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帆:中等规模交易型资金对于大类资产配置的思考

张飞帆:中等规模交易型资金对于大类资产配置的思考
2017年08月23日 11:28 领金智库

  太平养老的规模属于中等规模交易型资金,在这个体量下操作的时候往往会更多地考虑进入和退出的时机。这种资金具有交易型特点,还具有年金的属性,因此有绝对收益的要求,这就引申出投资把握性的问题,而要提高投资收益的把握性,就不得不提到大类资产配置的概念。

  此外,以往市场在一两年内大方向一般都是确定的,而最近几年市场波动特别剧烈,波动也更加频繁。因此,现在太平养老几乎每半年就要进行一次资产配置的大调整,在未来半年内,转债资产在资产组合配置中所占的比例就十分重要。

  一、中等交易型资金的进入与退出时机

  对于绝对收益型资金,转债使用得好可以超出竞争对手很大的距离,但稍微用错后果就十分严重,所以在投资时一定要考虑进入与退出的时机。

  接下来以中行转债为例,分析投资转债的时机。

  中行转债在2010年6月发行,当时无论是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还是保险类机构的投资经理,都非常喜欢中行转债,价格曾一度冲到110元。但是,中行转债也存在问题:2012年CPI上行,当时的债券收益率快速上冲,在这个过程中,别的债券比如城投债的收益率普遍达到7%—8%,甚至10%以上(盘锦债第一个收益率上破10%)。而当时转债要么不动,要么下跌,在收益率上行的时候,转债根本没有任何投资意义。

  2012年,中行转债的价格快要跌破100元,因为当时出现了流动性收紧的局面。转债是非常好的流动性观察指标,回看2013年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候,受波及最大的不是传统债券,而是利率债与转债。当时不是债券本身的特点、结构或条款给了市场冲高YTM(到期收益率)的机会,而是用收紧流动性达到了这个效果。因为尽管当时市场上有资金,但是诸多机构投资者不敢买入,而且很多公募基金面临赎回压力,也只能抛出转债这个还能找到流动性的品种。所以2013年的时候,中行转债的价格跌到了80多元。

  中行转债在2011年、2012年、2013年期间的收益都为负,到2013年10月YTM(到期收益率)上行后,中行转债与金融债的收益率差在100多个bp,当时用这100个BP的溢价来买期权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到2013年12月,中行转债的市场价格终于触底,对于负债比较稳定的交易型资金来说,最好的机会到来。当时另一个好消息是,很多嗅觉灵敏的私募基金也发现了这个机会,开始频繁进行杠杆操作。

  总之,中行转债非常适合规模不大不小有几百亿资金的机构,因为如果要投小型转债,付出的研究和管理精力与将获得的收益不成正比,“中等交易性资金”目前更关注收益固定的传统型债券。

  二、当前转债价格区间在历史中所处的水平

  对于转债价格区间的历史位置研究,研究要素只有三种:绝对价格、转股溢价率、到期收益。

  如果投资者对正股比较熟悉的话,小转债的绝对价格在100到105之间可能会有些机会。

  现在转股溢价率平均水平在11到15之间,并不算贵,但与2013年相比,也绝对不算便宜。转债市场的投资时机还没到,但可以关注建仓,为下一年的操作做准备。现在来看,交易型机构今年的绝对收益基本已完不成,大概也就只能保持在3%到5%之间,除非四季度来一波很大的机会。

  现在做转债时机尚早,因为在到期收益率上行这么快的背景下,转债市场的下跌幅度还不够多。在等待时机的过程中,可以开始着手准备,把手头上作为未来目标的转债研究透彻。如果是只有一两个亿的账户投资者,可以投一波转债,这对实战研究转债非常有意义。但是,对于机构的投资组合来说,此举毫无意义,更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机会,当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时,如果自身负债稳定,投资者可以去做一波。

  最后,张飞帆总经理提到了条款博弈和交易策略。在突然发生一些变化的情况下,要从条款博弈里考虑一些问题;对于总体的转债交易策略,张飞帆认为目前有一些行情,但也只适合做一点小规模交易,对于大规模交易资金的战略性投资来说,还没有出现机会,仍需等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