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买房那些事

假离婚买房那些事
2017年06月12日 21:00 投资与理财

故事一:假离婚买一套房子涨了200万

提起假离婚买房的事,上海张先生很淡然,又有点小兴奋:他和妻子10年前刚到上海时,就买了一套房子,2015年手里积攒了些钱,又不知道该投资什么。张先生的妻子想再买一套房子,因为房价的上涨让她尝到了甜头,但是上海的限购规定了外地户口家庭只能购买一套房子。看到身边不少人为买房办了假离婚,张先生两口子心动了,他们先把房子过户给妻子,再以张先生的名字购买了一套住房。“我们买房赶上了好时候,300万元买的房子,现在已经500多万元了。因为算首套房,银行利率还打了8折,算下来,比没办假离婚能省10多万利息。”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两口子感情很好,孩子也已经8岁了。买房之后,他们很快就办理了“复婚”手续。假离婚买房对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影响。“房价涨了200多万,让我们少奋斗10年。”

故事二:配偶一方事先预谋以假离婚购房为由真离婚

李先生和王女士于2008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且已到上学年龄,夫妻俩迫切地想要在北京海淀区购买一套学区房。但因为他们在北京有了两套住房,按照政策规定,买学区房受到限制,因此,妻子提出假离婚的计划,来规避限购政策。

今年2月份,夫妻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并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之后李先生借钱在海淀区贷款购买了学区房。但万万没想到,当李先生要求与妻子复婚时,不仅被拒,还被赶出了家门。

李先生认为前妻故意欺骗他,让其放弃两套房产,以欺诈罪诉至法院。王女士则表示,两人于2010年就已分居,夫妻感情早已破裂,并不是为了买学区房而离婚。

法律上无假离婚的说法 很难取证

法律专家认为,对于单纯的购房来说,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欺骗行为,如果被发现,会被取消购房资格。对于个人来说,可能会引发夫妻双方财产的分割问题,例如本来双方共有的财产,假离婚分割给一方,假戏真做时,另一方会要求重新分割财产。

因为假离婚、假结婚买房是一种以合法形式规避政策的手段,如果查实,是应当取消其资格的,但比较难查实,因为取证较难。

事实上,法律上并无“假离婚”一说,凡是出于自愿并办完合法手续的都是真离婚。当初为了简化手续并造成名下无房的事实,而选择净身出户的一方,一旦另一方本就另有所图或者见异思迁,自己就不得不承担弄假成真、人财两空的风险。

故事三:假离婚被识破银行拒贷万元办证费打水漂

武汉柳师傅就是因假离婚被识破而遭银行拒贷的当事人。柳师傅是荆州来汉的生意人,他和老婆都是二婚的,老婆婚前在武汉有房子。他们在房产代理商教唆下,假离婚买房,但是证件被房管局识破,导致他们最终没能贷款,从而买不成。如今开发商只肯退首付,并说收取的万元办证费用等是房产代理商所为,跟开发商无关。

2013年,由于手头有闲钱,柳师傅准备在武汉再买一套房。不过,当时武汉正在执行“最严限购令”,他没有武汉户籍,也没交社保,没有购房资格。柳师傅听说有的售楼员可以帮忙办理购房资格,交了24万元首付款,开发商开了发票,双方签订了购房合同。售楼员承诺3-5个月就办到贷款,让他回去等消息。

到2014年9月16日,柳师傅突然接到了银行的质询电话:“你的离婚证明没有通过,到底是不是离婚了?”他这才明白,由于伪造的离婚证被东西湖房产局识破,银行不批贷款。

柳师傅再找售楼员,对方劝他真的离婚,否则管不了了。柳师傅非常气愤,他不愿为买房和妻子真离婚,且家里人也都反对这个馊主意。柳师傅不准备买房了,找到开发商要求退钱,但是开发商只肯退首付款,不肯退那1万多元的代办费用。

对于此事,该楼盘销售经理黄磊说,这个楼盘当时是一家房产代理公司帮忙销售的,办假证者是代理公司的何野,开发商并不知情。

办证费损失事小 造假证离婚很可能担刑责

法律专家认为,房屋买卖双方明知办假证违法,依然实施这一行为,双方均存在过错。对于柳师傅的损失,双方应共同分担。

在此事件中,办假证者可能触犯刑法,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追究起来要承担刑事责任,有可能因此锒铛入狱。另外,因为离婚证是假的,并没经过民政局认证,所以还是合法夫妻,因而必然不符合单身人群的购房资格,被银行拒贷也在情理之中。

假离婚买房成为一种现象

楼市火爆,买房成为很多人的刚需,但由于政策的各种限制,假离婚买房也成为一部分人的“刚需”。为了合理避税,减免购房成本,或者为了取得买房资格,很多人自然而然地选择假离婚。

最近有一个报道说,天津离婚率竟超过60%,就祸起“买房假离婚”。按照国家人口统计学的统计方法,2016年天津市离婚率高达万分之五十八,在全国各省市位居第一,“独占鳌头”。按照民政部门离婚人数占结婚人数之比的统计方法,去年天津市离婚率已经远超60%。也就是说,2016年天津结婚人数差不多是10万对,但离婚数远超6万对,而2013年这个离婚数字还不到4万。为什么天津离婚人数激增?报道分析说,有一些人是为买房卖房办理假离婚的,但也不乏算计政策,打着假离婚的幌子,而事后并不复婚,行真离婚之实的。天津在2016年房价暴涨之后,采取了严厉的限购政策。

事实上,因为房产限购导致离婚人数激增的新闻,很早之前就在上海和北京出现过。2013年,上海在房产限购“国五条”出台之后,浦东新区婚姻登记中心遭遇了始料未及的离婚大潮,高峰时日接待离婚夫妻近100对,婚登中心不得不每日限号70对。上海闵行区婚姻登记中心为劝解汹涌而来的离婚潮,还专门立了“楼市有风险,离婚需谨慎”警示牌。

风险总在风雨后

2016年全国热点城市房价暴涨,调控政策越来越严,但是依然难挡国人的买房热情,假离婚买房潮汹涌而来。

婚姻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来离婚的人都不会说是为了买房假离婚,但是他们“离婚协议上,关于房产分割的约定都比较奇怪:有的写房产全部归一方所有,但如果要卖,须征得另一方同意;或者写房产全部归一方所有,但如果这一方与他人再婚,则全部房产归另一方。这些夫妻是在用这种约定规避真离婚的风险,很显然,他们就是因为新‘国五条’离婚的。”

虽然调查显示,超过半数人假离婚买房没什么,但是其风险也不容忽视,很多假离婚购房者很可能面临人房两失的风险。总结那些因假离婚而陷入悲剧的购房者,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方以假离婚为由真离婚;假离婚后出现变故,弄假成真;假离婚被识破,银行拒贷,楼市政策发生突变等。

政策忙着堵漏洞

随着假离婚买房大军人数的增多,从2016年开始,多个城市的限购政策有了“单身/离婚人士只能购买一套住房”的限制,北京、广州等城市干脆规定,离婚一年内买房都算二套房,剑指“假离婚买房”漏洞。

2017年,北京在3月17日推出限购新政策: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以及在本市无住房但有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暂停发放贷款期限25年(不含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含公积金贷款)。这个政策“认房又认贷”,或者说推出了“处女贷政策”,只要有贷款购房记录(全国范围内),就失去了低首付购房资格。也就是说,离婚买房这条路可能走不通了。

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早于3月24日发文,明确了对离婚一年内的贷款人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于离婚一年以内的房贷申请人,各商业银行应参照二套房信贷政策执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按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执行。央行在公告中指出,据有关方面反映,近期,购房家庭通过离婚手段享受首套住房贷款政策的情形有所增加,这既影响了调控政策效果,也容易产生财产纠纷、还款能力下降等问题,增加商业银行住房信贷风险。

但是,在国人狂热的买房热情下,这些政策能否挡住假离婚呢?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