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过半,我们还能抓住哪些风口,躲开哪些泡沫?

2017年过半,我们还能抓住哪些风口,躲开哪些泡沫?
2017年06月22日 15:05 时代周报

来源 | 阿辩论(ID:bianlunlove)

作者 | 张俊

“听说共享经济更火了,我家门口都有共享充电宝了!”

“那可不是,我家门口都有共享篮球了!”

“那你最近还直播吗,赚得怎样了?”

“直播个屁呀,经纪公司欠我的钱还没清呢,我现在做短视频!”

“那是,我也不做VR了,我在做人工智能!”

……

这样的对话,也许就在你的家门口、某个星巴克的角落,但是你已经见怪不怪,这语气在过去三年里再熟悉不过。

整个17年上半年,速生速死,整个行业都在不时出现的细小“风口”和迅速证伪的破灭中交替渡过。

伴随着制造风口“套路”的公开,大多数挫败者学会了冷静和聪明,不会脑子一热就跟。

但是他们也渐渐迷茫。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明显的趋势呢?

一、创业热可能回归

前两年,人们对创业最主要的嘲笑点是:创业五年,不如买一套房。

而今,伴随着一二线房市明确的冻结锁死,创业可能成为阶层逆袭的唯一手段。

于是我们看到,抢项目的投资人变多了,这其实是因为:

过去两年里,大量失败的创业者转型为投资人,大量迷茫的投资人开始转型成为FA,大量没法进入楼市、股市的资金开始进入创投圈。

简言之,不是好项目变多了,而是钱变多了。从盲目哄抬风口的吃相看,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吸取前两年的教训,他们的结局基本可以预见不会太好。

二、娱乐在抬头

最近几年互联网红利主要集中在基于工具和平台领域,打的是”效率提升"。

现在我们各方面的效率已经前所未有地提升,甚至有一些“效率过剩”了。

但这反而使现代人特别是一线城市人越来越不需要熟人关系的协作,孤独感正在加强。

此种背景下,消灭无聊缓解焦虑杀时间的"娱乐"会是一个重点,娱乐属性的内容、社交、电商都会有一个发展。

但是,娱乐最大的弱点是速生速死,当年的手游热、陌生社交热都是这样。到了17年,一个明显会破灭的泡沫是直播,即便陌陌这样的头部公司,在“直播打赏”的收入上也逐步放缓。

一旦秀场打赏不那么灵了,土豪没那么蠢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也就没了。

那么17年的娱乐热点是“游戏+社交”,代表案例有王者荣耀、狼人杀、派派。

特点是低用户门槛(玩法非常“通用”)、较强的社交沟通属性、快速的游戏变现机制。

这一波热潮中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玩法,更加好玩,更加接近真实社交,最终的玩法可能能支撑起一个新的陌陌,并且引发可怕的跟随。

三、线下在扩张

由于目前的创投圈创新乏力,加上BAT令人绝望的垄断能力。人们纷纷认为传统的“线上红利”已经不再具备,新的机会在线下。

但是,经历了o2o和团购的惨败,创业公司越来越不倾向于通过平台对接已有资源,而是自主创造新商业实体和模式。

他们越来越不愿意b2b2c,而是不带那些传统商户玩了,直接2c。

这一波的代表是名为共享经济的无人分时租赁,特点是高频刚需规模快速部署、弱线下依赖、租赁押金等现金玩法,因为无人、网络化、标准化,成本看起来可以压得很低,但是由于资本市场一哄而上的特性和高比例的损坏率,日常补贴运维成本其实很高。

案例有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迷你k。

所有的思路是一致的,我的每一个标的物都是一个“无人储蓄银行”,放在那里自动增值,然后引诱资本疯狂追逐。

四、中产焦虑是着眼点

可怜的中产阶级,因为高不成低不就的焦虑,正在成为成为夹心层。

那么接下来会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卖阶层门槛、强化阶层固化,常常是一些价格高、毛利率高的类奢侈品。

另一个是弱化阶层门槛、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和小镇青年以低价格获得"上流阶层的服务"。

我们想到了喜茶和鲍师傅。

另一个有意思的点是,聚焦中产人群的垂直电商平台们,他们最近的“声量”在减少,个中原因值得思考。

五、内容创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

内容创业,应该是app、公众号之后最适合大多数人的方向,17年各个平台对好内容的争夺和馈赠增多。

但是内容创业出现了巨大的风险点:

微信和苹果围绕“赞赏”问题激战,结果是付费阅读迟迟无法推出。

这就导致内容创业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1、后来者越来越愿意选择跨平台战略,并把重点投向公众号之外的平台,这既是分散风险,也是因为公众号红利确实消失。

2、知识付费作为一种已经证明的、相对稳妥的模式,稳步发展,但不会太快爆发,别看各个平台卯足了劲,实际上模式成熟还有相当一段路。

3、新的粉丝维护和流量触达手段会兴起,比如小密圈、饭团。

六、短视频出现泡沫

短视频正在成为公众号图文之后,最好的新流量获取手段。

其中,短视频的pgc模式已经成熟,但玩家很多。

ugc领域,陌陌、快手、火山抖音、微博大打出手。但是需要指出,快手这样的成功,在于社区氛围的长线建设而不是短期催熟。

他的成功在于,就算你火山可以挖走mc天佑,我的社区氛围还可以产生n个。

另一个问题是,想做mcn的太多,甚至超过了内容生产者。

这就好像小程序还没一个成功,想做小程序分发、外包、培训的倒是出来好几个,小程序数据公司还拿到了投资。

这就叫金子还不知道有没有,卖水卖工具的先起来了。

七、人工智能短期被高估

我当然相信,人工智能会是一个长远的战略方向,但是摆在今天去“哄抬”,这个时机是不是早了?

智能硬件肯定是未来,但是14年就热炒,结果也是一片哀鸿遍野?

VR、AR肯定是未来,但是去年就热炒,结果怎么样?

从智能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类基于基础科学和底层技术创新突破的案例:

1、常见于富于创新文化的西方社会。

2、常由底蕴深厚的大公司完成。

3、一家大公司成功推出“标准化”的新产品后,多数会开源,最终对其他同业产生毁灭性地打击,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从这个角度说,虽然没有足够证据,但我并不看好人工智能早期公司的投资,真家伙肯定有,但忽悠者居多,最后可能是绝大多数死掉、赢的卖给大公司。

八、营销方式的变革

我有一个朋友,现在身家几亿,没事开着法拉利到处跑。

他是做渠道流量的,简言之就是帮那些创业公司刷数据的。

他最爱说的是,那些投资人都很笨,他们的钱通过不靠谱的创业项目,最后全转移到了我这里。我不需要融资,他们的资都在我这里。

没办法,创业公司要刷假数据,投资人也需要假数据来骗接盘侠,而刷数据的成了大赢家。整个双创的盛世,有一部分是假数据撑起来的。

但是,伴随着ios11的推出,这类公司可能不再具备红利,简单粗暴地刷数据会行不通了。

这时候,事件营销、病毒营销会前所未有地重要,增长黑客会前所未有地重要。

我的另一个朋友做事件营销的,现在项目排到了2个月以后,标的动辄百万千万,我很看好他。

九、愚蠢的00后社交

以前投资人说,90后很不同。结果后来,尹桑、马佳佳,90后创业项目一个个死了。

后来,他们说95后很不同,于是神奇百货等等纷纷折戟。

今天,他们又开始渲染00后社交了,真是愚蠢不怕死。

事实上,这都是因为看到了中美年轻人的巨大差异、和美国年轻人的喜新厌旧,于是便大呼:中国的孩子未来也是这样。

可是中国的孩子,真有那么诡怪?

在这个问题上,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幸存者偏差”和“沉默的螺旋”。

1、你总是会注意到,少数极其特别的个体,并以此认为他代表了大多数。

2、真正的大多数,其实沉默着。

事实上,笔者长期经营全国大(中)学生辩论社群,管理过的90、95、00后也有上千人了,从来没发现他们与我们有多少本质不同。

真若说不同的,只是话语体系,我们说脏,他们说污,过嘴瘾呢你当真?

其实本质上看,大家很接近,都是深受中国悠久做人面子酱缸文化的影响,都是高度分裂化,有正经的,也有不学好的。

你认为00后都是花天酒地脑残?那你可以去icity之类上看看中学生阿,你只是选择性失明而已。

更不要把年轻人“一时幼稚的表现”当做“未来人类的趋势”。

谁没年轻过,我们当年的中二、刻奇、放荡不羁、大脑短路却初生牛犊不怕虎,你都忘了吗?

谁班上没几个另类脑残,想想班上那些成绩倒数的学渣,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你都忘了吗?

你以为这些是00后新特征?其实当年你班上混着的同学也没差到哪里去!

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些名校海归毕业的人,拿年轻幼稚不学好的部分样本,作为未来消费趋势的判断依据,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天天秀环球旅行照片太多的人,应该不大懂得中国用户心理。

所以,模仿monkey、houseparty这些西方人社交模式的产品,最后会怎么样?

十、信息控制权之争加剧

大的范围内,报刊杂志已经纷纷倒下,接下来是电视台,再往下纸质图书出版的未来都会堪忧。

因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

旧有的模式面对互联网新媒体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就像中国电信面对微信一样孱弱。

我们做创业的一定要有一个觉悟:虽说从长远的角度看,市场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市场不等于资本,资本的力量没那么牛逼。

所以一定不要有侥幸心理,耍小聪明、以为暂时没有管制,就没什么,就可以去钻漏洞,管制会有滞后性,但一定会到来,而且一来就不容抗辩。

以上,就是针对上半年,我能看到的大概线索,都是些眉目,毕竟数据有限、信息有限,能力更是有限。

但我觉得,这些东西应该是比人云亦云、招摇撞骗的投资人讲的好很多。某些人只会拿着lp的钱对着创业者作威作福,还动辄资本的傲慢:“那你又做了什么,怎么证明自己?”

和若干年前对马云、马化腾一脸嘲讽的人一个样子。

而对于看到资本回暖就兴奋不已想创业的人,我想提醒一句:

你真的想清楚你要做什么了,还是为了创业而创业?

我要告诉你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大多数人哪怕做到了高管,骨子里其实也就是个执行者、是个职业经理人,创业其实和你没啥关系。

虽说创业就是找人找钱找方向,短期看找钱最难,但从长远看,找方向是关键,真正有洞悉眼光的人是极少数。

千万不要以为融资胜利就是创业成功,从长远看最终的创业成功基本都是因为创始人的眼光。

而那些没眼光就算背景再光鲜、再会融资,后面也不可避免会走到坑里。一旦失败,不论早期融资多么顺风顺水,投资人翻脸抛弃你的速度都会超过想象。

他们只把你当做正常概率,你却很可能得背上百万千万上亿的巨债,想清楚了吗?

一定要有脑子,不趋短利近利,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盲从于台面上的“主流”观点,不要蠢和懒。

以上的话虽糙,但都是真心话。有时候,我对蠢和懒的人有些缺乏容忍,但这是不对的,因为他们至少常常是善良的。

这个时代都不容易,我们善良就好。

作者张俊,上海帅醒创始人,

专注tmt领域产品开发和商业分析,

运营争鸣辩论(全国大学生)组织和sns lab社群,事件营销操盘。

公众号阿辩论(ID:bianlunlove)。

编辑:蔡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