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收购珠海银隆结果未知 股东或恐股权稀释投否决票

格力收购珠海银隆结果未知 股东或恐股权稀释投否决票
2016年11月01日 13:55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创 目前似乎谁都无法说清格力电器的下一步将走向何处。

10月28日,格力召开股东大会主要对两件事项进行了表决:第一,发行股份定增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第二,配套募资97亿元。

为了对这两件事项进行表决,格力股东大会主要对三个议案进行表决:

一、《关于公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议案》

二、《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的议案》

三、《关于公司募集配套资金的议案》

其中议案一是纲领性文件。而表决结果十分尴尬,议案一、三未获得通过,议案二获得通过。

这意味着配套募资97亿元的事项遭到否定,而130亿元定增方案是否通过,由于议案一被否定,而议案二通过,究竟定增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的议案是否成功,目前尚无结论。

原因在于,议案一是纲领性文件,包含了议案二。争议的关键是,议案二是否能够独立出来,而不受议案一的限制。

格力董事会目前也没有清晰结论,在10月31日发布了停牌公告称,“根据投票规则,本次股东大会议案 2、3、9、10、14、16、17、22、23、24、26 已获通过,议案 1、4、5、6、7、8、11、12、13、15、18、19、20、21、25 未获通过。因此公司拟对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方案进行调整和研究后续安排。”

财经作家曹山石称,承接此事的中信证券投判断方案未来存在调整的可能性。曹山石引用中信证券观点,称由于收购与募资事项在设计上是一个整体,根据监管部门相关规定与前期操作惯例,的确不便完全分拆处理;而中信证券认为无论是继续进行发行股份收购资产,还是整体方案全部否决,目前具体操作方式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还在与相关发行方及中介机构就下一步的安排做详细沟通。

其他机构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长江证券针对此事发布研报称,此次投票结果或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也是目前文字层面最容易解读的结果——发行股份收购银隆及配套融资方案均不通过;二是存在配套融资不通过,但发行股份收购银隆落地的潜在可能。

谁在反对?

此次股东大会中,共表决了26项议案,其中15项遭否否决。而曹山石称,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证金”)也在此次股东大会投出了否决票。中国证金是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

而据曹山石称,据多名机构透露,在10月27日晚、28日早,部分公募机构就收到了中国证金的邮件,宣布要投否决票,随后上海诸多公募机构投出了反对票。

同时,中小股东是此次股东大会投反对票的主力。经济观察网梳理发现,在此次未通过的15项议案中,其中有9项议案被参与投票的中小股东的50%以上投了否定票。

担忧股权被摊薄或是中小股东投否决票的理由。据格力电器8月18公告称,拟以130亿作价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同时向 8 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 100 亿元(后改为97亿元)。

而这97亿元的募集资金计划中,格力电器控股股东格力集团拟认购41.88亿元,另外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不超过23.8亿元也是一大认购主力。

员工持股计划中,董明珠单独一人便将出资约9.37亿元认购此次持股计划的39.52%,即大概6000万股。而加上常务副总裁黄辉、董事孟祥凯、副总裁望靖东、副总裁庄培、副总裁刘俊等7名高管,高管认购比例占44.2%。

这意味着,如果计划顺利实施,董明珠持有超过1亿股份,超过原第四大股东前海人寿保险,成为格力电器的第四大股东。中小股东的股权将被摊薄。

10月30日,格力电器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报告,营收332.46亿元,同比增长5.8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27亿元,同比增长14.05%。

经济观察网将对格力电器进行持续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