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人物 | “接盘侠”富力李思廉

观点人物 | “接盘侠”富力李思廉
2017年09月09日 01:15 观点地产新媒体

置顶:点击上方蓝字“观点”,欢迎关注并置顶,即可快速获取房地产新鲜深度资讯。

一次又一次甘当“接盘侠”的背后,或许是李思廉痛定思痛,图谋规模跃进,希冀重回地产荣光时刻的结果。

观点地产网 一向低调的富力董事长李思廉又当了一次“接盘侠”。

近日有媒体报道,香港老牌房企恒基兆业将辽宁7个项目和广州2个项目一并打包出售予富力地产,涉及交易金额86亿港元,该合作早于5月份便已敲定。

上述项目质量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其中包括沈阳国际金融中心以及铁岭莲花湖项目两大烂尾楼。

当然,李思廉啃这些硬骨头也并不是第一次,毕竟富力发迹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当时同行视之如敝履的旧工厂改造项目。

李思廉一向“执拗”,决定了的事情便一往无前,当年发展旧改如是,进军商业地产如是,如今砸下重金,以199亿收购万达77家酒店亦如是。

不过,一次又一次甘当“接盘侠”的背后,或许是李思廉痛定思痛,图谋规模跃进,希冀重回地产荣光时刻的结果。

“接盘侠”李思廉

错过地产黄金十年,曾经的“华南五虎”之一黯然失色,当龙头企业高歌猛进冲刺5000亿时,富力还在千亿征途上艰难跋涉。

掌舵者李思廉寻求突破之际,正巧碰上融创与万达的“世纪交易”,临门一脚搭上顺风车,谈笑间砍价百亿,接下万达77家酒店。

虽然交易进行得极为仓促,但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李思廉对数字极为敏感,心中定少不了一番计量。

8月中旬的业绩发布会上,李思廉言笑晏晏,用一贯温和的语调对台下数十家媒体表示:“万达的酒店,我们买的很便宜。”

当时李思廉用了报表上并不呈现出来的“归属业主利润”来阐释酒店的盈利状况,他介绍道,由于财务的安排,酒店反映出来的利润有时候是极少的,甚至是亏损的,但给业主的利润都是不错的。

他进而指出,整体按照万达和融创的公告,77间酒店归属于业主的利润是8.73亿元,平均每间酒店盈利1000万元。同时,收购酒店带来的330亿元正资产也带动了富力负债率下降。

如此一番计算,李思廉化解了业绩会上关于酒店盈利的质疑,同时还表示,日后有合适的项目,富力还会继续接盘。

果不其然,话音落地后不久,便有媒体报道,富力联手中渝置地以4.7亿英镑收购万达有意向的伦敦九榆广场地块。

与上述两宗收购暴露在镁光灯下不同,李思廉收购恒基兆业辽宁与广州9个项目,直至一场维权活动才浮现出来。

媒体报道称,这项收购交易于今年5月下旬便开始启动,7月签署正式收购协议,到8月初,所有项目已经完成交接工作。截至目前,辽宁7个作为标的的项目公司中,除了大连项目外,已经有6个完成工商登记变更。

双方交易涉及9个项目中既有已经建成的项目,也有土地和待拆迁部分,其中包括沈阳当地最著名的烂尾楼沈阳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停工6年多的铁岭莲花湖项目。

富力地产轮回

一次又一次扮演接盘侠角色,李思廉可谓赚尽市场目光,但春风得意的背后,也许正暗藏着富力实现规模跃进、重回地产荣光时刻的图谋。中期业绩会上,李思廉就将2018年销售目标大幅调升至1280-1380亿元。

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李思廉对市场机会有着敏锐的把握,从1994年顺应政策东风,啃下同行皆不愿意啃的旧改硬骨头,凭借富力新居一炮打响之后,富力又相继拿下十几个旧改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旧改大王”。

随着当行业竞相模仿,旧改市场日趋激烈,李思廉又一次嗅到市场转机,再三思量下,决定进军商业地产领域,同时加速布局全国。

那些年,李思廉带领着富力在全国南征北战、攻城略地,并在2005年赴港上市,成为当时在港股募资最多的国内民企,风头一时无两。

但激进拿地以及在商业地产上的大跃进,给富力带来了一系列的后遗症,极度紧张的资金链危机频现,负债率大幅上涨。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高杠杆运营使得富力倍感压力。艰难度过风波后,尚在原地踏步的富力,眼睁睁地看着曾经的“小弟”恒大、碧桂园渐行渐远。

李思廉落后了,这种趋势在2013年遭遇楼市调控之后更为明显。

当时富力大规模拿地进入二三线城市,但受政策调控影响,这些城市销售表现乏力,同时由于在上海布局时机不对,错失华东市场机遇。

时间一晃而过,从无尽风光到黯然失色,富力错过了地产行业发展的十年黄金时光。8月的业绩会上,李思廉也曾无奈表示,4000亿、5000亿的规模,需要团队、资源等方面的支撑,目前富力还是更注重利润。

如今,李思廉一次次充当“接盘侠”,能否借此使富力重回高光时刻,还待时间的考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