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投资价值很大:“欢迎来投”

中国金融机构投资价值很大:“欢迎来投”
2017年01月19日 10:25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 中国银行业的股权演变,已成为近年来金融业顶层设计优化的缩影:本世纪初以来,多家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银行及城商行,先后引入名声显赫的外资金控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在历经数年的借势、协作、发展后,已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股东和平“分手”,然而,这一局面或将再度重新走到另一种开端。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服务业将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放开会计审计、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进电信、互联网、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等领域有序开放。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倪以理(Joseph Luc Ngai)向经济观察网表示,国务院的《通知》及时给予外资强心针。最近几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的银行业进入一个新常态,监管要求不断加强,银行很多过去的增长点已经没了,整体行业盈利性下降明显,尤其大型的跨国银行几乎无一幸免。因此对于外资金融机构而言,最近不断在思考他们在内地的未来竞争优势和布局。对于外资金融机构,跨境、国际业务、外资企业等肯定是一个比较有机会的领域,因此对所有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发展的有利措施都是好消息。外资可以在国内融资,如IPO、发债,将更是让外资有一个发挥的空间。

退出,实出无奈?

2016年3月1日,中国人寿、花旗集团发表公告,双方达成相关协议,由中国人寿出资30亿美元(约197亿元人民币)受让花旗集团及IBM信贷所持广发银行全部股权。经济观察报记者根据广发银行年报计算,花旗集团战略投资广发银行近十年,获利超过80亿元人民币。

2006年,由花旗牵头的财团收购了广发银行85.6%的股权,交易价格为242.7亿元,除了花旗持股20%以外,中国人寿持股20%,中信信托持股12.9%,IBMCredit收购了4.74%股份,洋浦普华投资发展公司占股8%。当时花旗集团出资56.7亿元购入22.82亿股。

花旗集团战略退出广发银行获益颇丰并非孤例。2015年12月28日,德意志银行宣布同意以人民币230亿元至257亿元(根据当前汇率计算,约32亿至37亿欧元)的对价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其在华夏银行持有的全部19.99%股份,该价格受制于交割时的最终价格调整。德意志银行战略入股华夏银行十年,累计投入123亿元人民币。按照人保财险的交易价格,以及十年间的分红,德意志银行获利人民币145亿至172亿元。

受国际金融危机震荡和余波不断的影响,众多外资国际金融巨头资本充足率告急,从2009年开始,高盛、美国银行、汇丰银行等陆续减持中国银行业资产。高盛2006年入股工商银行,随后多次抛售股权,2013年5月抛清套现逾100亿美元,实现近三倍的初始投资回报。美国银行与建设银行合作8年,2013年9月宣布彻底分手,数次套现约260亿美元。汇丰与上海银行长达12年的合作也于同年结束,套现4.68亿美元。

外资入股中国银行在过去十几年间经历了中国银行业的大发展大变革。

亚投行首任行长金立群此前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行撤出中国市场有多方面原因,并非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其缩减在华投资主要源于欧美银行为满足新的资本监管要求,不得不卖出非核心业务。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分析,近年来国际金融巨头频频售出在华银行股份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非常高。巴塞尔协议Ⅲ规定,如果银行持有其他银行的股权,该行必须有更高的资本为其持股风险提供一定的拨备。某著名欧洲银行在华高管透露,根据国内现行政策规定,单一外资股东在中资银行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在外资行在对其投资对象无绝对控股权的情况下,出售股权、获取收益并补充自身资本,以满足监管要求,可能是最佳选择。

美联储公布2016年银行压力测试的最终结果,33家受测大行中30家顺利通过,桑坦德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在美机构未通过联储压力测试。这与2014年相比有很大进步。根据美联储2014年公布的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包括花旗集团以及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控股、桑坦德银行的美国子公司均未能通过压力测试。

这同时也表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生存压力在降低。

下一个ING plus是谁?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自贸区建设、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等多项改革措施的陆续推进,多家外资银行积极参与试点,并为本地居民提供全面的零售及财富管理服务,满足他们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在为本地企业和投资中国的外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也不遗余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改革和金融市场开放正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十三五规划”已经绘制出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在金融领域,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的深入、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不仅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同时,也将为经济增长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2016年9月21日,荷兰ING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韩慕士携执行董事会和监督董事会全体成员来华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并专程到访北京银行。这是荷兰ING集团董事会和监事会全体成员首次集体到访中国,为了加深与北京银行合作,也充分体现了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2005年3月25日,北京银行与ING集团正式确认了合作伙伴关系。十多年来,双方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零售银行、信息技术、银保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成为中国银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中外合作成功案例。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中外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虽然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增速下滑,但是总体还是上升。尤其现在上市银行,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其它增长大都在10%左右。国内银行业ROE很高,国际上只有10%左右,我们有20%左右。还有强制分红,不分红也增厚所有者权益。”赵庆明向经济观察报称,就目前全球范围内,中国的银行业仍是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机构。

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国内银行业仍有巨大投资价值,据银监会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3290亿元。此外,2016年1-3季度A股上市公司数据显示,2900多家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完毕。尽管利润增速大幅放缓,但上市银行2016年前9个月的净利润仍然高达1.06万亿,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以上。其中仅四大国有银行利润就超过7000亿元,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强。

有观点认为,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银行类机构基本已进入中国,其它未进入的机构由于自身发展等原因,未必能进入。赵庆明则表示,下一步在外资银行入股国内银行持股比倒方面有进一步放宽的空间,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如果保险、基金、证券、财富管理公司确有较大开放空间。

作为首批拿到牌照的唯一外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认为,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新政,对于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市场发展和对外资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视。

“中国银行业规模相当庞大,股价较低,外资行入股后,仍很难推动股价上涨,相对而言,中小银行股价较高,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因此可以预计,中国中小银行,尤其是特色的中小行将迎来外资行入股潮。”金立群此前表示。

金立群的预言已成为现实,在邮储银行本月公布的战略投资者名单里,瑞银集团、摩根大通、星展银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淡马锡、国际金融公司等6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赫然在列。

目前,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已改制为股份公司,将尽快引入战略投资者,预计将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成为上述两家金融机构的战投。

“外资银行在新兴市场的业务也面临各种经济周期的挑战,在华外资银行这几年没有太多的亮点,尤其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相对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和积极创新的国内金融机构是落后的,因此外资金融机构最近不断在思考他们在内地的未来竞争优势和布局。当然,在跨境、国际业务、外资企业等领域,外资金融机构肯定是一个比较有机会的领域。因此对所有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发展的有利措施都是好消息。如果外资可以在国内融资,IPO,发债,更是让外资有一个发挥的空间。但是我们也有注意到,大部分的全球性金融机构最近都在减法,多于在发展。因此他们对于在国内大力投资的兴趣,相对过去,是更为谨慎的。”倪以理最后称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