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市值突破5500亿!但斌喊话一万年也看不到它崩盘

茅台市值突破5500亿!但斌喊话一万年也看不到它崩盘
2017年05月21日 12:55 新浪财经

关注新浪财经微信号,把套牢你的股票代码回复给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哦!

来源:综合自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斌持续发表看好茅台的言论,昨日他在微博上表示,除非中国的白酒文化衰落了,只要赤水河的水还在流淌,否则你等一千年一万年也看不到茅台崩盘的时刻!茅台就算过了高速成长期,至少也会像可乐、帝亚吉欧,或者就像“高等级债券”一样吸引稳健的长期投资人。

此前他曾表示,贵州茅台按2018预估业绩25倍市盈率,年底500以上,不排除600以上概率;在没有大的经济危机的前提下,茅台给30倍估值是非常正常的。这还没考虑提价等因素,所以到年底600收市,一点不惊讶。

周五,A股继续窄幅震荡,盘中酿酒板块却继续逆市冲高,板块整体上涨1.44%。其中的绝对龙头贵州茅台更是涨逾2%,股价站上440元,市值达到了5527亿元。

从月线来看,贵州茅台已连涨8个月。年内涨幅也接近32%,而同期沪指跌0.41%。如果从2015年“股灾”最低点算起,贵州茅台最大涨幅已经超过165%,是名副其实的大牛股。

从市值上看,在2015年8月(股灾之后),该股市值不过2000亿出头,此后贵州茅台便开启“暴走”模式。2016年2月开始连涨6个月。2016年3月,该股一口气拉涨15%.23%,市值3120亿元。当年7月,该股股价突破300元,市值3945亿元。在同年8月、9月,小幅整理后,贵州茅台月线8连阳,并带动酿酒板块全线上攻。今年1月,贵州茅台突破4193亿元后,股价仍然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意思,股价从334元一路飙升至今天的440元。至此,贵州茅台市值超5500亿元。

应该说,贵州茅台超强表现是出乎多数投资者,甚至是研究机构意料的。翻看机构研报,不少机构明显低估了,其目标价从250元上调至300元,年前最乐观的招商证券也不过仅给出了400元的目标价。

贵州茅台究竟值多少钱?股价到哪里才是尽头?

统计发现,今年有23家机构发表了贵州茅台个股研究报告,其中东兴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均给出了“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此外还有国金证券、群益证券、申万宏源、中泰证券等19家机构给出了“买入”投资评级。

在最新研报中,招商证券对该股最为乐观,给出了500元的目标价,此外中泰证券也修正其目标价至480元。招商证券分析师杨勇胜认为,贵州茅台现金的累计、加速的报表、未竟的提价,都将成为其股价加速进击6000亿市值的助推器,因此杨勇胜上调2017-2018年EPS至17.05、22.46元,维持一年目标价500元,对应2018年报表业绩22倍,6000亿市值目标渐行渐近,并继续强烈推荐。

茅台连涨8个月市值破5500亿,仅是龙头股的溢价效应吗?

作为消费白马股的代表,茅台的股价似乎已经“上天”了,但在许多分析师看来,这只是A股龙头溢价效应的正常体现,毕竟茅台股价涨了这么多,动态PE也只有22.6倍。近期许多分析师将中美“漂亮50”进行对比,认为A股龙头公司会逐渐由折价走向溢价,这种观点也逐渐被市场认可。但仔细研究茅台的话,会发现缺货的隐患,可能也在侧面推升了股价。

大风向改变 龙头抱团成为趋势

虽然目前A股依然是小市值股票溢价,龙头股折价的市场环境,但投资风格已经从概念炒作转向龙头抱团。广发证券认为:目前A股消费白马的估值水平长期低于市场整体,相对市场依旧是低估状态。消费白马的估值仅为22.7倍,而A股非金融的估值高达31.6倍。 

从2016年起,消费龙头开始抱团。特别是以险资为代表的产业和金融资本深度介入二级市场以后,白马股得到了更多的资金配置。

A股龙头的估值远未达到泡沫化

在广发证券看来,目前A股消费白马的估值水平长期低于市场整体,相对市场依旧是低估状态。目前,消费白马的估值仅为22.7倍,而A股非金融的估值高达31.6倍。

美国“漂亮50”的估值水平则长期高于市场整体,在估值泡沫化的顶点,“漂亮50”的估值达到41倍,而同期的标普500的估值仅为14倍。

未来茅台还将缺货?

茅台生产工艺一年酿造四年贮存,共五年出厂。一般说来,每年出厂的茅台酒,只占四年前生产酒的75%-85%左右,存放过程中每年挥发约3%,其余留作以后勾酒用,有的则留存作为年份酒的基础用酒。

根据集团历年新闻稿中披露的茅台酒基酒数据,2012年茅台基酒3.36万吨, 同增11.9%,2013年同增14.44%,但2014年仅同增0.76%,2015年减产17%,意味着2019-2020年茅台供给紧张。

根据只计挥发的基酒产量(即*85%)减去四年后(第五年)的茅台酒销量,假设 2018-2010 年年均增量10%,则往年存酒仅支撑 2019-2020 年缺口,但考虑到调味酒和老酒留存,供给存在明显缺口。稀缺预期下必然导致囤货增多价格上涨。

来源:综合自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编辑:钟艳蓉

推荐阅读:

贵州茅台:到底是A股的一根脊梁,还是一根稻草?

收入多少?你就觉得幸福了?

中国人真的比日本人有钱吗?是房价太贵还是工资太低?

版权说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联系:wujian1@staff.sina.com.cn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