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三宗罪,IPO三大虎,学霸们珍重!

新三板三宗罪,IPO三大虎,学霸们珍重!
2016年07月07日 08:49 刘烜宏

作者:刘烜宏

新三板分层机制已正式运行一周多了,创新层的成绩并不好看,交投平淡,做市指数下滑。这样的市场状态,新三板的学霸们早就坐不住了。

据统计,截止上月底,已披露上市辅导计划的挂牌企业200余家,其中创新层有108家,基础层94家。

看来,有些学霸们是真的厌倦了,铁了心要逃离新三板。但IPO这条路可没那么简单,个中辛酸难以言表!

一、执意要走IPO,学霸们是怎么想的?

尽管创新层如约而至,但学霸们依旧在打包出走的行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何新三板留不住学霸的心呢?

1、新三板三宗罪,学霸不爱了

第一宗罪:流动性不足,交投冷淡,融资环境恶化

这是引起学霸们出走的主要原因。当年之所以嫁入新三板,不就是看好其便捷的融资环境吗?而今,整个新三板一天的交易量有时还不及A股某一只股票的交易量大。五六月份的定增次数频频下跌,第二季度定增融资规模已跌破300亿,降至293亿。新三板的融资功能下降,学霸们不再爱了。

第二宗罪:政策红利始终未至,改革步伐偏慢

喊了近两年的分层,最近才正式落地,这仅仅是改革过程中的一小步。这么算下去,定增人数扩大、大宗交易制度、竞价交易机制、双向做空机制、降低投资门槛……这些政策红利少则三年,多则五载,甚至更长。学霸们看不到未来的曙光,只能说拜拜了。

第三宗罪:创新层标准高于创业板,交投环境却差了不少

创新层的标准直逼创业板,而且对企业的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强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市场本身是件好事儿。但学霸们不乐意,你这要求、那标准,可交易、融资环境如此差。学霸们既融不到钱,也无法获得应有的市场估值,还不如在IPO的路上放手一搏,不然怎么对得起数年来的“寒窗苦读”呢!

2、学霸们的三大想法,小算盘打得不错

想法一:新三板当情人,真爱在A

有些挂牌企业把新三板看做自己的丈夫,将企业的一生托付于此,共发展共荣辱;而有些企业却是把新三板当做情人,趁着情人风华正茂时,先融上几笔钱,为自己准备好嫁妆,以便未来踩着情人的肩膀,嫁到A股市场中。部分企业过于心急,挂牌没几天就嚷着A股是真爱,钜泉光电去年5月3日挂牌公开转让,5月10日就宣布进入上市辅导期。

想法二:跨市场巨额套利,赚个盆满钵满

IPO路途艰辛,成败难定,学霸们为何一个接一个奔赴战场呢?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吗?A股流动性好、估值高,一旦上市,躺着都能挣钱。转板成功的合纵科技,摘牌前的市值仅7.14亿,转身创业板后,市值已达66.8亿。还有康斯特,摘牌前的价格为1.47元,而上市首发价格为18.12元,股价最高一度涨到233.63元,总市值达45.32亿。这么大的套利空间和股权溢价,老股东们半夜都会笑醒。

按照现在A股市场的游戏规则,就算估值不佳,就算戴上ST的帽子,A股的壳子也比创新层企业高几十倍。而创新层还搞个动态考核标准,不达标就被打回基础层。相比而言,学霸们肯定想抱A股的大腿,IPO再难也要坚持。

想法三:拿IPO辅导当幌子,圈投资人的钱

今年报上市辅导班的学霸们数量大增,他们真的有能力跨过IPO的门槛儿吗?据券商抽样统计,135家申请上市辅导的挂牌企业中,完全符合上市标准的有20余家。不少“伪学霸”在滥竽充数啊!干嘛这么做呢?

笔者认为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企业实况与上市标准差距较小,而从申请上市辅导到真正上市,至少2~3年的时间,企业自认为这段时间足以弥补差距;第二种则是企业并非准备真正上市,而是打着上市辅导的噱头,让投资人参与到所谓的“Pre-IPO”,一套玩资本的手法而已,但能忽悠一笔大钱。温馨提示:切莫跟风,避免套牢。

二、IPO三大拦路虎,学霸们,请珍重啊!

1、排队周期长,时间成本高

截止至7月5日,IPO首发申报企业894家,学霸们,你们排在几百后呢?目前为止,成功转板A股的挂牌企业一共12家。历时最长的是合纵科技,7年9个月;历时最短的是久其软件, 2年11个月。12家企业平均排队时间在2~3年左右。

一般来说,申报材料正式受理后,企业要在新三板暂停股权转让。这意味着2~3年的时间里,学霸们不能在新三板市场上获取融资,而资金与企业稳定发展是影响上市的重大因素。

另外,为了保证股权架构符合上市标准,企业在这期间基本不会对外并购扩张。

三年的时间,资本市场足可以产生不可想象的变化。三年前,新三板还只是个婴儿,如今已经变成帅小伙;三年后,A股市场估值模型和市场业态定有大变,学霸们捞钱未必好捞。

2、政策变动大,隐形门槛儿高

对于IPO的政策力度,即使是资深券商也不能完全把握。监管部门的审批节奏时而忽松,时而忽紧,有时甚至直接“关闸”,暂停新股发行。

而政策变动对企业的IPO之路有致命影响。最近,关于新三板企业上市监管的传言颇多。如新三板企业IPO存在200人股东限制,有资管类、信托类股东的企业,证监会只受不审;净利润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的企业将会被清理。这种传言多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券商实操中感受的政策寒风。

有些企业更倒霉,碰上保荐的券商出问题,如最近西南证券和兴业证券被立案,各自保荐的17家和20家企业均被暂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IPO又是遥遥无期了。

3、内在不达标,企业自身问题颇多

很多人都认为新三板企业经历了一整套挂牌流程后,无论是在企业治理还是信息披露方面,都要比普通企业强多了。笔者同意这个说法,但你们忽略了——新三板企业已经经历了一个资本市场,在这期间,企业的股权结构、业务主体要比普通企业格外复杂,这反倒会成了阻碍IPO进程的绊脚石。

比如,上市标准中普遍要求企业的股权不能存在重大权属纠纷。而不少挂牌企业在定增无果下,采取股权质押的方式融资,将来一旦无力偿还贷款,势必会引发股权纠纷。截至目前,已申请IPO辅导的挂牌企业中有30余家参与股权质押,这颗定时炸弹很危险。

新三板市场相对自由化,对企业没有硬性指标;而A股市场采用的是核准制,企业稍有瑕疵就被击毙。很多拟上市的挂牌企业并不熟悉A股的玩法,动不动就变更主营业务及实际控制。,新三板允许你这么任性,A股可不这样,三年内存有重大事项变更的企业会被直接赶回去的。

三、转板?别闹了!

此时一定有人想到转板,有了转板一切会变得so easy?

错!错!错!

你问问股转系统是怎么定位新三板的呢?他从来就没想让新三板当什么“选秀池”“踏板”。股转系统始终定位于独立于上交所、深交所的新型资本市场。新三板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都是大学,只是服务对象不同,而不是服务级别不同。主板倾向于传统重资产产业,新三板倾向于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

因此,学霸们想选择其他类型的大学,必须先在新三板市场上“休学”,然后再按照其他板块的游戏规则进行排队等待。直接转板,不仅伤害新三板市场,而且对于其他排队的普通企业也是极大的不公平。

往深里说,两个不同体量的资本市场建立转板关系,你知道这背后将要牵扯着多少利益平衡和权力分配的复杂关系吗?若是转板失败,将给两个资本市场及大量优质企业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甚至会撼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这个责任谁敢承担!

瞧瞧当年玩转板的港股市场,创业板的优秀企业流失殆尽。截止去年底,创业板仅剩222家企业,整体市值仅有2580亿港元,不足苹果公司二十分之一的市值,而香港主板的市值高达24.43万亿。曾红极一时香港创业板一去不复返!

结语:

市场的流动性关系着交易、融资的活跃度,而活跃度恰恰决定了市场的有效性。在一个有效性不足的市场中,很难展现企业真正的价值能力,这对于优质企业是极大的不公,也正是企业出逃最大的诱因。

笔者希望,监管部门尽快推动各项改革制度,切实改善新三板的流动性,否则不仅是学霸选择逃离,连学渣们也会不屑于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