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存:他在个体户路上狂奔三十年

吴根存:他在个体户路上狂奔三十年
2017年01月03日 18:34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王雪乔/文  “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

这是1982年吴根存选择找师傅学手艺的时候,他同父母讲的话。下海前,他在电厂工作,每月工资36元,工作稳定。

但吴根存看到,很多人做油条大饼赚得比自己多很多。于是很快打定主意要拜师学艺,然后下海做个体户。关于那个年代,曾有一句词典例句作为佐证,“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个体户一般都被认为是没有正经职业的人去做的。像吴根存这样的电工,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差,离开电厂去做路边的早餐摊,显得很愚蠢。

他的父亲是离休干部,母亲在上海戏剧学院做舞台设计,可算得上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也为此和他吵架,但吴根存说,“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

吴根存就这样离开了既定的人生道路——在电厂做一辈子电工,老了以后子女顶替上岗。这在当时是常态。据统计,从1978年至1983年,5年内全国办理退休、退职的职工共有1220万人,其中子女顶替约900多万人,占退休退职人数的80%。

他跟着一位做早餐摊的师傅学艺,“那个时候什么都学的,馄饨、面条、大饼,学徒时候是没有钱赚的。”拜师学艺几个月以后,他开始自己做个体户,一个月可以有1000多块的收入,比相同背景的同龄人多几倍。刚开始的时候一个饼1角钱,一天可以做600个饼。

风波之后

2016年国庆节,阿大葱油饼在因无证经营闹出关停风波后,吴根存的风评一度毁誉参半。有人赞赏他的坚持;有人笃信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人说他蠢,这么多年错过多少发财机会;有人说他够有钱了,一个卖葱油饼的有三套房,别人羡慕还来不及;有人说一只葱油饼而已,吃不到就吃不到了;也有人痛惜中国仅存的工匠精神硕果之一。

人们最乐于给他贴上的标签是工匠精神,仿佛他的非法经营、固执的硬脾气,一下成为了闪光点。又或者是因为2016年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沪上的座谈会上,认为阿大的事件,是政府部门目前推进的“简政放权”工作还不到位的体现,媒体迅速跟进,讨论如何从阿大葱油饼的案例,来谈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破除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就业创业的不合理束缚。

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想象塑造吴根存的形象。

吴根存说自己的无证无照经营是有历史原因的,自己当年在南昌路的临时房子和推早点车做生意的时候是有证照的,后来南昌路的临时房子拆掉,早点车也不让做了,政府就让他回到自己家做,当时也没有提出需要办证照的事情,这几年才提出此事。

没有人想到这一次,事情解决得如此顺利。在网友们还在撕扯他的葱油饼到底是江苏做法还是上海做法的时候,10月11日,吴根存和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在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内向媒体公布,双方订立合同,“饿了么”将帮助扶持吴根存继续开业。

“饿了么”通过监管局和他接触,也开出了很丰厚的条件:帮他在附近重新找一家店面,负担租金,吴根存每个月只需要交3000元的水电煤费用,收入也都归自己。各类证照监管局也会帮忙解决。吴根存说,合同签了一年,一年一签,“先做做看,以后走一步看一步。”

吴根存头脑清醒,阿大葱油饼没有入驻到“饿了么”的外卖平台上。自己年纪大了,一天只能做300个,应付不了网上的订单,他的葱油饼最好也是买到手趁热吃。吴根存本人很清楚,饿了么对自己的帮助对这家公司本身的名气也有提升,现在他的葱油饼包装纸背面印着“饿了么”的logo。“饿了么”方面也有相同的说法,“主要是为了拯救传统美食,给予租金方面的支持。”新店面也只有一个人手帮忙,就是吴根存家里的帮佣阿姨。2016年10月28日,经过近一个月的选址和装修,近60岁的吴根存在新店开始了人生的下一段旅程。他换上了新的白色工作服,在更明亮的工作间劳作,阿大葱油饼也第一次有了正式的招牌。

新店面开在永嘉路瑞金二路路口。永嘉路是上海典型的法式情调马路,有精致的洋房和法国梧桐,这里同时也是著名的美食区,中西各色菜式都可以在这条两公里的马路上找到。

能继续营业当然是好事,但吴根存还是有些不如意的地方。原来的店面在里弄,茂名南路159弄2号后门属于民用房,不直接面对街面,老熟客多。现在熟客来得少了,来这里的人能同他聊天的也少了。“阿大,今天做了多少饼啊?”“阿大,还有多少面粉呀?”“阿大,老婆有吗?给你介绍一个。”阿大以前在茂名南路自家楼下做生意的时候,门口很多人陪她聊天,老熟人总爱这样和阿大开玩笑。“还有过小偷,偷了排队食客的手机,我的手机也被偷走了。黄牛也比以前多了,50元一个葱油饼卖给别人。”吴根存感慨这里太乱了,他不适应。

三十年个体户

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波下海做生意的人,即便今天回头看都是足够大胆的,而吴根存居然就在这条叛逆的路上走了30多年。走到后来,他的个体户生意也显得老土、不够灵活、缺乏商业头脑。

这些年不断有人到他家拜访,寻求商业合作。“有个台湾人找我说要开连锁店,我说我做不好这个。店一开多,每个人手势不一样,味道就不一样。”

吴根存说,他不想自己做了三十几年的招牌,被别人做塌掉:“我不像人家抢钞票一样,有人跟我讲,弄两个人,再弄个炉子,我不要这样。我只要保持原来,这样做下去,不要走下坡路,不改变以前的味道,就可以了。等到做不动了,就不做了。”

上海不是没有从个体户做到知名连锁的食品品牌,小杨生煎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生煎馒头连锁店。

杨利朋也是从20岁开始自己做生煎慢慢走出来的。20年前,小杨生煎还是一家吴江路上,门面不足3平方米的个体户餐饮店,后来扩展到有60个平方的门面。2007年,在这里做了十多年生意的小杨生煎创始人杨利朋在看到吴江路动迁的布告时,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品牌再不想办法,可能就要消失了。从布告贴出来那一天起,杨利朋就打定主意要走出去。

最老的两家店在2010年1月9日晚上结束营业,同年杨利朋在上海开了8家小杨生煎分店。现在,在百度地图上搜索小杨生煎,你可以看到103个搜索结果。小杨生煎甚至开到了陆家嘴金融中心环路的黄金地段,除了附近上班的白领,还有往来的游客,国庆节期间往往人流比平时多一半,店长总需要在这一时段和总部申请抽调人手。

同样经历过南昌路临时房子的动迁,吴根存在离开那条路之后选择的是在附近不远处用政府发给他的便民早点车,继续做饼。如果吴根存走上和杨利朋同样的路,今天上海各地也可能遍布阿大葱油饼分店。

三十年来,吴根存做葱油饼的地方从来都是围绕自家屋子转悠,面积不过六七平方米,离家不过百米,南昌路、茂名南路,实地走走你就会发现有多近,现在搬迁的永嘉路,也在十分钟的脚程内。“先做葱油饼,后来中间做过面、馄饨、排档,几年之后,南昌路的临时房子拆掉以后,又不好做了。不好做了,政府就发了一辆早点车给我,做早点。再后来早点车不好做了,我就到家里来做了,在家做了13年,一直做到现在。在家的前9年,天天都开门做生意,后来因为身体不好,也要照顾母亲,就开始间歇休息。”

很难说杨利朋和吴根存的选择孰对孰错。上海的生煎馒头成为非上海人一到上海几乎必尝的本地美食,杨利朋的小杨生煎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而吴根存骨子里还是只相信自己,怕手艺到别人手里就砸了招牌,他很介意外界对他的评价。

做了30余年的葱油饼,吴根存也曾让儿子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同学的父母很多是富二代、红二代,自己的父亲是做葱油饼的,对比之下落差很大。阿大葱油饼走红后,吴根存终于也到旧时同学的聚会上更多走动了,这些人有的在事业单位做领导,有的在艺术院校做老师,还有的也下海经商做生意。

从80年代下海做个体户,到今天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开个连锁店。你可以说吴根存老了,固执了,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你也可以说他聪明,既然知道自己没有做大生意的头脑,干脆守着一亩三分地,靠每天限量300个葱油饼的供应,保持葱油饼的热度长盛不衰。澎拜新闻甚至把他每天早上给顾客发的号牌比作供给侧改革。

分裂感在他身上无处不在。他的形象给人以朴实工匠的感觉,尤其是因病导致的驼背,更加深了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无情印记,他又很会讲话,纵览他接受过的采访、上过的电视节目,他的发言总是顺应所有人的期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