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顾建国:2018年钢市总体供需将基本平稳

中钢协顾建国:2018年钢市总体供需将基本平稳
2017年11月27日 11:02 经济观察报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今年以来,钢市持续回暖,钢价大幅上涨,大多数钢企经济效益继续好转,一些长期亏损的钢企也实现了扭亏为盈。对于明年钢铁行业的走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顾建国近日在“第十三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暨兰格钢铁网2017年会”上做出判断,他认为,2018年应该是钢铁行业在2016年走出低谷、2017年稳中向好基础上持续稳固的一年。预计2018年钢市总体供需将基本平稳,不过,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

顾建国认为,明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态势、基建力度的加大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拉动,都将促使钢需相对稳定。“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持续推进,行业内仍有部分落后产能需要继续去除,特别是板材范围的落后产能,同时要防止 ‘地条钢’死灰复燃,严控用各种手段新增产能。”他说。

对于今年钢企的盈利情况,他表示,今年1-9月中钢协会员企业销售利润率为4.18%,钢企效益持续好转。这主要得益于外部宏观环境改善,特别是国家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彻底取缔“地条钢”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强有力推动。

据Wind资讯终端显示,截至10月18日,在申万行业分类中的31家主要钢铁上市公司中,共有21家发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并且前三季全部实现盈利。其中有5家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0%以上:凌钢股份(7120.6%)、韶钢松山(1652.61%)、首钢股份(1177%-1221%)、柳钢股份(912%)和南钢股份(约800%);有11家净利润同比增幅在100%-500%,占比过半。

“尽管距年底还有一个多月,但2017年钢铁行业稳中向好的大格局已定。”顾建国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今年的钢需好于预期,取缔“地条钢”并未削弱市场总供给力,通过去产能,钢铁产能利用量基本恢复到了合理区间。另外,取缔“地条钢”不仅是淘汰落后产能,其深层意义在于使钢市供需均衡定价体系得以恢复,市场竞争回归良性,消除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弊端,钢价实现理性回升。

据他介绍,今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虽然同比增长仅为7.3%,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同比增长19.6%,占固定资产完成额的比重为21.84%,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25个百分点,而且用钢强度大的基础投资、基建投资如公共基础设施、交通等增幅明显高于其它行业。

顾建国说,目前已取缔“地条钢”企业700多家,产能约为1.4亿吨,尽管“地条钢”产能很大,但实际产量远达不到产能规模。深入分析“地条钢”对供给的影响,有利于研判明年市场供需关系。“地条钢”集中区域会出现阶段性供应短缺,但会很快被合规企业的增产、其他区域钢材流入所弥补。

对于钢铁企业的环保工作,他表示:“做好环保,早做早主动,代价相对也小。环保工作做好了,城市港厂搬迁问题就基本缓解了。环保停产、限产影响的是个别地区和个别企业,还不会影响全局。”

另外,对于钢铁行业去杠杆,他认为这是当前非常紧迫的工作,钢企要抓住有利时期,切实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从行业资产负债情况来看,钢铁行业去杠杆效果不明显,远赶不上去产能效果,希望有关方面明年加大力度,支持钢铁行业去杠杆工作,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和去产能后再处置。”顾建国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