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前沿的投资机会

如何寻找前沿的投资机会
2016年09月21日 13:46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肖冰/口述 眼下,我们希望挖掘到一些不太被市场关注的机会,而对所有人都在抢的领域我们会冷静观望,不会轻易出手。

可以说,我们大量的时间不是在做投资,而是在做行业研究。下一步市场的趋势和重点是什么,我们都要提前做行业研究,特别是对市场上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一些领域。比如我们在早几年前就布局了大数据、军工、AR、VR等领域,现在这些领域都变成了市场热点,证明了我们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

做好行业研究

做投资一定要做很专业很扎实的行业研究,一定不是拍脑袋的。我们招的人基本都是有产业背景的,因为产业界的人比较了解所属的行业,有对产业趋势的敏感度,而投资人往往有点后知后觉。

比如通讯行业可能华为最了解,移动互联网领域可能BAT最了解,而娱乐行业最了解的应该是华谊等公司,所以我们每年都会花很多时间跟这些产业界的人交流,参加很多行业论坛和展会,在这里面洞悉趋势、发现机会。当然,论坛上被广泛讨论的一些机会、一些趋势也不一定是对的,但我们要特别敏感,万一错过了我们的损失就会很大。

达晨对自己的定位是创投为主,这是我们的基因。对我们来说,一个投资项目在早期进入和晚期进入的成本是截然不同的,越到后面进入的成本越高。所以创业投资永远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永远都要试错,需要有勇气、胆量和专业能力来提前预判。

投资行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感性和特别理性的人都做不了,特别理性的人看的都是风险,特别感性的人看的都是机会。所以一个成功投资人的性格特质应该是特别纠结的,既悲观又乐观、既理性又感性。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很多的波折,当企业遇到困难,甚至难以为继的时候怎么办,这是最考验投资人的时刻。我们经常说投资就是翻来覆去、死去活来,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还有一些项目当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而投资人却很看好,那么这个投资人该怎么坚持,该怎么承担责任和压力,这些都是巨大的考验。

创投行业是一个非常分散的行业,一家投资公司占整个创投市场的比例估计只有千分之一,创投行业是不可能变成寡头垄断行业的。而市场永远是有从众心理的,发现好机会的时候往往各家投资机构容易一哄而上,一旦有了波折或负面的消息,一下子又全都不见了。但事实上,大家都疯抢的项目不一定是好机会,大家都不看的领域也不一定没有机会。所以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性投资。

当然,我们也并不排斥PE的机会,我们还是一个比较灵活的资本,不一定非得投早期的。因为在中国,不是说一家公司有了一定规模之后就不能再投资、不能再成长了。比如腾讯、华为这样的企业就属于有高度成长性的,虽然它们规模已经很大了,但这么多年依然还在高速增长。所以如果是投资成熟期的企业的话,我们就会重点关注投资时点的企业估值,它还有多少成长性,如果没有成长性我们就不太会参与了。

寻找投资机会

现在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寻找机会:一是科技的创新、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有新的消费升级的趋势。

比如在新的消费趋势领域,现在中产阶级、年轻人的消费能力都还是挺强的。虽然国内整体消费情况比较疲软,但在某些领域我觉得已经到了升级的阶段了,比如体育、医疗这些行业。以前国内消费主要关注刚性需求,比如衣食住行等等,而现在慢慢的关注马斯洛理论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也就是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未来会有很大的机会,我个人也很看好这块。

还有现在网红比较热,我们在与网红、直播相关的产业链里面也投资了几个项目,现在业绩表现也非常好。我们的策略就是在这些比较前沿的领域试探性的布一些局,不一定是很大比例的投资,可能就是撒一些种子,等这些机会稍微冒出来的时候我们再加码,第二轮我们再跟进,当然里面也有很多失败的可能性,但对我们整个投资组合来说影响不大。

客观上,文娱创意产业的属性决定了它不是垄断的,是碎片化的、分散式的,所以对个人创业来说是很大的机会,现在大家也比较看好内容产业。但能不能持续是一个问题,或者说这个行业有机会,但是很难做成一个平台。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投资的时候就很谨慎,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可持续的、能做大的商业模式。还拿网红举例子,像PAPI酱这样的原创内容,刚出来的时候很火,但是不一定能持续,因为内容是很难持续的,内容的偶然性很大,消费者的变化是很快的,对个体创作者来说也很难持续的具有创新能力。所以单个网红我们是不投的。但如果有创业者做一个网红平台来支撑他们,我们就可能觉得会有机会。

再有就是技术的创新。现在中国跟国际上相比,在某些领域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比如我们最早布局的大数据领域,IT时代到DT时代是一个大数据时代,这个领域才刚刚起来,所以未来数据变现的机会挺大的,而且现在我们还没有很大盈利的公司,因此我认为未来在这个领域可能会产生很大市值的公司。

总体上,我们关注的行业是比较宽泛的,我们之前一直聚焦于TMT、消费服务、医疗健康、节能环保四大领域,未来还是会沿着这些行业投资,只是不同行业的比重可能会有一些微调,这取决于每个时间段的投资机会。我们考虑的重点是,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周期,这个行业是不是正好是一个符合投资的时间点,和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在那个时期抓住最好的项目。

什么样的企业能出来

对于投资企业的前景判断,我觉得核心就是要有差异化,如果你做的事情在中国有三家都能做,跟你还差不多,那我们通常就不看了,因为最后的竞争肯定就是价格战。

所以我们投的一定是这个市场上没有的,我们进入之后就迅速帮它把壁垒进一步扩大,使对手追不上来,变成行业的垄断,有这样发展前景的企业是我们最喜欢投的。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么商业模式特别吸引人,要么技术特别牛,别人追上来起码要有超过两年的时间,那么我们就赶紧投,这样可以永远保持两年的距离和壁垒。

我认为创新永远是发生在小公司的,大公司必然会被颠覆,这是历史的规律。

以前有一段时间大家比较担忧,好像BAT扼杀了互联网领域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好像BAT一出来所有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就都没有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一个机构一旦成为大公司以后,它的反应会比较慢,内部的决策机制比较慢,内部创新能力也不够,所以BAT绝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很多时候也愿意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进入到一些自己没有涉足的领域和市场。我们看到美国也是一样的,包括谷歌、Facebook都并购了很多小而美的创新型公司。

所以我觉得创业者不用担心,实际上我认为BAT自己也是很有危机感的。现在新的东西会层出不穷,特别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如果大公司不抓住,它也会变成恐龙,哪一天也可能会突然死掉。

对于创业者来说,任何时期都是创业的好时期,市场不好的时候也有人创业成功。而且现在我觉得现在一个好的时机是,政府和整个社会都比较支持创业,给了创业者很多的扶持政策。当然,也并不是说有政府的支持成功的概率就会高,创业者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创业成功的概率永远是很低的。

(本报记者卫思谕采访整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