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掘金保险股?(上)

如何掘金保险股?(上)
2017年12月03日 20:40 王雅媛港股圈

一、财险 or 寿险?

拿财险的估值水平跟寿险去比,是最常见的benchmark陷阱。财险和寿险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就像“如花”之于“秋香”,“奥拓”之于“奥迪” —— 表面上看是同类,实际上差别比异类还大。原因在于:

(1)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同

财险的产品十分标准化,就像航空公司的机票一样透明且易于比较。而寿险产品的条款存在很多差异性,消费者很难看出哪家公司的产品一定比其他家的性价比更高。

这就使得寿险的价格竞争没有财险那么激烈,为保险公司留出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2)客户粘性和转换成本不同

财险是一锤子买卖,通常是一年一续。如果消费者发现竞争对手有更便宜的产品,可以拔腿就走。

寿险通常是投保人多年分期缴费,提前退保十分不划算。这就如同一纸承诺的“婚约”,无法在不同保险公司之间随意转换,使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二、投资端:最好是成绩稳定中上

保险公司拿的是长期的钱,做长期投资,因此就像“龟兔赛跑”里的乌龟一样,不怕慢,就怕站。通常来说,投资能力优秀的保险公司,其投资业绩的四分位排名常年稳居第二个25%。

那为什么不买今年排名第一的公司?

因为不管各行各业,拿第一都是有代价的,背后可能承担了不为人知的风险,遇上退潮可能就裸泳了。但也不能低于平均水平,太低了说明内功还没有练好。

所以,对保险公司来说,“常年稳居第二个25%”是一个合适的标准。凭借较快的复利增长,只需保持三、五十年,就足以做成行业内的巨无霸。

要做到“常年稳居第二个25%”,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组织架构和知识体系。包括:投资分工架构、投资人才激励机制、宏观经济模型、金融模型、投资风险预警模型、投资绩效归因模型等等。

这些东西并不是特别难,但是具体的内容有数百项,怎么也得砸10亿人民币,花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据我所知,英国保诚、澳大利亚安保、中国的泰康、平安这些公司,应该是建立起了这样一套体系。

三、 成本才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巴菲特拿伯克希尔的廉价保险资金做投资,成为了世界首富。有些人便以为投资能力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巴菲特只是一个百年不遇的特例,即使在美国也找不到第二个。从长期看,大型保险公司之间的投资水平相差无几。

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成本:一是你付给客户的资金成本,二是公司自身的运营和销售成本,三是理赔的成本。

和投资端的差异相比,保险公司在成本端的差异要大得多。这主要跟以下这些因素相关:

(1)品牌信誉:知名的大型保险公司很容易获取客户的信任,因此可以用很低的利率拿到客户的钱。

而名不见经传的小保险公司就不得不用很高的利率去“高息揽储”。所以,小保险公司只能铤而走险做激进的投资,才能付得起成本端的高利息。

(2)规模经济:规模是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护城河。无论是打广告战,还是开发IT系统,都耗费不菲,一年怎么也得花个几十亿吧。销量小的保险公司由于每张保单分摊的固定成本太高,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扭亏为盈。

而大型保险公司却可以靠规模经济躺着赚钱,几乎不可能倒闭。根据我的观察,一家保险公司的规模越大,它电梯门关门的速度就越慢。

(3)IT系统:最近50年来,人类经济增量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IT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保险公司的雇员动辄上万,客户数量动辄上亿,业务种类浩如烟海,IT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一个高效的IT系统,如同一个优秀的孩子一样,反映的是父母多年来在他身上倾注的心血。这种系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管理层必须有责任心,有能力,而且愿意进行长期的投入。

在系统搭建的过程中,需要数百个人通力协作,认真思考最高效的实现方式。这不仅需要一个有进取心的老板,还需要一个有进取心的体制机制,可以激发数百名骨干人员的智慧,追求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前不久一个朋友问起我,有一家国有保险公司最近调来一个能力很强的领导,是否意味着它的业务可以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我跟他解释了保险公司的IT系统是如何打造的,他就明白这不是一个牛人所能解决的。

(4)客户质量:优质客户不仅能够降低保险公司获取资金的成本,还能降低理赔成本和销售成本。

以巴菲特投资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为例:GEICO主要为政府雇员、军人提供汽车、住房以及财产等方面的保险业务。这些客户习惯于安全驾驶、成熟谨慎,而且不会频繁地货比三家,再投保率很高。

其实无论什么行业,理想客户的特征就是“人傻”、“钱多”。我说的可能有点直白,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韭菜越来越少了。无论营销人员多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去公关,都无法抵过计算器上现实的数字。收益回报率低的保险产品如果无法吸引上海、深圳那些精明的客户,就只能走农村路线了。

(5)销售模式:对于长期寿险,销售人员的佣金要占到保单收入的15%以上,占保单毛利润的30%以上。所以,差异化的低成本销售模式可以成为保险公司的护城河。

我们还以巴菲特投资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为例:在当时,大多数保险公司的销售方法主要都是通过代理商来进行,代理费用通常要占保险费的10%~25%。

而政府雇员保险公司采取直接销售的方式,将保险单直接邮寄给政府雇员等成熟稳重的驾驶人员,节省了与保险代理商有关的费用,因此,可以显著降低成本。这个例子是不是有点像今天的互联网保险呢?

(6)合理定价的能力:当投资收益率低于成本端承诺客户的利率时,保险公司就产生了利差损。利差损几乎是唯一可能杀死大型保险公司的东西。

没研究过“利差损”就去投资保险股,就如同没见过姑娘的照片就去领结婚证一样……勇气可嘉。这个话题一言难尽,我单独用一个章节去谈。

四、利差损

保险公司设定给客户的承诺利率时,最怕像某些房地产老总在拍卖会上拿地一样,叫价叫“high”了。

一旦产生利差损,就相当于向客户借了一笔长达几十年的“高利贷”,利滚利几十年以后,亏损的金额就会变成一个天文数字。这种性质的亏损,很难靠业务自身的增长来消化。

1995~1997年,通胀高企,一年期银行存款的利率飙升到了12%以上。一天晚上,我的外公愁眉苦脸地回到家,说要给孙子(我的表哥)买一份长期的人寿分红保险。在那个“政企不分”的年代,公职人员买保险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侠之大者,为国接盘”,外公不幸被组织选中当了“接盘侠”。

我的表哥当时是15岁,需要一次性拿出7,000块钱买保险,到60岁以后可以取钱。保险公司给出的年化保底收益率是10%,为了能跟银行竞争。

在那个时候,7,000块钱是外公家里省吃俭用的全部积蓄。外婆每次打电话提起这件事都会掉泪。直到几年以后……一年期存款利率降到了2%,保险公司的利率还是10%。

当年的7,000块钱,在我表哥60岁的时候,会变成50多万,几乎能够赶上同期京沪房价的涨幅。只是……当年的那些保险公司,你们还好吗?

保险公司在投资端根本不可能实现每年10%的收益率,按10%的利率给投保人计息便会产生亏损。从目前的情况看,长期利率还在趋势性的下降,未来几十年的投资收益可能会更低。

利差损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有多大?

以A公司为例,在IPO之前它将这些老保单剥离给了大股东。虽然,上市板块一直在巨额盈利,但是合并了老保单亏损的大股东一直在盈亏边缘挣扎。

而B公司呢?我没听说它将这部分保单剥离到了上市体系之外。09年有传言爆出来,它的董事长内部开会说利差损已经滚到了XXX亿,然后这条新闻就被404了。

我相信中国的保险公司是不会倒闭的。因为到了落地还钱的那一天,国家总能想出解决办法。可背着利差损的保险公司是否还值得投资?这个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那些未剥离利差损保单的保险公司,由于并未公布利差损的数字,投资者也就无法给它们准确估值。如果一家保险公司的分红率显著低于同业,或者每隔几年就再融资一次 —— 那我有理由怀疑:它还没有走出利差损的泥潭。

国外有利差损吗?据说也有。一些国外的保险公司,它们的养老险是DB(Defined benefit,固定收益率)的模式,也就是设定了保底利率。如果央行长期实施零利率、负利率,肯定会造成亏损。至于最后能否扛得住?Let’s wait and see。

五、定量分析

不同行业的公司,有不同的定量分析指标。得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到独特的角度,才能切中要害。对保险公司,我会关注两个财务指标:

(1)偿付能力充足率

反映的是资本充足情况。偿付能力充足率低的公司会采取降低分红、供股集资、或者发行新股等方式,影响到股东的利益。

(2)内含价值

内含价值是“分配给适用业务的资产所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的现值”。简单地说,就是这家公司卖出去的保单大概能创造多少利润。这需要用复杂的金融模型对未来做出估计和预测,里边有很多参数假设,所以结果不可能十分准确。

但是它毕竟超越了不同险种参差不齐的保费收入,形成了一个价值层面的最终数字。我喜欢用不同保险公司的保险板块的市值/内含价值,看看哪家公司账面上更便宜些。

除此之外,收入增速、利润增速、净资产收益率这些常规指标,也可以看看。

保险公司同其他行业的公司一样,定量分析只是其中一个分析角度。不能不看,但是必须结合其他各种角度一起看。

精彩待续  

该篇文章划分为上下两部分,后续将为大家带来我对中国保险行业、保险股标的、周期分析和互联网保险方面的浅薄见解,请继续关注王雅媛港股圈。

「 转载请申请授权,否则一律举报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