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逐利天性下的投机与贪婪 | 鸿学员优秀作业

资本逐利天性下的投机与贪婪 | 鸿学员优秀作业
2017年10月28日 11:20 宋鸿兵

学员优秀作业

本期话题:

最近日本神钢数据造假的丑闻,现在闹的沸沸扬扬,日本制造业的神话已经破灭。我们需要考虑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日本制造业现在出现的种种问题,究竟是个别现象还是一种总的趋势?如果是一种总的趋势,应该怎么来分析和判别?为什么日本会出现制造业整体式微这样一种新趋势呢?希望大家从结构上进行分析。

本篇内容为鸿学院微课堂优秀作业,仅代表作者观点。

资本逐利天性下的投机与贪婪

■ 文 | 莫忘初衷

资本永远是逐利的,更准确地说,资本背后的人性是永远逐利的!在经济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体系之下,由于投资回报率之差,使不同地区之间的回报产生利差导致资本本能的流向高回报率的区域,从而形成了一个货币的环流体系——美元货币环流体系。

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企业销售业绩大幅跳水,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各个企业第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压缩内部开支:大规模裁员,降低运营成本、财务成本。重新储蓄并积累真正的财富,再用所积累的资本投资于企业提高技术、扩大盈利,从而提高生产率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财富,进而使社会经济重新释放活力。

然而各企业并未取得技术提高,却迎来了美联储的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大量的注入美元,使市场的流动性严重过剩,导致资产价格上涨所产生的利润率远高于经营企业的利润率,并且提升企业生产率获得利润最大化所需的时间成本、风险、效率也远远高于在资本市场中的投机运作。这种差距越大,资金就越不会流入实业,而只会追逐资产升值,在更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倒抽实业的资金去疯狂爆炒资产。

90年代的IT革命,带来的生产率大幅提升,与近年来美国生产率的改善有本质区别:IT革命是由于技术创新所引发的,是由大量的资本性支出与生产率提升相互激发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而后者是裁员增效和债务膨胀的结果,在裁员增效的潜能耗尽后将导致资本性支出的萎缩。

此时,企业账上的现金再多,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再充足,钱也不会自动流向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只会流向利润高的资本市场。无论什么时代,也不管哪种行业,资本性支出都决定了资产的寿命和效益。资本存在着折旧,随着时间推移而效益递减。资本性支出的最佳选择就是不断创造新的优良资产,越是年轻的资产创造财富的能力就越强;其次还要投资维护不断老化的资产,使之效益递减的速度放慢。如果停止资本性支出,或者支出严重不足,其结果就是新资产的创造不足,而老旧资产的折旧损失不断逼近甚至超过其带来的效益,那么企业利润最终的衰弱就是逻辑上的必然。

所以最近日本制造业出现的种种问题正是由于资本逐利的天性下投机与贪婪的病毒快速滋生,使各个企业缺乏资本性支出所导致企业资产“老龄化”的问题,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整体的趋势。

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就是由于处于货币上游的美国,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挽救自己的金融体系,大量向市场注入美元,在投资回报利差的货币环流体系之下大量廉价的美元流向了各个国家,各个国家有意无意的为了稳定汇率大量增发本币,而本币超发的结果导致了资产再通胀,从而在资产领域中吸纳了大量资金包括本应投入到实体制造业的资本,最后资产通胀将导致资产泡沫,当泡沫破裂必然带来经济危机!

那么,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人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由债务驱动型经济模式终究是不可持续的;唯由储蓄积累起真正的财富,然后这些真金白银的资本被用于投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实实在在的财富,社会经济才会进步,这才是良性的经济增长模式。

此外,还应建立一个稳定且合理的货币度量衡标准。没有稳定的货币度量衡,就不会有均衡发展的经济,就不会有合理分配的市场资源,就必然造成社会的贫富分化,就注定会使社会财富逐渐向资本市场集中,和谐社会也就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