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组批天价片酬,明星们一个亿的小目标还能实现吗?

巡视组批天价片酬,明星们一个亿的小目标还能实现吗?
2016年08月30日 20:18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橙鉴/文 日前,一纸《通报》再次惊动了影视圈。8月26日,广电总局在其官网发布《中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在其中“改进精品力作创作生产引导机制,着力解决图书和影视作品过度商品化问题”上,广电总局表态“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

同日,央视新闻频道在“天价片酬”专题中,点名批评《如懿传》两名主演片酬高达1.5亿元,并批评《致青春2》、《幻城》等片的天价演员无法拯救本身质量不高的影视剧。其核心无疑指向了一点——明星天价片酬为影视制作的其他环节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天价片酬在影视圈早已不是新闻。而相关部门干预影视圈也早有先例,不过在限薪这块,似乎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十年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曾通过《中国电视剧制作行业自律公约》向明星高片酬发出了宣战。近年来,网上也多有传闻,广电总局将出台“限薪令”。不过后来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了——

昨日的一条新闻或许值得大家关注(特别是影视圈人士)。8月29日,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针对涉“黄赌毒”演艺界黑名单时有更新、天价片酬引发“影视创作掉进钱眼”责难等行业乱象,增加了新的规定。

明星薪酬为何屡遭诟病?

央视新闻报道中称,当下演员片酬差距甚大,一线演员片酬近亿,而一般新人三个月打包仅15万。

一个“近亿”,一个“仅15万”。也许一线的明星也像首富那样,在圈里常常会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先拿一个亿的片酬……额,橙鉴不平衡的是,就算是新人,也是社会社会中的“贵族”好伐?

北京青年报早前曾报道称,“北京人均干千年,收入不如明星一部片”。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度平均工资情况中显示:北京地区职工年均工资为85038元,月平均工资为7086元(橙鉴表示拖后腿~\(≧▽≦)/~)。如果按此计算的话,北京人人均干上千年,其收入也比不上当下一些明星一部片子拿得多。就算不高攀“顶尖”上的人,北京人均年收入也不过新人演员仨月片酬的一半而已……

好吧,橙鉴并不仇富,就事论事来说,天价片酬屡遭吐槽的根源来自于大家对当下影视品质及市场表现的失望。

当下暑期档已经进入尾声,与去年《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煎饼侠》三大“国产爆款”引发观影狂潮截然相反,平淡的暑期档让今年的市场票房略显尴尬——7月比去年同期少了近10亿元,即将结束的8月基本与去年持平,这两个月里没有一部电影票房超10亿。

暑期档不乏有《盗墓笔记》《致青春2》《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等坐拥当红小鲜肉和大IP的豪华组合,然而截至橙鉴发稿,暑期档票房“冠军”《盗墓笔记》也只是达到了9.8亿元,豆瓣评分仅为4.9。而冯绍峰主演的玄幻剧《幻城》更因人物造型“辣眼睛”遭吐槽,在豆瓣网上的评分只有2.9。

(对于这样的票房及评分,橙鉴想说,好样哒!中国电影需要大家多多鞭策!)

近日,更有影视类自媒体结合电影产业发展,从制作成本、影片效果、薪酬结构、商业风险、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历数天价片酬“五宗罪”:

导致制作成本失衡,影响影片质量的提高--

导致影片效果受限,影响观影体验的改善--

导致薪酬差距悬殊,影响演员群体的培育--

导致商业风险加大,影响投资热情的提升--

导致商业气息加重,影响综合效果的发挥--

不过,尽管天价片酬总遭人吐槽,可归根到底是演员漫天要价的问题吗?橙鉴以为,唯明星论、唯收视论或许才是问题的根源。

黄晓明此前曾在接受某影视类自媒体公号专访时表示:“这个片酬不是明星自己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一部电视剧如果利润能够达到成本的一倍甚至1.5倍,大明星、大编剧、大导演的成本是不是会变高?我没有权利说要一个很高的片酬,然后投资方还被逼给我。投资方都是衡量测算之后觉得明星值这个价钱才会出钱。”

2015年1月,我国推行“一剧两星”政策,国产电视剧从过去能在四家卫视同时播出变成如今只能同时两家,影视剧的制作成本下降成为必然的趋势。而一直以来,影视剧成本中,明星片酬始终占了大头,因此业内也屡屡呼吁让明星降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经纪人表示,造成天价片酬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制片方本身,“一方面不择手段哄抢演员,一方面叫苦不迭埋怨价格高,没人逼他们用啊!”不过,A也提到,在良性的环境下,演员片酬绝对不能超过制作费的二分之一,否则只能粗制滥造,“但是目前制片方往往把演员片酬的预算提高到了三分之二”。

关于这方面的缘由,橙鉴来解释一下:

一些影视制作公司他们最终总要面对电视台,而电视台在选剧上又看重收视率,在购剧时点大牌演员便成了行业的一贯作风。毕竟,在选择一部新剧上,打牌明星还是比较靠谱的收视率保障。因此,制作公司为了卖剧,开始疯狂追捧那些演员,导致部分演员的片酬大幅上涨。即便导演、制片们明知观众看剧已经不再注重明星效益,但为了能让剧本顺利上星,一线的打牌演员仍然被制片方作为打开大门的“敲门砖”。

不知,这样的解释,大家是否更好理解成龙大哥曾经说的那句话——“高片酬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事情,一些一线演员他的片酬拿得高,而且他有票房保证的话,那我也会去请他。明星市场价值是有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如果限薪令真的出来,

明星们1个亿的小目标还能达到吗?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影视类的相关行业协会也好,广电总局也好,与明星高片酬的博弈始终未能形成约束机制。与此同时,一些行业人士已经开始担忧,在外部力量的干预下,阴阳合同、演员入股分成等多样应对策略或将更加频繁出现。

就在昨日,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二审草案针对天价片酬引发“影视创作掉进钱眼”责难等行业乱象,增加规定: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德艺双馨的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限薪令何时实施,橙鉴不知,可看着法案的节奏,大家可自行猜测……

万一限薪令有朝一日真的落地呢?当下的一线演员,那些一口一个亿的“小目标”还能否实现呢?

或许再也拿不到那么高的片酬,可橙鉴认为,1个亿的小目标,对于诸位明星豪杰而言,似乎并不是难事儿。

近年来,娱乐圈画风突变,投资、创业、进入互联网科技圈……那些靠脸吃饭的明星们也都开始靠起了头脑赚钱。大家或许还对今年4月的明星赶考基金上岗证还有印象,殊不知,这些明星大腕的副业早已更新3代啦。

明星投资1.0

吃吃吃,大家都来投资餐饮

说到从演员转型投资人的代表,任泉是不得不提的一位。成为职业投资人前,他也涉足过餐饮业,并很快赚了钱。和任泉一样,餐饮业是很多明星做投资的早期选择,一来餐饮行业进入的门槛低,再加上明星的光环效应使得成功的几率大大增加。

2006年,周杰伦投资125万元人民币开了一间意大利餐厅,取名为“mr.j义法厨房”。此外,高圆圆、郭德纲、冯巩、孟非、韩寒等一票明星都有自己的餐厅。

不过,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早在2009年,赵薇曾在北京三里屯开了间占地1000平方米的“乐福餐厅”,但经营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因生意惨淡悄然关门。同年,在三里屯开张的还有郭德纲的“郭家菜”,但也在2013年黯然停业。

明星投资2.0

走走走,跟着东家上市致富

经营餐饮这条传统路子越来越难走,但随后影视公司的上市潮又给了明星们另一条致富道路。

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创业板,股东名单里出现了不少明星股东,冯小刚持股288万股,张纪中持股216万股,黄晓明持股180万股,李冰冰和任泉都持股36万股,很多明星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因此受益的任泉,也开始将注意力向投资领域转移。

此外,孙俪持有东家海润影视202万股股份;吴秀波认购幸福蓝海公司约466万股。2015年唐德影视成功上市,前十位自然人股东中有范冰冰、赵薇、张丰毅、霍建起等明星股东,其中,范冰冰持有约129万股,赵薇持有117万股。

其中,赵薇更是在老公的协助下,触角伸得更远。2014年底,赵薇夫妇以每股1.6港币的均价买下逾19.3亿股阿里影业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第二年减持,套现近10亿港币,收获颇丰。

明星投资3.0

大牌扎堆跨界做风投

随着娱乐与互联网的捆绑,从去年开始,娱乐圈又兴起了一股跨界做风投的明星投资热。而明星投资人们也大都愿意为自己的产品站台,甚至免费代言。

这当中最有名的还是任泉一手创办的StarVC,他联合李冰冰、黄晓明、章子怡、黄渤等人,目前投资的一些项目,如秒拍、小咖秀以及线上女装、科技产品等,都是名副其实的明星项目。

去年6月,黄晓明和Angelababy这对夫妻档成立创投基金AB Capital,侧重于投资与新女性生活方式有关的项目。这个基金首轮投资的主打项目是做跨境电商和推崇健康的果蔬汁,Angelababy自然而然成为二者的代言人。

歌手胡海泉也在资本市场翻转腾挪,作为天使投资人,从游戏到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他自己透露目前投资的项目大大小小加起来有30多个,创投圈内的资深人士李开复曾指点过他。佟大为接触投资这行,则是因为拍摄《中国合伙人》时结识了徐小平,去年他们还共同投资了一款智能牙刷。

最后,橙鉴再给大家奉献一张表,看看娱乐圈80、90后明星们的创投情况。

(数据来源:投资界)

看到这些明星个个赚的盆满钵满,各位是否眼红呢?那就加油定个小目标吧,万一实现了呢O(∩_∩)O~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