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今后一两年中国经济触底是大概率事件

刘世锦:今后一两年中国经济触底是大概率事件
2016年11月28日 14:40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董瑞强 11月26日,在第十二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暨2016年兰格钢铁网年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接近底部和真正触底不是一回事,但我以为,中国经济触底在今后一两年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是这一两年触底不会一次触成功,会有一个反复验证的过程。”

本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以“开创钢铁流通新模式、新秩序、高效率”为主题,重点聚焦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向,研究钢铁行业未来发展之路,探讨钢铁流通的高效模式。

刘世锦认为,经过6年多的经济回落,中国经济其实已经接近触底,需求、供给在未来都会走出底部,走出一条新的平台来,大L型走势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走势。如果我们转型比较顺利,将来也可以真正进入一个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状态。

“所以触底后是要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这个新的均衡点走出来后,会走出一个平的路来,这相对比较稳定。而且这个新的平台,一般稳定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按照日本的经验,稳了20年,咱们中国我估计20年不一定稳得到,由于前几年增速太高,相当多的增长潜力透支了,但是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是有可能的。”刘世锦说。

对于钢铁行业,刘世锦称,“未来中国钢铁行业有可能成为具有长期稳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因此,要达到这一目标,他坦言,一是必须继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钢铁行业发展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优胜劣汰,不搞拉郎配;二是加快产业升级,创新和绿色发展,钢铁产业仍将在国民经济大局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是刘世锦发言全文整理:

今天,我想从经济转型和新增长动能的角度给大家谈一点想法。

首先我想做一个大的判断,中国经济经过了6年多的回调以后,现在已经相当多的接近底部,所以大家不要太悲观。这是一个大的判断。当然了,我是想稍微说一点,怎么看形势?分析框架,你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

诸位经常看报纸电视看各位专家的评论,但是你仔细想想他们脑子里面都有模式和框架的,从国内来讲最近几年我认为有三种分析框架:

一种就是把我们过去六年多的回调看成是周期性的波动,什么意思?经济有高有低,但在同样一个平台上,用的方法就是美国一个很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大家都听过,是搞宏观经济的,用他那套办法。但这套面临的问题是说中国经济已回落6年多了,过去10%的增长现在7%都到不了,你还是周期性的波动吗?说不通。

第二种看法,中国离美国很远,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收入水平只是相当于美国的20%,所以中国发展潜力大的很,今后10年、20年我们还能够增长7、8%,但是大家现在看7%都撑不住了,你还8%,这不可能,不现实。

第三种方法,我本人最近一些年一直坚持的方法,是结构性转变。就是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一个中速增长,当然了,我知道我们现在这个标准提法还是叫做中高速增长,但是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我以为中高速增长就是最近几年由10%左右高速增长平台将来进入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这是一个转换期,最近几年一直处在这个转换期,这个转换期可以说是中高速增长,转换完了触底了,有新的增长平台出来了,它就是一个中速增长。

我说我们经济快触底,我想看两个底部三个指标,中国经济触底主要是高投资要触底,我们过去经济相当长的高速增长,需求侧来看主要是高投资的拉动,高投资在过去几年主要是三部分组成,第一是基础设施占比20-25%,房地产占比25-30%,制造业投资占比30%以上,这三项合计可以解释中国投资的85%左右,剩下15%就是其他服务业和农业等。

但是这个制造业的投资,又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所以我有一个通俗的说法,中国需求端要触底就是高投资要触底,高投资要触底就是刚才讲的三大需求: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

这三大需求我俗称“三只靴子”要落地。

目前来看,出口的靴子已经落地了,因为我们过去的出口增长速度都是20%、30%,这两年是负增长,本来我们期望今年能不能再不要负增长了,能不能正增长,现在来看已经不可能了,出口和国际大的环境是有关系,最近这些年国际上出现了过去很多年没有过的情况,就是贸易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个有一些人说是全球化在倒退,这个我们就不展开说了,这一点无论如何对中国的出口是有影响的。

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次要的因素。主要因素还是我们国内出口的产业各种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环境、土地这些成本在持续上升,我们的出口竞争力实际上是相对下降,这个变化其实也是完全符合规律的。出口这只靴子落地了,基础设施投资比重占整个投资最高的那个点是在2000年左右,最近这些年已经从最高点下来了,但波动比较大,为什么呢?因为基础设施投资是政府稳增长的主要工具,比如说经济不稳政府要出台稳增长的措施,基本上是搞基础设施建设,别的不是很管用。所以这只靴子基本上也落地了。

接下来就是房地产。房地产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2014年达到一个高点,以后开始回落,有不同的判断,有人认为这是一墙之隔周期性的波动,我们观点很清楚就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

为什么构成房地产投资70%的城镇股民住宅的历史需求峰值是1200-1300万套住房,就是这个峰值最高点已经出现了。我顺便说一下,这几年我搞研究的过程中非常强调一个因素,从整个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来讲,主要产品,所谓历史需求峰值都出现了,这个历史需求峰值什么概念,就是需求量最大的那个点,或者说增长速度最高的那个点相继出现了,出现以后就是朝下走,房地产也是如此。

最高点2014年已经出现了,出现以后分界线投资的最大量慢慢逐步走平,这是我们一个总的判断。事实上,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去年9月底当月投资的增速同比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但是今年一季度发生变化,异军突起。刚才讲的“三只靴子”来讲,就等房地产这只靴子落地,落地以后需求层高投资基本上触底了。我就不展开说了。

供给侧来讲,去产能要到位。三大需求朝下走,咱们这个供给侧主要是我们过去讲的重化工业,钢铁,石油、石化、建材等,它也要朝下走,但是走得慢了一点。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严重产能过剩。严重产能过剩带来两个最重要、最直接的一个变化,就是看两个指标。一个就是所谓工业品出厂价格,就是PPI,50多个月负增长,与此同时,包括钢铁行业,PPI价格下来了,盈利也就下来了。大面积的亏损,所以整个工业企业盈利增长速度从2014年8月份以后,持续一年多的时间是一个负增长,但是最近这个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九月份PPI已经经历了54个月的负增长,由负转正,工业企业利润,大部分工业企业的行业状况都是明显好转,整个企业的盈利水平也是由负转正,处在一个上升的态势。

钢铁行业大家都知道,价格涨了几轮,盈利状况明显好转。现在我知道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去产能有没有进展,我是觉的去产能还是取得了进展。政府采取了关停并转措施,也有一些支持性措施,企业更多的在调整,还有一个是预期,大家感觉到去产能以后,预期产生的作用也是相当大。

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讨论,我看到的一些数字,钢铁行业产能不低于12亿吨,但我们去年的产量八亿吨左右,出口1亿吨左右,国内是7亿吨,这样看过剩的幅度至少在30%以上,但是在若干年以前,我本人是研究过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政府在很多年以来制止重复建设,经常讲某某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太严重,最后实际一调查,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有一些所谓产能,比如有一条生产线很长时间不生产了,或者说没有竞争力的,是亏损的。

今天咱们来了这么多钢铁行业的领导、专家、我觉得咱们可以讨论一个问题,我就不知道钢铁行业有效产能到底是多少,但是市场已经作出了反应,价格往上涨,说明什么,说明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我觉得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市场的情况。

所以我想提两个概念:一是有效产能;二是更多关注市场信号。这样对于我们理解去产能到底到什么程度,可能更符合实际。

对钢铁行业来说,但是不限于钢铁,像煤炭、石油这些大宗商品价格,我个人的观点:相当长的一个底部,应该说已经出现了,已经走过去了。

据我所知,钢铁行业最好的企业,国企是宝钢,民企是沙钢,在座还有很多很好的企业,去年可能第四季度,相当一部分包括一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都有亏损,如果一个行业最好的企业主营业务都亏损,你说这个价格还能再低吗,不可能再低了。

所以总得来讲,大宗商品价格的最低点可能已经过去了。最近钢材价格涨的很猛,但是下一步回落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比去年这个低点还更低,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太大,最低点可能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这是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严重过剩产能的这些行业,利润明显的大幅回升,是因为PPI已经回升了。我看咱们一些媒体前一段时间报道三季度的经济形势,说三季度经济开始回升走稳,是因为咱们新增长动能已经调动了起来,中国新经济已开始发力了。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其实还是我们一些老经济,就你价格回升了,盈利好转了,整个工业的状况就好转了,其实就是这么回事,还是老经济,中国经济还是老经济,没有那么多的新经济,新经济还是很小的量,主要就是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企业好转了。

接近底部和真正触底不是一回事。但我以为,中国经济触底在今后一两年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是这一两年触底不会一次触成功,会有一个反复验证的过程。我们现在也讲,触底用了一个英文字母,叫做L型,前几年朝下走,现在拐弯,这个拐弯就是触底。触完底以后它走出一条新的平台来。

最近关于这个L型有好几种说法,我觉得需要澄清一下,有一种观点认为触底马上就得反弹,不少人是炒股票的认为触底就反弹,但是这个触底是增长平台的切换,是由10%的高速增长平台将来转向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所以无论V型还是U型都不会出现。有人说中国经济会不会还回到7、8%以上的高速增长,这个想法不要再有了,这个事中国不会再有了,你到非洲可能会有。这个平台是有一些小的波动,明年我估计是会出现的。

有人说进入L型这个平台以后,可能不是直的,不是一个横线而是一个斜坡慢慢往下走,我以为也不是这个样子。所以触底后是要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这个新的均衡点走出来后,会走出一个平的路来,这相对比较稳定。而且这个新的平台,一般稳定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按照日本的经验,稳了20年,咱们中国我估计20年不一定稳得到,由于前几年增速太高,相当多的增长潜力透支了,但是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是有可能的。

有人一说L型,马上打了一个悲观的印记,一些著名人士讲中国经济将长期处在L型低迷状态之下,他对L型就认为是一个很悲观的情况。L型,特别是下面边走出来之后是一个正常的情况,是一个好的情况,如果我们转型比较顺利的话,将来也可以真正进入一个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状态。我们讲新常态,这是经济转型转过来以后一个典型的新常态的状态。所以不要给他加上一个低迷等这种负面的标签。它是一个正面的、积极的一个状态。将来中速增长,能够保持住,能够搞好就很不容易了。

今后一两年将是中国经济触底的关键期,能不能触底刚才已经讲了,这一两年是大概率的事,如果我们这一两年真触不了底,中国经济真的就可能出大问题了。但是这一两年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也可能是超额的。像房地产,大家讨论比较多,泡沫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要素有趣的状况之下出现的高价位,这个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对转型升级,对创新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看咱们搞钢铁的同志,很多人也是搞过房地产的,我昨天在外地出差,见了一个企业家,他说正在搞环保方面的事,他也是自我表扬,说我这几年房子没有太多炒,因为我炒房子明显比这个赚钱,但我还是要搞一点实体经济,但如果能够赚钱的话,很多人感觉机会不用,是很可惜。但确实对于我们的实体和创新冲击很大的。

第二,金融风险。中央提了“三去”,其中去杠杆到目前来讲应该说是杠杆还是在上升。去库存,应该说取得一定的成果,去产能也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去杠杆现在还是在上升。金融风险很多的地方实际上还是问题比较多的。越到经济快触底的时候,越容易出问题。有一些过去可能撑得住,大家现在撑得住。怎么样把一些风险不释放也不行,但是还不能够守不住底线,不能出现全局性系统性的风险,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国际形势的变化,前一段时间英国的脱欧,英国脱欧,他脱不了,但是他还是脱了。美国特朗普认为他选不上总统,但是他选上了。包括一些知识们都在精英这个民调都说这个人选不上,到底出什么事,这个民调的方法是不是很科学的?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变化。有一些暗流涌动,有一些利益在市场变化下发生一些变化,可能我们关注不到。

有人讲所谓的黑天鹅,现在可能不是一个黑天鹅,不是一群黑天鹅,是在一个黑天鹅湖里面飞起来一群的黑天鹅,我不知道明年还能飞起几只黑天鹅,这个国际形势变化我们还需要关注。

政策导向也很重要,现在这个经济很可能还会再往下走,但是货币政策放松呼声很高的。我们有时候也想,货币政策放松对于我们炒股票的朋友是有好处的。但是实体经济货币再放松,房价还炒。货币水放的太多,将来要出大问题。我们触底很难平稳的触底。所以今后一两年触底的关键期,但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可能是超过以往的时期。与此同时,我还要讲的是最近两个意外冲击,一线城市房价保障,我不展开说了。

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需要关注:

一是正面积极的因素。

中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城市的分化。几个大都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特别是年轻人这样实际需求是在上升的,与此同时,有一些城市在相对的衰落,我不知道有没有来东北的同志,最近东北讨论比较多,东北经济低迷,其实是低迷的。但是这个放假怎么样,放假也不行。为什么?有钱的人能够买房子他就到海南买房子去了,有一些可能去北京买了,他不在当地买。这种实际的需求是推动放假上升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这是正常的。咱们现在有一些城市,搞的这个调控,他的是限制需求,但是这个需求最终是限制不住的。比如说一家只能买一个房子,然后夫妻两个要离婚,离婚以后可以买上两套房子,这个离婚到底是假的还是真的最后搞不清楚了。最近出了一些故事,这些都是限制需求,但是这个需求最终是限制不住,是中国经济包括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是体制性的因素。

我们这个城市土地财政的问题,相当多的财政作为卖地作为收入的重要来源,有一些是达到了三分之二,当地政府有卖地收入最大化的冲动,采取是最容易价格搞到的办法就是拍卖,因为房地产的资产价格,不是有很多例子吗?很多人睡了一晚上,说这个房价由5万变成6万,因为旁边有一块地拍卖了,拍卖了以后地板价突然涨了一万,所以区域整个房价全起来了。有时候我想这个赚钱很容易,自己睡了一晚上什么都不知道,已经是身价涨了多少万了。现在卖地收入越来越少,下一步应该是搞房地产税。

最近我谈了中国房地产税,这是势在必行,全世界都是这样。因为政府也让他有点财政收入来源,有点可持续比较规范的财政来源。三中全会也把这个大的方向置了。网上有有质问某某同志,我给你请教征收房地产税什么问题什么解决,70年已经把地费交过了,再征我的税,这个对吗?因为我只有一套房你还征我的税,我收入也不高。什么时候征这个税,怎么征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这是要做细致的工作,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你家有这么一套房,只要面积不是过大,它是会给豁免的。但是征税是要解决一个体制问题。

三是土地制度。

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城市里面政府独家供地,特别是农村集体用地包括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十八届三中全会说是要流转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流转起来。其实大家可以想想,北京房价这么高,如果小产权房经过政策处理该交的费交了,给予他合法的身份让他进入市场流通,如果宅基地包括那些集体建设用地,他能够流转起来进入市场交易,北京的房价还会这么高吗,不会的。另外,房价的问题,如果农村土地制度问题有所推进,我们现在是要缴,北京是做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在其他一些小大城市人也太多了,他想逐步向外面有所流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一关不过,你想让他能够有所疏解,容易吗?很难,所以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改革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了。

货币政策,我们这几年票子发得多了一点,水放得多一点。相当一部分搞投资的,到什么地区投资,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缺少投资的标底物,这个房子很多人根据多年的经验,这么多年赚钱最多的,最稳定的买房子,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子,于是这个资金用到买房。现在讲一线城市的房价保障有合理的正面积极的因素,剩下几个方面都是我们体制的政策,包括宏观政策的一些问题。

调控如果仅仅是限制需求的需求,基本上是不合理的。需求是限制不住,供给问题不解决。现在谈的是中国房价比较高,和日本房价曾经出现的一个泡沫一样。包括日本一样,其他国家房价上涨可能跟货币政策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国家有一个特殊的问题,土地政策问题包括土地财政模式问题,跟不供地或者出去不能够进行流转了,价格很高供给方面是没有反应的。很可能由于资源的扭曲配置造成的高价,很长时间就下不了,货币收紧还是下不了。这个情况我觉得是需要关注的。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房价问题相对比较不同。

从房地产投资来讲,最近一段时间房价逐步也是会有所缓解,房地产投资,最近还都比较好。房地产正常的状态应该是低速的增长。房地产投资在今后一段时间落下来了以后,将会对我们后续的产业,包括钢铁行业,是会有影响,这个影响会有一个实质,根据我们搞的宏观分析的模型来推算的话大体上有半年左右,这个时间是有一定的弹性,不同的行业影响是不一样,将有一个滞后的影响。

所以我们大体上有一个判断,大概到明年年终左右,整个经济会有一个下行的冲力,但是幅度不仅不会太大,而且我讲了,明年很可能是我们经济触底进行验证的这样一个时期,这个我刚才讲的这样一个波动,可能也是经济在触底的过程中,会发生波动,但是是不是触底了?我们得看。

四是民间资本投资下滑的幅度比较大。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因素,不是现在有的,过去一直有的。是不是现在不利于民间投资因素实质性明显的增加,其实也不一定。但是为什么民间投资下降的幅度这么大?大家可以看到一张图。这张图是我们做了一个宏观分析的图,在2012年左右民间投资这是一条黑线,它有一个很大的上升,实际上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下行了,但是民间投资还上幅这么大,这是为什么,大家还看高形势,感觉到中国经济还是高速增长,所以投资一贯是先行,投资有时候是非理性,大家跟着一块,你投我也投。

另外你投的时候不知道他也投,全国到底多少人投资不知道。所以把投资搞的幅度很高。但是实际上实体经济真实的终端需求这条线表示的终端需求已经开始下降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这个投资不需要那么多,所以开始回调。最近的情况,这是民间投资的下降幅度,真实的需求是这个地方。其实也没有下那么多,这是经济现在经过了六年的回调以后,目前这个点上很多人很悲观,对形势感觉到看不清楚不敢再投资了,是一种过渡悲观的反应。

所以我个人的判断,民间投资特别是民营投资主要是制造业投资,这一块大幅度的下降以后的话,它没有反弹,实际上最近一两个月已经出现了反弹,但是这个反弹想回到过去的形势也不太一样。明年,民间投资逐步有所恢复,对房地产投资的下行应该形成一定程度的对冲,这是民间经济由于房地产投资下行带动其他行业投资往下走,冲力相对比较大的话,制造业投资很可能对他形成一个对冲。

总得来讲,我觉得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进入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这个平台是平的,基本上是稳下来了。最近讨论比较多的关于经济压力比较大。我发现网上有一个段子,人民币6.2、6.3的时候,有关部门说人民币不存在着大幅度贬值的基础。我觉得6.2、6.1贬到6.7这个幅度不是太大。现在我们汇率的问题主要是人民币和美元的对比关系问题,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总体上还是稳定的,还是在上升的美国经济比较特殊,美国经济在西部经济中间是比较强的。两个因素,美国创新能力相对比较强,美国还有人口净流入,这是他经济比其他西方经济国家发展略高一点的。其次是掌握美元,美联储的政策影响不是美国,是影响全世界。他是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因素,但是基本面,他好也好不到哪儿去,美国经济超过3%都是很难,中国经济过去几年是一个下行的态势,容易产生一种比较悲观的东西,但是今后一两年能够找到这个新的均衡点,进入一个重速增长期,基本上稳下来,中国经济差也差不到哪儿去,美国经济好也好不到哪儿去,人民币从基本面上来讲不存在着大幅度贬值的基础,我所说的大幅度贬值不是从6.2到6.9,可能是7、8甚至9,这样才称之为大幅度。大家估计不会到这个程度。

最近因为汇率波动,国际市场上的情绪是影响很大的,所以需要一个调整期。总得来讲,中国经济掌握基本面,争取今后一两年能够触底进入一个新的中速增长平台,进入以后五年十年是有可能相对比较稳定的,这样的话我们确定的2020年和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是有实现的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我觉得我们大部分所谓新的增长动力要变,怎么变化?老经济+新体制、新机制、新的商业模式。 

我讲五个领域。

第一,要素市场领域扭曲导致低效率领域的开放竞争。

如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铁路、金融等产业,三桶油涨价的时候凌晨12点以后,24点马上这个价格牌子就翻了,但是降价的时候降到一定程度,某一天说这个价格不能再降了,因为我们这个企业已经受不了,为什么国际上能够降,为什么我们不能降?所以大家对这两个三桶的油意见很大,有人说美国不也是几个大公司,但是你知道美国几个大公司边上有几百个小公司,小公司随时可能想变成大公司。

另外,美国有一个页岩气革命,中国的页岩气的在全世界也是排在前面,为什么页岩气革命发生在中国,美国页岩气革命基本上也不是大公司,是很多小公司搞起来的。还要放宽准入。电讯资费,中国将近14亿人人人都有手机,手机普及率以上,至少13亿手机终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讯的市场资费水平应该最低,所谓规模经济,但是我们资费从领导到老百姓都要求要降低,能降低吗,问题是让他降低,不是他自己降低。我一直在鼓吹,能不能让民营资本,IT这个行业,我们现在BAT这些企业资金实力已经很雄厚了,他们足见一两个民营资本为主的基础的电讯运营商,这样一竞争不是你让大降他自己不降这样大的市场孔份额扩大不了的。

第二,农村集体土地制改革。

第三,转型过程中现在企业分化很严重,我说这个话的时候对咱们在场的企业大家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有时候还得说。

企业在分化,过去大家都能够赚钱,现在一半的企业甚至少量的企业才能赚钱,很多企业赚不了钱这也是符合规律。我们先老讲说企业转型升级创新,这个事不是发个文件就能够转型升级的,也不是咱们企业内部说我开个会,就把这个事情做了,不会的。如果是日子过得很好的话谁在那儿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很费劲,特别是创新,风险很大。这个创新转型升级都是逼出来的,都是在经济下行竞争越来越激烈,分化的情况之下逼出来的。分化实际上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标志,我们说到分化的时候一定是一部分企业跟另外一部分企业的不一样,一部分已经开始了转型升级,这个过程在中国还会继续发生,而且中国经过一二年以后,一定是只有一部分的行业,一部分的企业是有长期稳定的国际竞争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外对内都要加快。

第四,互联网+实体经济,这是我们这几年进展的一个领域。

但是这个实际上还是对传统的经济,老经济用互联网这种方式是通过信息密度的提高,通过改进或者是 消除信息不确定性,是使资源配置的水平的提高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第五,真正的创新,前沿性的创新,像人工智能讲的比较多,在中国还是少数的。

一些领域中间也有一些进步,这些东西中国短版在什么地方,特别是基础性的研究,特别是创造性研究的氛围有没有?有人说中国,我们新在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基本上都不在中国的本土,中国人倒有。但是这些真正创新性的国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批一批是反应基础研究领域的功底,这些方面上不去,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长期潜力的创新的公司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针对这种长期创新是缺乏。

总得来讲,大的增长潜力还是咱们传统机制要变,要换新的经济模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增长累计出来。

最后,我认为钢铁行业还是很有潜力的。

前一段时间我们算了一笔帐,中国经济现在人均钢铁存量大概就是6吨左右,美国平均24.4吨,日本超过了人均40吨,我们不说赶上日本的那个水平,我们就达到美国的水平,中国未来最少有210亿吨以上的增长潜力。如果我们将来去产能,比如年均产能达到七亿吨左右,最少还能够搞上30年、40年,一些同志说这个东西靠谱吗?

举个例子,1972年日本经济下调,当年日本钢铁产量1.2亿吨,实际上已经多少年过去了,日本钢铁产量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一亿吨多,有人说它出口很多,中国钢铁出口潜力可能比日本更大。

所以我们钢铁行业,我觉得这一轮去产能如果取得成功以后,中国钢铁的产量尽管增长率不像过去那么高,但整个国民经济中间占的份额还是相当大的。如果咱们有一个正常的回报,这个行业正常的发展,中国经济在今后20、30年以后经过转型升级经过分化以后,会不会在所有的行业当中有竞争力。这个不会。什么东西不行,不能再进口了,除了那些卡脖子的国防产品之外,一般的话没有竞争力是正常,总得让国外一些就有竞争力,这样才有贸易,才会投资。不可能在所有的行业中都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是一定会有一些行业,在中国相当多的行业中是有长期稳定的国际竞争力。

当然这些行业到底是哪些行业?比如说中国20年以后真的有竞争力的行业、产业或者是企业是哪些?我说我点不出来这个名,我真要点出来,我自认为我要点出来,那叫什么,叫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我们现在政府也时候管经济还是这种思维方式,包括搞创新,它是某某城市创新型城市,某某企业是创新型的企业,我估计在座企业上级机关给你挂了一个牌子叫做创新型的企业,但是挂牌子就是创新型企业,没有挂牌子的企业就不是了吗?最后是不确定,是通过竞争冒出来的。钢铁行业也是如此。

钢铁行业还有希望成为未来具有长期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两年的去产能,行业比较低迷,我看一些同志信心不足,最近价格暴涨,这两种状态都不是常态的,这两种状态将来可能都要调整,将来介入一种常态,常态就是我们还会有竞争力。企业数量不会这么多了,将来基本数量明显缩小,但是规模还可以相当大,关键看水平。据我所知,中国现在钢铁行业最好的装备可能是在中国,我们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提升也是很快的。

因此,我们这个行业,我觉得很有潜力。

讲经济形势,我说说短期的经济形势,但是这个不是重点,我是从转型的角度,中国经济包括我们产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对我们行业更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这样的话,要乐观但是不要盲目乐观,把自己该干的事干好,其实你不用在乎它,它再不确定,最后基本面的因素还是确定的,我们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很有可能成为具有长期稳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