者(全球88%,中国89%)表示,如果能够防止未来的气候灾难,他们已经做好准备接受现有生活水准的改变。

朝核阴云下,七成美国受访者认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可怕 来源:原报告截图

其次,超过半数(58%)的参与调查人员认为,某一个人就可以给全球合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个人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85%)开始关心个人在应对全球危机时所应付的责任问题,跳出了传统思维中只有国家或国际组织才应对此负责的固有认知。其中,南非受访者有96%的人对此表示认同,而德国的数据则只有69%。

高达63%的美国受访者认为某一个人就能给全球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来源:原报告截图

62%的受访者自信可以为世界创造不同。其中,南非、印度和巴西三个新兴国家代表有76%的受访者认为可以通过个人的力量对世界作出改变。发达国家对此的认同度普遍低于新兴国家。

在靠个人力量解决全球议题的雄心上,中国受访者最缺乏自信 来源:原报告截图

8个国家中有59%的人愿意为解决全球问题而放弃一部分国家主权,也就是以主权换和平和可持续发展。其中,青年人比中老年受访者更倾向此举措。

中国受访者最不愿意放弃部分国家主权来解决全球挑战 来源:原报告截图

最后,像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还有存在的必要吗?60%的人认为联合国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全球危机,但85%的人认为联合国亟需进行内部改革,提升其执行力和影响力。与近期上升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1%的人甚至认为应该有一个新的跨国组织出现来解决全球危机。

与2014年相比,更多的美国受访者期待建立新的超国家组织 来源:原报告截图

认同自己世界公民身份的人比那些不把自己看做世界公民的人更倾向对联合国进行内部改革。同样的,认同自己世界公民身份的人比那些不把自己看做世界公民的人更希望看到一个新的跨国组织的出现。

全球化背景下,公民身份也处于不断发展变迁过程中。全球性风险加剧,国际社会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全球合作模式作为应对措施,因此需要营造世界公民的责任感并制定一致的行动准则。有75%的受访者认同自己的世界公民身份,其中印度社会认同度最高,德国最低。

来源:原报告截图

当然,全球化时代应关注公民身份的多重性,建立多元的公民身份体系,以应对全球化给民族国家公民身份认同所带来的挑战。公民身份体系不能把公民身份看作是一个单一概念,它不仅应当表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要以全球化场景下的“三维空间”作为基础,建立一个包含亚国家、国家、地区乃至世界层级的公民身份体系,扩大公民身份的包容能力,才能更好地寻求全球合作新模式。

来源:世界说 版权归作者所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