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高层突然又洗牌,仅是因为业绩的原因吗

北汽高层突然又洗牌,仅是因为业绩的原因吗
2017年02月22日 14:11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郭有信 开年之后,北汽完成了一次高管“换岗”行动。在近日北汽集团召开的内部会议上,北汽集团对五位高层进行职务调整,涉及旗下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

在被调整的高层里,北汽集团党委常委李峰将兼任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并协助徐和谊分管北京汽车股份公司,不再兼任北汽股份公司总裁。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奔驰高级执行副总裁陈宏良调任北汽股份公司总裁职务。

陈宏良的接任者为自2012年出任北京奔驰副总裁的陈巍。而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任满两届,将调回集团任职,出任北汽鹏龙服务贸易股份公司总经理,他的接任者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陈桂祥。

坦诚地说,这样的调整让人有些看不懂。营销悍将李峰被“明升暗降”,而在北现危急时刻接任,力撑起北现局面的刘智丰也调往了相对边缘的业务板块上。外界将调整原因归为“自主表现没有达到预期”以及“北京现代陷入颓势”。虽然从市场上来看,这有部分道理,但并不是答案的全部。

纵观北汽近几年的发展,人事调整比较频繁。最近几年,有2013年和2016年的两次大调整比较引人注意。在2013年,当时负责自主的董海洋业务刚有起色旋即被调往北汽国际,而李峰等从风头正盛的北京现代调往北汽股份。2016年上半年,北汽对整车事业部进行了大调整。

在这次调整中,12个副总裁中5个副总裁职务变动;副总级别以下,70余人发生人事变动,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北汽股份(含昌河汽车),原因是自主的亏损。而这一次,是否也因糟糕的市场表现让北汽股份和北京现代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就进行了高层更换?从时间上来说,李峰主管北汽股份均不到三年。

北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包括北汽福田、北汽银翔、昌河、北京牌、威旺等多个品牌,尽管品牌数目众多,但北汽在自主乘用车上表现并不佳。通过多个产品的堆砌,作为北汽自主核心的北汽股份在前几年也完成了销量规模的提升,但其多款产品表现糟糕,市场口碑并不强。

2016年北京汽车(含绅宝、北京和威旺三个自主品牌)销量虽然同比增长35.59%,但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去年北汽股份年销超过5万辆的产品只有绅宝X35和绅宝X25两款。但其旗下产品数量超过10款。另外,由于研发能力薄弱,产品后继乏力。

在北汽内部,其需要同时支撑上述多个品牌车型的研发,由于研发体系不成熟,能力有限,北汽系产品往往都是同一车型换个外形出售。北汽威旺、北汽银翔、昌河多款车型都存在这一问题。而尽管在规模上已经在和长安争高下,但相比于研发体系完备的长安,北汽整体竞争力依然不足。

横向对比吉利、奇瑞、上汽等,北汽产品依然无法与之对抗。有消息说,其前期的萨博技术依旧无法完全转变为市场力量,诸多技术缺乏相应专业人才消化吸收。正因如此,2017年一开年,北汽就主动停产了多款产品,试图建立精品阵营。这与奇瑞当年断臂求生有点类似,但不同的是,奇瑞是研发过剩,北汽是研发不足。

过度频繁的人事变化,让北汽自主得不到长久的支撑,其中是否有其他原因不可知晓。比如,已经接近退休年纪的徐和谊是否因寻找接班人而刻意调整锤炼人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