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争夺战背后竟是老千股自我救赎,港股套路太深

股权争夺战背后竟是老千股自我救赎,港股套路太深
2017年11月27日 21:40 王雅媛港股圈

先来给大家看一组图:

图片来源:网络

虽不知道这玩笑从哪里来,是否真假,但只可以说城里的人特别会玩,套路特别深。

不过今天想说的是比这还要深的港股套路。

恒生指数在3万点上下徘徊之际,今天有一则不太起眼但属港股里程碑之一的新闻,2017年11月27日上午9时正起,康健国际医疗(03886-HK),以及中国华仁医疗(00648-HK)及(02906-HK)股份,遭证监会勒令停牌。

图片来源:港交所公告

寥寥数字,连一份比较正式的PDF文件都没有公布,看来是故意低调。

这是继上周五(24日)第一信用(08215-HK)停牌后,短短两个交易日内三只股票被证监会的“尚方宝剑”,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之条例第8(1)条勒令停止交易。

短时间内,“尚方宝剑”连出三次,难道不值得重视吗?

对上一次,有关于老千股震撼市场的消息是6月份时出现的老千股大面积输流爆炸,相信大家仍然历历在目,当时大跌的老千股数目达20只以上,而跌幅以50%起步,最高的干脆直接跌到港股市场能跌到的理论下限:0.01元,场面堪称壮观。

图片来源:富途

自此,虽然中间亦出现一些零声打击老千股的事件,如除牌本身并没有持续经营能力业务的公司,打击老千股的脚步似乎慢了下来,但原來一直在藏大招,今天SFC正式出手打击近年堀起最快的医生系旗舰上市公司康健国际医疗。

一、康健国际是何方神圣?

康健国际医疗创建于1989年12月,原本只是一间普通医疗诊所,后与西医及牙医结盟得以壮大实力,成为拥有7家连锁医务中心的医疗集团。创始人名为曹贵子,曾是一名在香港新界沙田坐诊的儿科医生。

2000年,曹医生将诊所运作上市,根据他曾对外表示,与“玩具大王”蔡志明结识,是因为蔡曾到康健国际医疗旗下的诊所看病,二人一见如故,成为生意拍档。

当中的小故事如下:

当时蔡到诊所看病,医生取出与长和(001)主席李嘉诚的合照,表示股东之一的李嘉诚「需要用钱」有意退出,问蔡志明可否接货,蔡见诊所有钱赚便答应。

经过多次商讨,蔡志明终于在2005年的4月份成为康健医疗集团股东。得到绝对的实权后,康健加速收购发展步骤,2007年7月,通过收购,成为香港规模最大的连锁诊所集团之一;2008年,成功由创业板转往主板;2009年,转战内地,分别收购了杭州及贵州医药公司,并与“平安信托公司”成立合营公司,收购了广州“中大控股”旗下合营公司80%的股权。

2010年, “康健国际”更名“康健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开始涉足港股的资本市场。

2014年,康健国际宣布引入了台湾富邦金控为股东,2015年公司进一步引入中国人寿集团为第一大股东,国寿母公司将持有康健23%股权。

而随着康健国际市值日益上涨,2015年港股大时代市值更高达250亿,原创办人医生亦成为了近几年来香港市场无人不识最红的壳股玩家,自此江湖上就多了一个以康健为名的门派。

根据港股长毛David Webb在个人网站(Webb-site.com)上发布“通缉令”——《The Enigma Network:50 stocks not to own》(50只不能买的港股),高峰时期,跟康健系有关的股票不止50只。

但所有事情从去年开始成为了一个转拆点。

图片来源:Webb-site.com

二、监管趋严

随着港股通资金增加,国内投资者或媒体越来越关心港股老千股的现象,为了应付这要求,去年港交所官方的文件第一次中提到“老千股”这个名词(过去的香港官方说法中是没有老千股的,因为老千股的运作手法完全在法律框架允许的范围之内)。

今年老千股股灾爆发前一个月,

6月4日,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发言,称证监会将更有效和更快速地运用证监权力去处理市场违规问题,进行实时监管和采取主题式检视手法,及早介入有严重影响的行为,希望在未来5至10年时间,令市场不再提及「老千股」。

对于长期投资老千股横行的港股市场的我,当时对这个发言是半信半疑,以为只是官方的的“政治正确“表态而已,但经过6月份老千股股灾后,明显感到这次香港监管层终于开始干活,而且干得相当的精准、漂亮。

香港监管除了从各方面去监管老千股财技的手段,加强操作成本外,对于创业板老千股,更狠下毒招,

6月16日,港交所发布《香港交易所就建议设立创新板及检讨创业板征求市场意见》,大幅提高创业板转主板的要求,及同时于港股市场另设立创新板,打破同股同权、盈利、第二上市等制度枷锁。

从另一角度看,即是等于直接把现存的创业板壳价值打为零!

面对监管机构狂追猛打的攻势,各系的大佬趁手上股票仍然未被SFC盯上前快快易手,一是真易手套现离场,二是假易手,股权先让第三方代持避风头,增加SFC事后追究前事的难度。

但SFC不是傻的,之前容许老千横行只是不作为,现在既然作为了,又怎可能轻易让你逃过追查,所以就在易手时处处为难。

而庄家为了能避开阻挠,就只好无所不用其技,包括上演一套自导自演的股权争夺战。

三、康健系内第二重磅股

11月2日晚间,康宏环球(1019)发布一则公告称接获郭晓群通知,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罢免8名董事,其中包括公司前主要股东曹贵子。除却曹贵子,郭晓群还要求罢免陈毅凯、吴荣辉、陈丽儿、汪弘钧、陈毅生、麦家荣及股评人潘铁珊,同时要求委任5人进入董事局。

不过,康宏环球公告指出,该要求通知并无就罢免及委任董事列明任何原因及理由,亦无包含由任何获提名董事签署的任何通知以表明其有意获提选担任公司的董事职务。

康宏环球就是这次自导自演股权争夺战的主角。

首先,得介绍一下康宏环球,2010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上市短短数年经历两次更名,由“康宏理财”到“康宏金融”再到如今的“康宏环球”,当前主要业务包括独立理财顾问、借贷、自营投资、资产管理、企业融资顾问及证券交易等。

2013年3月康健国际以每股2.3元购入了康宏1900万股或4.8%股权,成为康宏股东之一,之后曾一度增持至25.07%。

之后再经过好几次的股份挪移,康宏环球的股份就分布于医生系内不同的上市公司手上,而曹医生一直为康宏环球现任执行董事。

今年6月爆发老千股股灾后,康宏环球接连遭遇系内互娱中国(08081-HK)、香港教育(01082-HK)及中绿(00904-HK)等股东的抛售。

而佳兆业大股东(1638)的儿子郭晓群却成为了接盘侠,在康宏环球各股东大举退走之时,自7月14日始至8月15日间一个月内,郭晓群密集增持康宏环球37.28亿股至持股量达29.91%,接近触全购的30%一线,成为康宏环球第一大股东。

新大股东登场,罢免8名旧董事,虽然不多见,但仍算合理情节内,为什么我认为是自导自演?

原因是佳兆业家族本身就跟医生系关系不浅。

四、还原真相

佳兆业2015年3月停牌陷入财务危机,停牌达两年,今年3月成功复牌,而恢复公众持股量是佳兆业在港交所复牌的必要条件之一。

当时,佳兆业以2.3港元的价格向独立第三方转让约2.17亿股,占佳兆业总股份的4.23%,接盘者是正正是当年提携医生上位的”玩具大王”蔡志明。

图片来源:网络

从网上多篇文章,可看到”玩具大王”是这次佳兆业出事郭氏家族的贵人,因此,更合理来说,跟”玩具大王”有密切关系的医生系出事,郭晓群的出现应该是来拯救,而不是来争夺股权。

另外,郭公子是于老千股大爆破后才加速入局的,更显帮忙的意味。

大家来看看下图:

图片来源:Webb-site.com

红圈属已停牌的“康健系”公司,当中四间是给SFC依据“尚方宝剑”勒令停牌,而君阳金融(00397)则未知停牌原因。

即使不是私家侦探,都可以看出红圈停牌的公司明显偏重于一个关系图的范围,合理推测,如果SFC推一步要停牌的,一定是红圈范围附近的公司。

而旁边蓝圈的正正是这次次爆发“股权争夺战”的康宏环球。

医生系内最大市值的是康健国际医疗,52亿市值(已被停牌),第二大的就是康宏环球,市值近30亿。大部份老千股都存在抵押借贷互控的情况,市值越大就能融资持有更多的股票,所以市值就是资源,康宏环球绝对算得上是系内第二重磅股,一旦被长期停牌,牵连甚广。

对于节节败退的医生系,除了康健之外,康宏是系内唯一一只超过10亿市值的股票,在这时候,不得不保!

关键时刻的一杯水,赛过酒足饭饱后的十吨肉。这急切时候,谁能拿出这么多的金钱出来帮忙?不就是当年你曾帮忙过的人,郭氏家族。

因此,随着康宏环球被停牌的概率越来越高,系内逼不得已上演一套股权争夺战,你出钱,我演戏,一唱一和,让整件事看上来是市场化的操作,希望能逃过被SFC停牌的命运。

在此不得不感叹,港股套路之深绝对超乎你想象!

五、尾声

随着SFC对港股毒瘤刮骨疗伤行动升级,我认为这样的自我救赎狗血剧情将陆续上演。

而这亦大概率意味着:港府交还我们一个健康港股市场的决心,远超我们的预期。

我们一般投资者可做的就是持续拥抱盈利增长良好的白马股及看戏吧。

「 转载请申请授权,否则一律举报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