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空间将持续受到货币政策挤压

商业银行操作空间将持续受到货币政策挤压
2017年08月20日 13:50 四维金融

月新增社会融资1.22万亿,同比多增7415亿,金融机构贷款增加8255亿,同比多增3619亿,与此同时,M2增速由6月的9.4%继续降至9.2%。

货币m2是商业银行创造的,是商业银行在基础货币的基础上通过信贷和发行债券,在市场上形成多倍的创造最终形成存款,统计为m2。

从央行披露的数据里得知,基础货币由6月底余额303771.57亿,较去年底减少3048亿元,而7曰份基础货币减少到299098.02亿,基础货币的收缩程度比m2还要大。而基础货币由银行的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组成,流通中的现金变动不大,那么变动最大的是银行的准备金,而银行的准备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法定准备金,一部分是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今年没有变化,那么收缩最厉害的是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率也是一路下滑,2003-2008 年平均超额准备金率在 3.5%左右,之后进一步下行,目前超额准备金率在 1.5%左右,7月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 1.4%。

关于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下降,央行在今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进行了专题解释,央行认为下降的原因是,一是现代支付技术的提高,二是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多样化,三是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提高,四是央行创造了mlf、slf等流通性工具等。央行还指出,“这种下降并不意味着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和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商业银行通过基础货币创造货币存款的能力被称为货币乘数,央行的数据显示,7月货币乘数为5.37,比 3 月末高 0.08。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基础货币和超额准备金率下行的同时,货币乘数是一路上行,到今年7月已经增加到了极限。

所谓货币乘数是在基础货币的基础上通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发行债券等数次存款贷款产生数倍于基础货币的存款,从而最终形成货币存款。

所以货币乘数接近极限,则意味着商业银行通过基础货币创造货币存款的能力已经到了极限,与此同时我们看基础货币却一直在减少,这意味着未来的流动性创造能力是极为有限的。

而基础货币的收缩,除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充分利用之外,还有就是央行的基础货币释放也非常克制,目前就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贷款补充流动性,但是这些工具不仅仅有成本,还必须到期归还。

只有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才可能为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所以今年银行业内部人士一直呼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一年多未有调整,央行一直不为所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专题解释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行的原因,这很可能意味着,央行仍然不打算短期内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以上几个货币指标的变化趋势意味着,在人民币汇率市场波动较大,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商业银行通过表外理财刚性兑付威胁金融安全,以及不良资产压力加大,而外汇占款持续萎缩的情况下,央行仍然将把流动性的主动权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mpa考核等等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以及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精准的控制。

未来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经营将更加依赖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贷款,利率的波动将可能更加剧烈,商业银行的操作空间将再次受到挤压。

【四维环球金融智库】(ID:swgdhgzk)

   "四维环球金融智库(swgdhgzk)”专注于精品原创文章,如您喜欢,请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四维是由业内金融专家、资深财经编辑记者组成的一个咨询顾问机构,业已形成宏观经济咨询、金融机构咨询等业务体系。如有需求请联系我们:swhgjrzk@126.com或微信留言(微信账号:duolanwurita),广告发布、业务合作咨询短信联系:18500403026。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