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喊话贾跃亭:向我泼脏水没用,能解决问题才本事

周航喊话贾跃亭:向我泼脏水没用,能解决问题才本事
2017年04月18日 18:15 新浪财经

关注新浪财经微信号,把套牢你的股票代码回复给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哦!

来源:新浪综合

突发!上百名司机聚集易到上海办公处讨债

4月18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来到易到位于上海隆昌路的办公处,发现近百名易到司机已经聚集,要求易到能够完成提现承诺。

▲ 易到司机们拉起横幅,要求:“易到还我血汗钱。”

易到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网约车平台,在2010年成立于北京。2015年,乐视汽车拿下易到70%的股权,成为易到的控股股东。当时有公开报道称,易到仍然由创始人周航掌管运营。

▲ 易到司机们打开司机端的手机后台系统,齐齐向记者展示各自账户内的金额。

记者了解到,当天大部分司机的账户内均有一万到三万不等的金额,而司机们表示,自从两个月前就出现提现困难的情况,“常常是一开始显示提现成功,但过了十几分钟就会收到提现失败的提醒,钱都拿不出来。”

▲ 司机们自发来到易到上海办公处,希望能得到易到的明确答复,究竟何时才能正常提现。

几位司机告诉记者,自己的车子是租来的,每个月要交9000元租金,“易到一直扣着钱不发,我们下个月租金都很难凑齐,生意不好做了。”

▲ 一名司机与易到工作人员沟通,身后另一名正在等待的司机穿了一件印有“套路”二字的上衣。

“易到究竟是什么套路,我们都弄不明白。”司机们连连苦笑。

▲ 由于现场的司机人数众多,易到方面采取取号、叫号的方式,一对一进行协商处理。

昨天晚上,有些司机接到易到的客服电话,称如果司机承诺在31天内不进行提现操作,公司就会在31天后结清款项。

今天上午,部分司机自愿签署了付款通知单,登记个人信息及提现金额,而易到方面承诺“自签字之日起第31日结清款项”。

▲ 一位易到司机向记者出示他与易到客服之间的对话记录,当问及司机何时才能提现时,客服只能用“给您添麻烦了”、“抱歉”、“谢谢支持”等字眼回应。

而据多名司机反映,有客服曾表示:“在卸载了滴滴等专车软件之后,就能成功提现了。”

▲ 一面锦旗挂在易到上海办公处的一楼墙壁上,在这个节骨眼上显得有些讽刺。

▲ 易到上海办公处的入口仍然公示着招聘信息,希望更多的司机车主加入。

昨晚真是热闹纷呈,网约车又掀起骇浪!先是易到创始人周航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发文爆料乐视“挪用”13亿资金祸及易到,紧接着吃瓜群众就搬着小板凳围观乐视会如何反击,乐视果然不负众望,言辞激烈,反驳称周航纯属诽谤,上演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群众们围观完就洗洗睡了,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周航又送来大惊喜,其言辞恳切,表示清者自清,向自己泼脏水解决不了问题。不得不说实在是精彩绝伦,对这场撕逼大战网友们都直呼过瘾。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好好捋一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吧。

周航首击:乐视挪用13亿导致易到资金问题

4月17日晚,据雷帝触网发布周航对近期易到相关问题的声明,周航表示,据其所知,易到当前确实存在着资金问题,而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

周航称,很遗憾由于乐视众所周知的原因,也不可避免的殃及了易到本身。对于近期易到出现的所有问题,他和创始团队都很关切和忧虑。

他提到,易到所面临的并非简单的债权债务纠纷,而是可能会引发妨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因此,我作为易到用车的创始人,代表易到的初创团队以及所有用户,强烈呼吁现在的实际控制人——乐视和贾跃亭先生,能够优先站在社会责任的角度,妥善处理好易到的问题。”

同时,周航称易到的资金问题并非像外界一些传言那般危言耸听,希望外界能够理性客观的关注,也能给予乐视团队一些时间,支持他们去妥善解决这次危机。

周航表示,期待乐视团队能够清晰看待当下的危机,接受外界合作伙伴已经提出的建设性方案,迅速、彻底地解决好易到面临的现实问题;相信乐视最终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以下为周航声明全文:

周航对近期易到相关问题的声明

上周以来,关于我本人和易到的各种消息被议论纷纷,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会,也为了易到的未来能够更好。我觉得有必要在此说明一下情况。

2015年10月以来,乐视启动了对易到的并购式投资,易到的董事会也进行了相应的改组。乐视相继派出何毅出任董事长、彭钢出任易到总裁。并在2016年6月完成了对易到及相关公司法人的变更。

回顾这段历程,从2016年2月起,本人及原易到管理团队,一直积极配合并全力支持以彭钢为首的乐视派驻新管理团队在易到的工作,帮助他们尽快融入,过渡和完成工作交接。在此期间,我们曾一度很高兴的看到新管理团队在投入、能力上的积极表现。

也正因此,在完成易到的法人变更后,在希望平稳过渡、不引起外界误解的考量之下,我本人逐步平稳地退出了易到的实际管理层角色。

众所周知,易到是网约车(专车)的开创者,七年以来,凭借着行业开创者的先发优势、更懂场景需求的服务品质,在高端用户群体中一直保有良好的口碑,沉淀出一大批优质的忠实用户,这也是易到最大的价值所在。

网约车新政之后,市场经历过疯狂补贴大战后,又重新回归到理性和以服务为核心的新阶段。

这对于一贯以品质为坚持的易到,本是重大的利好消息,易到也理应抓住这一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

但很遗憾由于乐视众所周知的原因,也不可避免的殃及了易到本身。对于近期易到出现的所有问题,我和创始团队都很关切和忧虑。

据我所知,易到当前确实存在着资金问题。而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

易到所面临的并非简单的债权债务纠纷,而是可能会引发妨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社会稳定问题的主体责任首先应该是企业,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将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

因此,我作为易到用车的创始人,代表易到的初创团队以及所有用户,强烈呼吁现在的实际控制人——乐视和贾跃亭先生,能够优先站在社会责任的角度,妥善处理好易到的问题。

据我了解,易到的资金问题并非像外界一些传言那般危言耸听。对于这件事,诚恳希望心系易到的朋友们能够理性客观的关注,同时也能给予乐视团队一些时间,支持他们去妥善解决这次危机。

事实上基于对出行行业前景的判断,以及易到在市场多年的积累和良好的用户口碑,一直有机构有信心、有意愿、有诚意投资易到。司机的劳动所得和用户的平台充值,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也是企业的责任。

期待乐视团队能够清晰看待当下的危机,接受外界合作伙伴已经提出的建设性方案,迅速、彻底地解决好易到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也相信乐视最终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我作为易到的创始人,虽已淡出易到的管理层,但仍心系易到、祝福易到,希望易到一切都好。我也会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帮助易到重回正轨,迎来更健康的发展。

周航

2017年4月17日

乐视反击:纯属诽谤,现代版农夫与蛇

易到与乐视生态官微称,关于周航今日诽谤乐视挪用易到13亿资金等各项事宜,今晚易到和乐视控股将联合发布严正声明。官微并对该条微博设置了不可评论。

 微博原文如下:

农夫与蛇现代版!!!

关于周航今日诽谤乐视挪用易到13亿资金等各项事宜,今晚易到和乐视控股将联合发布严正声明。

易到与乐视控股就周航恶意诽谤的联合声明

1、今日周航在声明中指称,“易到当前确实存在资金问题,而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

在此,易到与乐视控股严正声明:乐视从未挪用过包括用户充值在内的易到任何资金,而且已投入近40亿元资金及大量生态资源,支持易到发展。

周航所说的“挪用13亿”,事实上是2016年11月,在易到单独贷款困难的情况下,乐视控股以名下乐视大厦作为抵押物,以乐视汽车生态内的易到为主体取得的一笔14亿联合贷款中的一部分。当时双方已明确约定,该笔资金用于包括易到在内的乐视汽车生态的日常经营资金周转,其中,1亿用于易到,13亿用于乐视汽车生态。

对此,周航本人不仅知情,也在相关的董事会文件上签字确认,并且易到与乐视控股也已经签订了相关协议。但是,目前仍为易到二股东及CEO的周航,此时却污蔑乐视控股为“挪用”,并且恶意误导易到资金问题是由所谓“挪用13亿”引起,用心险恶,该等不实言论严重侵害了易到及乐视的名誉权,已涉嫌诽谤。

2、网约车是一个资金高投入、高消耗的产业,2015年10月,乐视战略投资易到,当时正是易到和周航最困难的时候,乐视此举可谓雪中送炭,解救易到、周航于危难。当下,易到确实面临一些资金困难,乐视作为大股东一直在积极帮助易到融资渡过难关,已经与战略合作伙伴拿出解决易到问题的方案,并已启动易到的上市融资进程。

然而,身为易到创始人、CEO的周航,却在此时抛出声明,反刺一刀,打着维护用户利益的旗号,实则在司机和乘客端制造恐慌,引发挤兑,误导公众,试图制造群体性事件,影响公司正常运营,企图从中牟利。此举堪称农夫与蛇的现代版,令人愤慨。

3、周航在声明中称其本人已退出了易到的实际管理层角色,但其实截至本月依然在易到领取CEO的工资、并报销相关费用,公然撒谎、毫无诚信,严重违反了忠实勤勉义务。易到即将召开董事会,讨论对于周航的处理,并就上述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

4、易到始终将司机、乘客的利益放在首位。乐视控股作为易到的大股东,会鼎力支持易到业务发展,确保易到资金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竭尽全力保障司机及乘客利益。

易到(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2017年4月17日

周航回应:清者自清,泼脏水没用

4月18日1时24分,周航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回应:“如果,向我泼脏水能解决司机提现问题,能协调好充值用户打不到车的问题,那好,可以尽管泼多点。”周航称,清者自清,乐视在把脏水泼向自己时,能够真正意识到并直面易道的困境和问题,期盼真正去解决司机和用户的诉求。

周航朋友圈截图 来源:网络

“我只是希望你(或指贾跃亭)在将脏水泼向我的同时,能够真正意识到并直面易到此刻的困境和问题,期盼你们(或指乐视、易到)能够真正去解决司机和用户的诉求。这样,今天我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这就足够了。”周航在这则消息中自称,他并不在乎泼向他的脏水,清者自清。

   

司机乘客怎么说?

4月15日到4月17日,成都商报记者在注册易到用车后,连续三日多次使用易到打车。但每次都是无应答状态,没有相应司机接单。为何这么大的一个专车平台却打不到车?

易到的一名专车司机赵师傅告诉记者:“能打到车才怪。易到目前在接单的司机非常少,因为现在易到提现困难,司机们都担心最后拿不到钱,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接单。”赵师傅表示,自己去年5月左右开始跑易到,去年春节前后就感觉提现有点儿困难了,但因为之前没怎么跑,也没在意。到了今年3月又试着跑了一下,结果跑了几周发现提现很困难,自己只提到过一次,感觉全是靠运气。“现在我易到账号里还有两千多元没提出来,不提现自己根本不敢跑了。”

另一名易到专车司机熊师傅则表示,“虽然易到一再强调,提现时间是工作日的上午10点到下午三点,但自己每次准时进去仍然提不到,感觉就跟抢红包一样,偶尔会有司机能提出来”。熊师傅称目前自己也还有一千多元没提出来。

除了司机受到影响,之前与易到合作的一些成都汽车租赁公司目前也没接到佣金。据一家租赁公司的负责人王女士介绍,“去年我们只拿到过两次分成,目前易到已经拖欠我们佣金近10万,一直找他们,也不理。”

据了解,除了司机、租赁公司,一些之前参与了易到高额充值返现活动的用户目前也颇为尴尬,账户里大量使用余额,却叫不到车、没法使用,也找不到资金退还通道。但记者注意到,虽然不好叫车,但易到目前仍在自己的APP和官微上大量推广“充值返现80%”的活动。

专家深度剖析

周航与乐视的恩怨情仇

1

2015年10月20日,在乐视以70亿美元、占据70%股权入股易到用车时,有人笑问易到用车创始人兼CEO周航——“乐视的钱你都敢拿?”

周航其实不太敢,所以在2015年初,他做了最后一搏——与海尔产业金融成立合资公司“海易出行”。由海尔提供资金、易到提供运营资源,目标“突破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的发展瓶颈,实现盈利模式、业务模式和融资模式的创新”,期望在2017年达到80亿元的资产规模。

遗憾的是,80亿的梦想尚未见踪影,寄托周航厚望的“海易出行”直接变为易到竞争对手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品牌的车辆提供方。

“海易出行”的折戟对周航而言,并不仅仅是一次战略合作的失败。

那时,滴滴Uber之间的价格战已然白热化,滴滴专车在用户覆盖率及订单占比方面均以八成的份额保持绝对优势,且呈现持续增长的特征。2015年,由于“近乎惨烈”的价格战,滴滴、Uber、神州专车均跑马圈地地跻身网约车(专车)第一家易到之前。

这样的困局下,周航幡然醒悟资本的重要、价格战的残酷。

2014年,红杉资本周逵与周航密谈三小时未果,2015年,在投资人携程的介绍下,周航拜访国内外数家顶级投资机构,然而此时行业已经陷入红海,滴滴、Uber融资时均提前与投资方签署排他协议,优质资本向周航与易到关闭了大门。

折价上市可行吗?也不行。

由于易到此前曾分别在2011年8月、2013年4月和2014年9月接受了高通Qualcomm Ventures、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投资,因而需要在国内上市前拆除VIE架构。但拆除VIE架构并非易事,拆除过程包含对海外机构投资者股份的赎回、 VIE 相关协议的解除、股权结构的调整,以及境外主体的注销等操作,不仅如此,拆VIE过程中还涉及定价、工商、外汇、税收等多个监管程序。

2015年7月4日,周航转发支持一条关于“拆V回A大势不会被逆转”的微博。

资金链越发缩紧,周航只剩乐视与贾跃亭这最后的选择。当时,他尚且不知这张牌背后的旋涡是什么。

2

7亿美元,占股70%,乐视成为易到控股股东,周航的出局与易到的结局在这一瞬间或许已经注定。

包括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在内的乐视团队,调动全部公关力量高调宣传纳入易到用车的全新生态,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周航与易到团队不发一言。

如果乐视真的是将解决易到于水火之中的救星,易到团队欢欣鼓舞略夸张、死气沉沉也不该。除非这次融资属于周航与易到的断臂求生——即使活着,也不值得庆贺。

据雷锋网了解,乐视收购易到70%股权时,以周航为代表的创始人团队与乐视方面签订对赌协议。协议其中一条是,乐视投资后的一段具体时限内,若易到的营收与市场份额达到一定规模,乐视会购入创始人所持的易到股份,创始人正式退出。

有了乐视生态加持的易到用车,的确发展迅猛。在乐视入主之后的五个月,相关媒体在报道易到成绩时,用的词汇主要是“翻天覆地”“绝地反击”“起死复生”“逆袭”…2016年4月,易到每日订单已超过60万,冲返活动累计充值23亿元人民币,换句话说,乐视入股的7亿美元,有近一半用于补贴。

据原网约车行业人士对雷锋网表示,当初乐视控股易到之后,只付了30%的收购款,支付包括旧股东退出等需求。而剩下的70%尾款对应当时公司股价,据雷锋网了解到的一种说法是,剩余的没有交付现金的款项,被用来购置乐视手机、乐视电视等其他乐视硬件设备,在乐视与易到之间的“生态化反”合作中运作,所以最后是乐视用自己的钱、清理自己的硬件库存,易到压根儿没得到多少。

一方面是管理层需要平稳过渡,另一方面是收购资金尾款迟迟没有到账,周航离职的消息也一直在求证与辟谣之间传播着。

3

但乐视不会等他。

2016年6月27日,易到用车运营主体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正式由周航变更为彭钢,乐视控股副总裁、乐视车联网公司CEO何毅变更为董事长,投资人由7人增加为8人,新增投资人为吴孟,担任乐视网、乐视致新高管,同时还是乐视汽车法定发表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2013年、2014年合计以5300万美元入股易到的携程,在本轮退出。

易到与携程有过密切合作,比如在携程各个环节接入易到用车服务,易到司机可以直接获得其他司机艳羡的大额机场订单。但可惜的是,携程的流量优势显然不如腾讯与阿里,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在价格战方面的建议,也未能得到周航的采纳。

2013年,梁建章建议周航将专车价格压到最低,周航以“不符合经济学规律”为由拒绝了。然而时至今日,“如果能够回到过去,我会听取他的建议。”

可惜创业路上,时间成本最是昂贵,转眼到了2014年,Uber进入中国市场,引发中国网约车行业补贴最惨烈的时期,在这一分水岭,周航因为自己的情怀与执拗,彻底从行业第一梯队跌落下来。

没有了巨额资本的加持,易到彻底丧失参与核心战场的权利。2014年,作为网约车(专车)行业第一家的易到用车,急剧跌落。

4

丧失了领先的市场地位、不再获得资本的青睐,在易到资金短缺之时,乐视7亿入股说是“救命钱”并不为过。周航自己将当时的时间节点称为“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可以说,没有当时乐视的收购,就没有今天周航退出的机会。

但是,在商言商,入股控股之后的乐视团队做得如何,还是要看具体战略。

为优势互补、填充易到在大胆激进方面的欠缺,乐视派驻彭钢进入到担任总裁。彭钢其人,乐视控股前CMO,易到用车总裁,乐意互联CEO。深谙乐视打法,作风强硬,颇受贾跃亭信任。

但他也有自身的问题——其一,喜欢掌控、喜欢事必躬亲。前易到员工对雷锋网表示,小的一份公关通稿,彭钢都要过目审阅。其二,彭钢能力强悍,但并不具备专门负责纯互联网项目的实战经验。一方面热衷集权、一方面又并非全才,易到团队适应配合得很是吃力。

一方面,公司创始人兼CEO逐渐在对赌条约之下淡出管理层,一方面,公司团队艰难而吃力地适应着新的基因与风格。易到用车整体从内而外开始出现缝隙。如果这次营销战打得漂亮且持久,那这些代价算值得,然而,周航这次选择的靠山并不足够牢靠。

为配合乐视激进的营销模式,一向不推崇各式补贴的周航也在微博上做起买100送100、充值化反的宣传。2016年6月21日,易到日完成订单数为108.83万单,每天有效订单数为271万单以上,每单价格平均为58元。

伴随订单量增加的,还有周航微博下的网友评论,或者准确地说,是网友批评“难打车”“服务差”“退款难”…加持在易到身上的,除了乐视生态资源,还有主动网友消费者对乐视模式的质疑。

5

乐视挪移乾坤的做账功夫并非浪得虚名。

子业务之间资金的互相腾挪,是乐视公开的操作手法。2014年贾跃亭滞留海外之时,乐视网前景不明,于是张昭放弃将乐视影业单独上市的想法,宣布注入乐视网,稳定乐视网股价。然后就在昨日,乐视网宣布停牌,拟调整收购乐视影业方案,以期稳定乐视网股价。

2017年1月13日,融创通过旗下公司收购乐视网8.61%股权,代价为60.4亿元;乐视影业15% 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0.5亿元;增资以及收购乐视致新33.5% 股权,代价为79.5亿元,总代价为150.4亿元。贾跃亭通过减持乐视网、乐视影业、电视致新等核心业务,将资金继续投入到耗钱严重的汽车、易到等业务中。

除此之外,据雷锋网了解,去年乐视体育融资80亿元,不到一年挥霍一空,其中近30亿是被投入乐视网;勉强实现盈利的乐视影业也被迫供给乐视网,仅留部分维持日常运营。

自2010年上市以来,乐视网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方式,融资过百亿。而乐视网对外投资活动已流出148.32亿元资金,用于设立子公司、并购基金、收购股权等事宜上。大举对外投资,使得乐视网资金链紧绷。稍有纰漏,满盘皆输。

一方面放血扩充子业务,一方面靠子业务搭建生态,讲出一个更饱满的资本故事。乐视的这套商业运作逻辑一直饱受诟病,有人夸张地称其为中国版庞氏骗局,也有人表示此模式属国内首例,没有必要一味唱衰。

4月17日,周航将这个人人皆知、但无人说透的操作逻辑公开挑明。当然,同时也使得原本周航易到与乐视之间互相合作的关系,彻底撕裂为周航与乐视易到之间敌对的关系。

一路被资本裹挟着搏斗、低头、承认失败、重新开始的周航,选择投入投资机构当中。而一路玩弄资本游戏于股掌之中的乐视,这次却13亿元的资本运作深陷被动。跌宕起伏,却又逃不过商业规律。

来源:上观新闻(shobserver)

本文编辑:钟艳蓉

推荐阅读:

女高管投向“友商”怀抱,搜狐张朝阳怒了,你赔我5000万!

终于有人说真话了:房价上涨完全是货币现象,不控货币只能扬汤止沸!

一季度GDP增长6.9%!为啥你的收入没增长?

版权说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联系:liangbin@staff.sina.com.cn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