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做了这事,等同近六年首次加息!股市房市要注意

央行做了这事,等同近六年首次加息!股市房市要注意
2017年01月25日 16:25 新浪财经
关注新浪财经,把套牢你的股票代码回复给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哦!

来源:一财网

1月24日下午,央行宣布开展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3.1%,较上次操作提高10BP。这是MLF操作历史上首次上调利率,也是政策利率近六年来首次上调,其意义等同于加息。

中金固收团队认为,此次加息主要是PPI上涨引发货币当局对通胀压力的担心以及年底年初信贷投放过快,货币当局希望释放一些收紧信号来对信贷增速和金融杠杆进行调控有关。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完成,存贷款基准利率限制取消,MLF操作利率逐渐成为政策目标利率。

24日,债市再次暴跌,国债期货尾盘跳水,10年主力T1706收盘收跌0.82%,创2016年12月19日以来最大跌幅;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大幅上行,10年期国债和国开收益率均创逾1个月新高。新一轮债券熊市或将开启。

MLF利率首次上调

1月24日下午,央行官方微博发布,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结合近期MLF到期情况,人民银行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BP。

此次上调是MLF操作历史上的首次上调利率。

从MLF操作利率的历史调整情况来看,2016年1月19日,央行将3个月和1年期利率下调至2.75%、3.25%,1月21日将6个月期下调至3%,2月19日再次将6个月和1年期分别下调至2.85%、3%。此后,利率保持不变,直至2017年1月24日。

这也等同于自2011年7月以来央行首次“加息”。

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共上调5次,每次上调25个基点。2010年10月20日、2010年12月26日、2011年2月9日、2011年4月6日、2011年7月7日分别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2.50%、2.75%、3.00%、3.25%、3.50%。此后,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准利率进入下行通道,直至2016年10月24日最后一次降息。

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MLF操作利率上调有四大原因:第一,经济复苏迎暖春,为政策上调提供条件;第二,短期利率保持高位,政策利率顺势上升;第三,去杠杆和控制地产泡沫有必要引导利率适当上行;第四,美联储鹰派依旧,中美利差面临挑战。

中金固收团队认为,这次MLF利率的提升并不是针对美国加息和人民币汇率,而可能与PPI上涨引发货币当局对通胀压力的担心以及年底年初信贷投放过快,货币当局希望释放一些收紧信号来对信贷增速和金融杠杆进行调控有关。

去年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8%,预期 6.7%,前值 6.7%,全年实现增长6.7%。去年12月PPI同比增长5.5%,大幅高于预期4.6%与前值3.3%。

上周五,央行表示,通过创新工具临时流动性便利(TLF)向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流动性支持,期限为28天。当时市场解读为,央行不能降准是因为向市场传递宽松信号过于明显,利用这种创新工具实际是一种“定向+定期”的降准。

国泰君安固收分析师覃汉团队表示,此次一年期MLF利率上调,可以被视为“加价”对冲,为了使TLF不被解读为释放货币宽松信号。

近年,资金面越来越依靠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在机构负债端整体脆弱的背景下,适当的定向、定时降准可平抑季节性波动;同时上调中长期资金利率,并不会直接冲击短期资金面,这也就是部分市场投资者预期的“降准+加息”组合。

光大固收团队分析认为,小幅提高MLF利率有助于缓解28天TLF使市场产生的宽松预期。事实上,在TLF之后,市场并不缺钱。

MLF成为新“流动性闸门”

 

明明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完成,存贷款基准利率限制取消,其作为政策基准利率的作用减弱,未来需要找到新的政策基准利率,MLF操作利率正逐渐成为政策目标利率。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周小川行长的2017年新年致辞中,都明确提及“要调节好货币闸门”这点。

市场认为,所谓“流动性闸门”或许不该过分寄望于传统的加息、降准这类货币政策工具。

明明认为,过去中长期利率基准以存贷款利率为标尺,但在存贷款利率放开之后,对于中长期利率是缺失政策基准的,因此需要重新确立一个新的政策利率作为基准。

从政策利率的“三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来看,1年期MLF操作利率符合几方面要求。在1年期目标利率明确的条件下,央行会进一步通过量价分离、缩短放长等非典型紧缩货币政策操作,增加中长期MLF操作的规模来加强对中长期利率引导。

光大固收团队预计,今后其余期限的MLF利率也会“随行就市”地提高。

 

 

中金固收研究表示,今年央行存在提高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可能性,主要是基于美国加息、中国通胀压力上升以及调控金融杠杆等众多因素的考虑。

明明称,把控好“流动性闸门”意味着供给到市场的流动性不能过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短期操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货币政策在新的环境和压力下,仍将以量价配合的策略,缩短久期控制“流动性闸门”,并以1年期MLF利率水平引导中长期利率走势。

在这一背景下,股市债市房市可要系好安全带咯!

一说债市:债券市场进入技术性熊市

对债市而言,政策利率近六年以来首次上调,加之考虑到去杠杆仍在路上,美联储渐进加息也是一致预期,债券市场不可避免的进入技术性熊市。

从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引导关系来看,在外部汇率求稳和内部去杠杆的环境要求下,当前的货币政策正通过加强1年期MLF利率基准作用的方式来调节货币闸门。考虑到此次上调MLF利率的结果,中信证券把10年期国债底部约束提升为3.1%,中枢提升到3.4-3.5%左右,并判断债市整体将呈现持续波动且振幅扩大的态势。这也符合我们对2017年债券市场“中枢上抬、波动加剧”的判断。

对于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九洲证券邓海清表示,央行大概率会上调,符合“货币市场隐性加息→MLF利率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的路径,即逐渐从隐性收紧到显性收紧,这将对债券市场造成长期的压力。

二说房市:抑制房地产泡沫

明明指出,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又出现走热迹象,一线城市房价再次出现上涨势头,结合去年12月份信贷数据仍然较多和房地产投资再创新高,货币政策有必要通过适当引导中长期利率上升,抑制房地产泡沫。

三说股市:去杠杆将影响股市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分析认为,MLF操作利率上行,一是怕你们乱想。前期临时降准又被部分乐观的市场人士理解为放水,那我就干脆形成事实上的‘加息+降准’对冲一下。二是怕你们乱来。1月信贷如果再3万亿,全年实体去杠杆的基调将破坏无余,于是就提升一下关于借贷成本的预期,警示一下。

此次“加息”带来的资金面的变化,也将对股市带来资金层面和心里层面的冲击。

2月份资金紧张或更加突出

春节后银行间市场将迎来2万亿资金到期洪峰,央行的态度仍决定着节后资金价格的走势。如今,央行6年来首次加息,节后资金势必压力重重。

据截至24日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货币市场将合计有高达18150亿元的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其中,逆回购到期量为16100亿元、MLF到期达2050亿元。此外,央行上周五宣布定向进行了“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虽未透露规模,但期限为28天,也将于2月份到期。市场人士预计,仅上述三项累计就或已超2万亿元。

与此同时,今年1月新增信贷有望刷新去年同期创下的投放历史纪录。去年1月新增信贷2.51万亿元,创单月信贷投放历史纪录,今年1月有望刷新这一纪录。就在央行6年来首次政策利率上调的同时,多位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信贷额度已经受限,没有继续放贷的空间了。

在房价与加班的竞速赛中,你跑赢了吗?点击阅读原文看究竟。

来源:一财网

本文编辑:钟艳蓉

『推荐阅读』: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跌落凡尘的银行业怎么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