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可期的安全感是“人的城镇化”之魂

稳定可期的安全感是“人的城镇化”之魂
2016年10月12日 13:40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陶舜/文 10月10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联合召开《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提出到2018年基本建立人地挂钩机制,媒体普遍关注的是,《实施意见》允许进城落户人员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自愿有偿转让宅基地。

这一举措被视为农村土地改革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由于其限定标准较为严格——只许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说明有关部门在农村土地过程中落子审慎,而受制于诸多客观原因,这一举措恐怕象征意义要大于实质意义。

对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宅基地潜在受让人而言,拥有受让资格的农户不会太多,且传统的宅基地申请过程并不需要花钱。没有外部资本的引入,对转受两端的积极性刺激并不充分,可以推测,宅基地在同一集体组织内部的流转应该会是一个冷市场——比之城市里的过热楼市更是如此。

尽管如此,有关部门希望适度激活土地要素资本属性的意愿仍值得关注。在“三块地”(农村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改革过程中,相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的制度改革一直相对缓慢。此次《实施意见》是对宅基地过往改革的延续和细化,对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它垫定了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土地进入交易市场的基调,而审慎的步调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虑及农民在城镇化变迁中的生存现实,希望能够慢调慢试,让人口与城镇化偕同进化,稳中求进。按照《实施意见》,为解决进城落户农业人口后顾之忧,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没有人民安居乐业于其中,城镇只是一堆漂亮的建筑垃圾。城镇化说到底还是人的城镇化,稳定可期的安全感是城镇化的灵魂。稳定可期的安全感来自于发展的可能性,更来自于资产保值增值的安全感。沿着这条思路,下一步改革的步子或许还可以迈得更大些,如果给予进城落户人员宅基地转让更大的自由,继续放大供需市场,既有利于进城农民的经济收益,也有利于更多潜在需求者得到合适的宅基地。其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有望缓解房地产市场的城乡分离问题,平抑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畸高效应,使之恢复理性。

当前,焦虑症已经成为中国中产阶层的“慢性病”,相关大数据显示,他们最关注的就是楼市,普遍睡眠不良——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对稳定可期的经济安全感的焦虑已经从建筑这层“第二皮肤”传导到了我们的肉身!经济观察报近期也在专题报道里全维度呈现了“保卫财富”遭遇战的惨烈程度,尽管一部分“聪明的钱”已经撤离楼市,但专业的投资人士面对楼市依然进退维谷。当杠杆买房成为现实中最大的“奋斗”,财富焦虑与其说是中产焦虑,不如说是全民焦虑。

在财富的另一端,农民自建房的建筑质量令人堪忧,加之在拆迁博弈中的种种加盖行为——这是一部分农民的另类“奋斗”,更是让那些更弱势的群体为一些人的财富焦虑和财富妄想症付出了血的代价,10月10日的温州塌楼事故已致22人死亡6人受伤——应当反思,这样的代价在“人的城镇化”过程中是最不该付的。它不仅呼唤一种更有效的自建房监管体系,更显影安全感焦虑之下残酷的生存图景。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总体还不高,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不解决人的城镇化,城市发展就会导致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造成土地被大量占用和浪费。2014年,国家确立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发展目标,这目标令人鼓舞而且任重道远。人的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离不开户籍的平等、经济的保障和法治的健全等关键指标,决不可以简单地与人均建筑面积划等号。

诚如社会学家孙立平先生在腾讯思享会的演讲中所指出的,当前中国最急迫的三个问题是,国家的方向感、精英的安全感和老百姓的希望感。而在笔者看来,反映在城镇化上,这三个问题的焦点如今不约而同地集于楼市,稳定可期的安全感是“人的城镇化”的基石和灵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