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宏:国际原油价格与化工品的关系和未来趋势展望

杨向宏:国际原油价格与化工品的关系和未来趋势展望
2017年09月25日 11:52 领金智库

*本文节选自央视财经频道(CCTV2) 特约访谈专家 杨向宏于2017年8月26日在兴证期货&领金智库联合举办的《固定收益市场如何运用原油期货》中发表的精彩观点。

本次分享主题是国际原油价格与化工品的关系和未来的趋势展望。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享:一个是为什么要研究国际原油价格;第二个国际原油的价格是怎样影响化工市场的,也就是讲一下产业链以及产业链上的一些化工上市公司和它们的特点、长处;最后再讲一下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演讲嘉宾

杨向宏

央视财经频道(CCTV2) 特约访谈专家 

现任央视财经频道(CCVT-2)特约访谈专家、中国化工报特约评论员、广州凯顿商务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买化塑料首席战略顾问、江苏伊斯特威尔供应链管理公司副董事长等多家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首席/高级顾问,具备八年中国顶级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作经历,在中科院期间,参与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并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职务发明专利一项和科研成果(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具备高级技术职称超过24年。

一、为什么要研究国际原油价格

(1)如何判断油价的走势,油价影响哪些经济的层面?

在投资的时候,分析油价的走势不是我们主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知道它的走势怎么影响到金融市场。原油在经济上有很大作用,有一批国家是靠原油养活的,通过原油的出口来支撑经济,有一批的国家是自己原油不够要进口的,正好相反的是,需要原油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像中国、日韩、欧洲、美国都是原油进口国,欢迎低油价,油价降低可以促进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从全球来看,低油价会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原油对于美国经济影响很大,这从美国的CPI可以看出,能源对CPI的影响接近四成,也就是说能源价格的涨跌直接影响到通胀或者通缩,影响到美联储政策走向,因为它根据通胀加息或者减息。原油影响层面其实只有三个,一个是央行政策,一个是国家经济,一个是企业获利,因为原油毕竟是企业在用。

所以实际上油价的分析只是一个过程,重点应该放在分析后面的目的,投资人在意的是资产价格如何变化,消费者关心的是买东西是不是要涨价。

在2000年到2016年这16年,石油消费和供需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是增长的,进口也是增长的,从1993年开始中国就成为了石油的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的净进口国,进口量持续攀升,2014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15年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我们现在的炼油能力是7.48亿,今后的三年,我们还有1.5亿吨的新增产能要投入使用,所以将来肯定会出口。

现在的雾霾天气和三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烧煤,这是最大的,一个是汽车尾气排放,一个是VOC的排放,那么如果要治理雾霾的话,减煤的用量是最直接的。但煤肯定不能抛弃,所以中国政府想把它从燃料变成原料,今年批了十几个煤化工项目,整个中国煤化工上的投资超过1万个亿。此外,我们的天然气增长很快,1990年的时候才0.2亿吨标煤,到2016年天然气已经相当于2.43亿吨标煤了。

全球的石油流向是大江东移,重心东移,因为欧洲都是用天然气,美国的能源开始自给,无需进口,而产油国绝大部分集中在中东或者北美,包括俄罗斯,他们的油都往亚洲涌过来了,所以这个时候推出原油期货是恰当的。

(2)那么从消费者的角度怎么来看国际原油价格的分析?原油基本上怎么定价?以地域分。在北美生产或者卖到北美的原油都以WTI作为基准价,从原苏联、非洲和中东销往欧洲的原油以布伦特为基准来定价,中东产的油都由欧佩克一揽子原油的价格来进行讨论,那什么决定了油价的涨跌?

今年油价的波动相对平稳,但其实油价下一步是涨是跌一直是个未解的谜,2008年到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所有机构都对油价悲观,认为经济衰退背景下原油价格肯定低位,结果油价从2009年的2月份低点39美金扶摇直上,快速回到100,所以无论对普通老百姓还是专家都一样,判断油价是涨是跌是很难的一件事情。2014年油价暴跌的时候,各路专家都信誓旦旦地说油价一定不会破八十、六十、四十,毕竟从美国页岩油的成本、欧佩克的财政分析预算都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论证,结果油价一路俯冲到30美金以下,等到所有机构都闭口时才停了脚步。如今油价的波动好像更没有逻辑可寻,每天的报道都想告诉你,欧佩克限产、需求开始复苏了、哪里要打仗了、哪里又不守规矩,可油价始终徘徊在低位,那么油价的运行逻辑到底是怎么回事?

(3)油价的运行逻辑

实际上决定油价趋势的是对预期的判断。始于1973年的第一次中东危机,油价从不到3块钱涨到13块,事实上发生在当年10月份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并没有涉及任何阿拉伯产油国,沙特也没有,也没有任何油井被摧毁,战争发生在以色列、叙利亚和埃及之间,埃及不是产油国,以色列更不是,叙利亚的产油很小,其实石油危机中油价的暴涨更多来源于对未来原油供应受冲击的预期,以及当时除了中东以外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加速的预期,这一预期使得各个国家对原油库存的需求加大,带动了原油价格的大幅的上涨。

那么当时油价为什么暴涨?除了欧佩克战争之后,为了对抗西方世界而多次宣布减产,导致对供应的担忧以外,全球经济在加速复苏,这是最大的一个原因。基础的金属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而这些商品的供应没有出现问题,比如说钢铁、铝、铜,但价格猛涨,为什么?因为大家预测到需求会暴涨,所以就开始囤货,就开始买进。

(4)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

接下来简短地谈谈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原理,供需、边际成本、替代能源、石油货币价格,这四个是核心。供需决定价格的趋势,上文提到2014年开始,供应比需求多,所以导致价格下行,虽然每天都有两三块钱的波动,那是季节效应,冬天的油肯定用的多一点。我们要关注IEA和PIA的数据,金融市场都很关注美国能源署每周三公布的每周美国油势更新和每月公布的短期能源切换,会公布美国五个区域的库存的变化。其他的因素还有基本面趋势、金融投机等,对冲基金大概有7500家,管理着6000多亿的美元的资产,所以千万不能忽略对冲基金对油价的影响。

二、国际原油的价格是怎样影响化工市场的

化工品有很多来自于石油,原油链75%左右是汽油、柴油、煤油,13%是石脑油,石脑油总量是8000万吨,超过98%的化工品种来自于石油,严格的说来自于石油产生的石脑油。醇苯有1300万吨的体量,甲苯1000万吨,二甲苯是3000万吨,其中包含着PX,乙烯是2400万吨,丙烯是2100万吨,丁二烯是350万吨。

我们说98%的品种来自于石油,可以将它们分成四个化工产业群:塑料产业群、橡胶产业群、合成化学产业群,涂料油交界结构防水材料的产业集群。

塑料有薄膜、农膜、快餐盒、泡沫塑料、家里的线板、塑料的型材、塑料管、包装盒、快递里的泡沫塑料、塑料丝、无纺布、塑料袋子等。这是塑料的原料中,聚氯乙烯跟原油没关系,因为它不是用原油做的;聚乙烯肯定跟原油有关,聚丙烯有关,PET聚酯有关,除了五大通用塑料以外还有工程塑料,尼龙PA、聚甲醛、聚碳酯、EVA、PPT、聚苯乙烯、ABS、EPS、发泡聚苯乙烯,这些都跟原油有关,基本上都是用原油做的。

按产品来看,我们叫四大化工产业链,有芳烃产业链,叫做BTX,就是醇苯、甲苯、二甲苯三个。为什么叫BTX?因为醇苯叫做Benzene,甲苯叫做Toluene,二甲苯是Xylene,就是BTX。乙烯产业链,从聚乙烯到环氧乙烷到乙二醇,这是三个最大的;丙烯产业链,从PP聚丙烯到环氧丙烷到丙酮和下游;丁二烯产业链,就是我们说的很多合成橡胶,像顺丁橡胶,100%丁二烯做的,丁苯橡胶一半用丁二烯做的,丁烯橡胶、HBS、ABS都要用丁二烯,形成一个产业链。

石脑油跟醇苯基本上是联动的,16年中国醇苯分两块,一块是石油苯,一块是加氢苯。去年中国石油苯的规模产能达到了1170万吨,产量只有800多万吨,因为开工率是百分之八十,这很正常,但是去年因为柴油汽油需求不好,所以中石化中石油的炼油厂都降开工率了,醇苯的产量没那么多。加氢苯的产能是757万吨,产量只有333万吨,开工率只有44,因为都是一些传统的化工企业,包括做焦炭的,进口量很少,大概只有155万吨。

16年中国消费1300万吨醇苯,已经是全球最大,美国是800万吨,可以肯定中国的醇苯表观消费很快会超过1800万吨达到两千万吨级别,下游产品自身消耗能力的提升,整个国家层面的出口拉动,将是未来需求提升的关键。从醇苯产业链看到,醇苯可以做多少东西,最大的一块一定是做苯乙烯,苯乙烯今年盈利水平不错,产业链中有SEBS、不饱和聚酯树脂、SBL、造纸的丁苯胶乳,做鞋的SBR、ABS大概600万吨的体量、PX大概有500万吨、EPS、苯酚、氯化苯、苯胺等。苯胺是万华的原料,百分之四十几的苯胺是做MDI用的,所以万华自己去买醇苯,做苯胺,做MDI,占了整个中国MDI的供应量的50%,占了全世界的25%,是百万吨级的规模。

影响化工市场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依赖度、产能、需求、金融市场、垄断经济,但最大的因素是政策。1995年以前我国化工产业的体量连现在的1/10都不到,碳酸钙都需要进口,天胶期货1993年上市时只有15家化工上市公司,外企在1995年左右才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1996到2005年这十年是外企在中国发展最快最舒服的十年,也是最迅速发展的十年。2005年PE/PP期货上市,这个期间化工上市公司达到了1119家,2006年到2016年这十年,煤化工从刚刚起步到对中国化工领域的贡献达到千亿级别,十年前外企牢牢把控着中高端的市场,在中国市场获取丰厚的利润,今天在中国的外企正面临着生死困境。十年来在中国的台企和港企减少了80%,它们是低端制造的创始人,所以会大批倒闭也很正常,台资曾经在2007年空前达到60万家,现在只剩了不到10万家,将来台资在大陆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港资的话,由于管理水平低下,同时制造水平更加低下,将来看到的会是全军覆没的场面。

中国最近十年建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化工产业链,化工民企崛起,世界级化工企业涌现,十年内上市公司达到了315家,形成了全球最完善的化工产业集群,能生产几乎全系列的化工产品。这是对先进技术最敏感的领域,产品的淘汰率非常高,这是最市场化的领域,央企、国企、民企、外企同台竞技,市场竞争激烈,这是市场价格波动最大的领域,化工品的品种多达百万种。

但是基础化学品中上游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白热化,洗牌在加速,比如说化肥。中国只有一个产业是世界级的,技术管理生产水平包括品质不输给世界任何国家,那就是化肥,从5000家企业到公社都有化肥厂到现在只有100多家,而且没有央企,都是民企和国企,这形成了一种超级竞争,正是因为残酷的市场竞争,造成我们化肥的科研水平、技术水平、生产水平是世界上最强的。专用化学品下游严重缺乏技术创新,是外企的天下。比如说涂料,排在前十位的涂料企业1到9都是外企,只有第十是国内的企业。

三、国际油价未来趋势的展望

十年后我们将走向哪里?来看原油供需的格局,什么因素会导致对原油的需求下降?

第一,技术革命

第二,新能源

第三,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导致整体需求下滑,新能源替代中,页岩气目前是最热的,2008年美国开发页岩气带来了一次实实在在的能源革命,使得美国能源依存度降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并在2011年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国际能源市场也因为美国页岩油的大量开采而重新定位。美国60%的原油出口到加拿大,因为加拿大要用美国的页岩油作为油砂或者合成油的稀释剂,接下来就是中国,中国今年前五个月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是去年同期的十倍。我们跟美国做原油交易双方都有利,因为中国贸易逆差太大了,原油进口能够平衡贸易逆差,双方之间因为获取了平衡利益,所以从美国进口的天然气和原油的量明年还会增加。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节选自杨向宏在兴证期货&领金智库联合举办的《固定收益市场如何运用原油期货》中发表的精彩观点整理而成。获取全文请在下方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如若转载请直接在下方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