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生意难做,这家老牌企业如何做到逆市上涨的?

都在说生意难做,这家老牌企业如何做到逆市上涨的?
2017年09月30日 11:10 财经无忌

文 财经无忌

随着市场日趋饱和、原材料上涨,整个彩电行业陷入了速冻期,今年的情况尤其艰难,传统线下市场没有了往日的热闹,线上市场则在去年的高速增长后今年仿佛被人踩了刹车。

来自行业分析机构中怡康的数据称,今年彩电市场1—6月中,仅有2月、6月线上市场出现小幅度上涨,其它月份线上、线下市场全部同比去年下降。上半年线上市场同比下降4.7%,线下市场则同比下降近20%。

难题摆在了全行业人的面前——低迷的市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何摆脱行业困境,实现产业升级看上去却依然迷雾重重。

不过市场依然有好消息传出。就在上个月,老牌彩电企业康佳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康佳在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49%,达到114亿元。与此同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0.5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8.03%。其中康佳大彩电业务在行业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中逆势增长,实现了高达2.5%的增幅,可谓一枝独秀。

虽然作为昔日的王者来说,数据的绝对值看起来还没有达到领先的地位,但如果把这个成绩和康佳去年和前年的业绩相比,你会惊讶于这家老牌企业迸发的能量——这一点从增长幅度上就能看出来。

1、彩电市场同质严重,家电思维恐难觅出路

对于彩电行业来说,如果说之前的敌人是来自于跨界的互联网企业——小米、乐视、PPTV等一些企业,用“互联网思维”持续挑战了传统彩电企业的利润底线,那么,现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曾经被打蒙的传统彩电,已经回过了神,甚至也已经把小米、乐视的那一套学了过去。

而乐视、小米祭出的价格战,对于彩电行业来说,也并没有多少的震撼——这个行业从来就不缺少“价格屠夫”。

可以这么说,现在无论是小米、乐视,还是传统阵营的康佳、创维、TCL,本质上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区别,大家都有自己类似的内容生态平台,同样也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一些推广和营销。

事实上,作为一台彩电,品牌间单纯的低价策略和之前的传统家电营销思维,已经不能打动消费者——他们越来越在意购物体验,品牌需要在产品、体验、营销、售后各个阶段,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更乐意看到的是:当这台彩电搬进自己的家里后,是否能和家里别的家电,或者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更多的关联,而这给彩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试水“平台化”,康佳破解行业困局

并不是没有人去尝试破解眼下彩电行业的发展困境,康佳是行动最为坚决,方向最为明确的一家。

作为一家已经有将近40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康佳一度长期占据国内彩电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双冠王”,但近年来,随着整体行业的持续走低和康佳内部保守的体制错失了发展机会,导致康佳一度跌成行业的第一阵营。

而此前那场中小股东“动乱”也给处在转型升级的康佳带去了伤害:当年净利润亏损超12亿元。

“2015年我们乱了一把,2016年我们辛辛苦苦地稳住,2017年一开始有点余地。现在,康佳具备了新一轮发展的基础。”康佳董事局主席刘凤喜多次对外表示,康佳的“疗伤恢复”远比外界预计的要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股东内乱给上市公司造成业绩巨亏,但也加速了上市公司的变革的进程,在刘凤喜的带领下,从2016年开始,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康佳内部全面拉开。

首先在产业上,现在的康佳已经不仅仅把自己定位是彩电企业,康佳的“野心”是转型成为一家投资控股平台,通过投资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如果康佳现有产品或业务,不符合发展方向就卖掉。”刘凤喜的态度很明确,康佳未来要做“加减法”。

按照康佳的规划,其旗下几大业务,包括彩电、白电、手机业务等都进行产业公司化运作,而集团要做的就是投资控股,做大投资业务。目前,康佳集团组建了六七个投资团队,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运作投资业务。

2017年4月,康佳与湖南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被视为是康佳构建智慧家庭,进行异业融合的阶段性尝试。同时,康佳安徽滁州彩电生产基地投入2亿元进行生产线的智能化制造升级。

随后在5月份,康佳又参股楚天龙智能卡、增资磐旭智能公司,拉开了布局物联网产业的大幕,发力抢滩物联网这一新的万亿级市场。

康佳专门成立了由总裁亲自挂帅的科技产业园事业本部,致力于成为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园区开发为载体、以股权投资为抓手、以产融结合为目标的园区规划、运营服务商,以打造出一个“科技+产业+城镇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实现产品线的多元化和利润的多元化。

最新的消息是,康佳筹划出资不超过10亿元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设立一个产业基金,拟在TMT产业、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行业进行投资。

其次在原有的彩电业务上,康佳也进行了一次架构调整:将原来的多媒体事业部、海外事业部、彩电事业部、深圳市壹视界商业显示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康佳多媒体产业本部,实现对整个彩电业务链条的整体协同和有机整合,并随之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组织架构的调整效果也是显而易见。2017年一季度康佳电视线上销售增长了大约40%,55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在销售结构中的占比已超50%,业绩改善趋势已经显现。

3、升级破局,康佳手上还有什么牌?

事实上,康佳最近频频出招,也引起了行业很大的关注度,而外界最为关心的是,康佳手上到底握着什么牌?

今年3月,在大股东华侨城集团的全力支持下,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了市场化竞聘的新一届高级管理层人员名单。“年轻化”成为了本届高管群体的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成员都是“70后”,其中出生于1979年的周彬脱颖而出成为新晋的康佳集团总裁,他于2001年进入康佳,也是目前中国家电圈里最年轻的总裁之一。

另一方面,康佳也在向“改革”要活力。确定了以建立高度竞争、完全市场化、与行业相匹配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机制为目标的变革思路。在内部康佳已经开始捅破体制“天花板”,通过员工持股与引入战略投资者,业务的布局也在不断地延伸和扩展,明确了康佳下一步要由过去比较单纯的硬件发展模式向“硬件+软件”“终端+用户”“投控+金融”的方向升级。

有人、有思路,也要有钱。就在今年5月22日,康佳发布关联交易公告,公司拟向华侨城集团公司申请额度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委托贷款,期限为2017年—2025年,贷款的利率不高于提款时约定的提款期限对应的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这项议案很快获得了通过。

这一行为,被外界解读为大股东华侨城用低成本的资金在支援康佳,目的也是为支持康佳更快的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康佳已经突破了传统彩电行业的眼界,无论是平台化的投资控股思路,还是年轻管理团队的活力和国资背景的大股东支持,都让“拨乱反正”的康佳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当然在这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至少在目前,昔日的王者或许已经找到了重现过去荣光的钥匙。

本文为 财经无忌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