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圈下一波院士就在他们里了~

能源圈下一波院士就在他们里了~
2017年02月21日 01:25 能见派

又到了一年一度推选两院院士的时候,好多人都卯足了劲。

“能见派”给能源电力圈子的候选人做了个大盘点,你看谁最有希望?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7年推选院士候选人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7年推选院士候选人专家委员会会议于2017年2月15日在京召开,通过不记名投票,评选出汤涌、许世森、辛耀中、陈进行、邢继、郑玉平、葛维春7位同志为2017年我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

汤涌

1959年9月出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由国家电网公司推荐,拟推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汤涌获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工程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获发明专利授权47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编写国标、行标7项,发表EI/SCI论文150余篇、专著5部。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理论和稳定控制技术研究,在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仿真算法和建模理论、互联电网稳定控制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

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算法和模型,主持研发了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软件和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推动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代表性成就有:

发展了电力系统仿真算法和建模理论, 研发成功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动态仿真软件,为我国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发展了互联电网动态分析与稳定控制理论,建立了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振荡和波动理论和综合防御体系,为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

发展了电压稳定理论,提出了电压稳定理论判据和防控策略,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电压稳定评价体系,研制出一种电压稳定全过程防控系统,大幅降低了受端电网发生电压失稳的风险。

许世森

1965年10月出生,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洁低碳发电专业委员会推荐,拟推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许世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奖1项,国际能源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68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许世森是我国清洁煤发电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及CO2捕集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

是我国清洁煤发电重大示范工程——首座IGCC示范电站的技术负责人,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GCC系统设计及动态运行技术,发明了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负责研制出世界上首台2000t/d级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装置,并在IGCC示范电站得到应用和验证。IGCC示范电站经过四年的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洁净煤发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他负责研制出我国首套燃煤电厂CO2捕集装置、世界上首套12万吨/年燃煤电厂燃烧后CO2捕集装置和世界上首套10万吨/年基于IGCC的燃烧前CO2捕集装置。在我国IGCC发电和CO2捕集技术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清洁煤发电和转化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辛耀中

1956年3月出生,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推荐,拟推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辛耀中率队完成国家“863”课题、“核高基”课题,为国家“01”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工程)、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共10余项,获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1906奖、国际大电网CIGRE突出贡献奖;

长期参与我国和IEC标准化工作,主持建立了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标准体系架构,提升了我国在相关IEC标准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辛耀中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电网安全防护专家,三十多年来一直在生产科研第一线潜心钻研技术,成绩卓著,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在工程科技方面成就突出,主持研发了世界首套智能调度控制系统(D5000),实现了大电网的实时监测从稳态到动态、稳定分析从离线到在线、故障处置从分散到协同、优化调度从局部到全局的重大技术进步,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调度控制装备的整体升级换代,已在国家电网调度和各区、省、地市级调度投入运行,保障了全球最大的国家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牵头研究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国家电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并推广到全国电力行业,已覆盖了全国1千多个调度、3万多座变电站和1千多座发电厂,为有效保障国家电网安全和国家安全做出突出贡献。

陈进行

1955年7月出生,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推荐,拟推选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陈进行长期从事电力生产、输送技术研究和工程管理,为加快我国电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能源生产和技术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持煤电清洁高效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将托克托电厂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同类机组技术经济领先的燃煤电厂。

掌握了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节水全产业链核心技术,脱硝等成果拓展至电力集团和钢铁、石化企业。主持实施风电全业务链关键技术创新,将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场建设成为“电网友好型风电场”。自主完成“风电机组变桨控制策略优化”、“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效能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主持智能发电关键技术研发,建成我国首个企业集团级智能发电集成服务平台。实现了大唐各类发电机组在线监测诊断和优化运行,发电燃料全流程闭环管控、科学配煤掺烧、智能优化采购,集团各经营单位资金账户实时监控、风险事前预警、资金优化配置。

创建实施发电企业全面创新管理模式,使集团的系统创新能力跃居国内发电行业领先水平。创建了“以战略为引领的全面创新管理模式”,主持制定了从项目全过程进行流程再造的优化设计、优化运行工作,实现项目的精益化管理。

邢继

1964年10月出生,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推荐,拟推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邢继作为“华龙一号”(ACP1000)总设计师,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我国能源领域的核电工程设计专家,长期从事我国核电工程的设计研究及管理工作,主持或参加了多项重大核电工程的研究设计、核安全评审及工程咨询工作,形成了多项科研和工程项目建设成果。

作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我国首个自主设计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岭澳二期的重要技术方案,开创了国内设计单位承担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岛设计的先河。作为CP1000的总设计师,成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第三代特征的百万级压水堆核电机型。

任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研发成功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机组填补了我国自主化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空白,使我国形成了具有国际核电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长期垄断和知识产权的限制,使我国跃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落实核电“走出去”战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成果被评为2013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邢继入选2014年度中央电视台“科技盛典”20强,被评为2014年推动“北京创造”科技人物、国防科技工业十大“科技创新之星”以及2015年度中央电视台“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其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2013年度中央企业先进集体,被国务院国资委推荐为2014年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郑玉平

1964年8月出生,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推荐,拟推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郑玉平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获发明专利授权4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江苏省专利奖金奖2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4篇。

郑玉平在30年科研工作中,紧跟本领域工程科技亟需,在攻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难题、推进保护控制理论实用化和工程化、电网主保护原理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攻克了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中的多项继电保护关键技术难题,建成了完整的继电保护技术装备体系,推动了本领域科技进步;主持研制成功特高压交流电网成套继电保护设备,满足我国首个特高压工程亟需并大规模应用;

构建了适应交直流电网故障暂态特性演化的主保护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电网主保护原理;开创二次设备平台化研发设计方法,研制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通用平台,开发系列化二次设备,并推广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控制等领域,他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葛维春

1961年8月出生,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由辽宁省电机工程学会推荐,拟推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葛维春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出版著作9部,发表论文33篇;授权专利62项。

葛维春现为国家电网公司工程技术专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

长期在电力系统一线工作。针对电网发展的薄弱环节,从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出发,引导和带领数个工程领域攻关团队,常年坚持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在大电网安全稳定、调度自动化、动态无功补偿、变电站智能化等领域承担了含国家级在内的多个重大项目,解决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小波测距技术开发与规模化应用、受端大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综合应用研究与示范、智能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和高度集成保护应用技术开发与示范、节能增容导线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若干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推举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冯耀荣,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生于1960年9月,博士,教授级高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2002年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直在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或其前身)从事石油管材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技术支持工作。

历任研究室主任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院长助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等职,现任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持、负责或作为骨干成员完成三十余项国家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研项目,有28项(次)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主(合)编(著)著作和研究文集10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4件,其中第1发明人专利16件。

兼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管材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管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委员、管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管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工程联失效分析中心石油管材与装备分中心常务副主任等。

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推举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樊启祥

1963年12月出生于湖北仙桃,1984年8月参加工作。

历任中国三峡总公司筹建处工程技术部技术处助理工程师,中国三峡总公司筹建处利源公司项目监理工程师、监理组长,中国三峡总公司利源公司工程项目处副处长,中国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综合管理部副处长、左岸工程部临时船闸项目处处长、临时船闸与升船机项目部主任、航建项目部副主任、主任、工程建设部副主任兼航建项目部主任,工程建设部副主任兼北京国家游泳中心项目管理部副主任。

现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张宗亮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男,山东商河人,1963年5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历任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1984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28年来一直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先后主持、组织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30多个大型水电站的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是我国土石坝领域的知名专家。

主持了天生桥一级电站、糯扎渡水电站勘察设计科研工作,组织承担了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流域数十个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任务,总装机容量5000多万千瓦,总投资约4000亿元。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分别排名第3、第4、第5和第10),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

中国水利学会推举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刘之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男,1958年2月生,山东青州人,1984年4月入党。1975年2月在河北省平泉县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工系,后留校任助教,1983年9月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就读研究生,1986年4月获硕士学位,并进入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工作。

1992年2月赴日本,任太平洋咨询公司工程师,1994年4月回国,同年8月任水力学所副所长,1997年1月任所长及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6月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1年10月至今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常委。

兼任国际水力学会会员,中国水力发电学会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工水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化工学会推举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宗保宁

男,1963年6月出生,专业/专长:化学工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推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院士候选人;

程春生

女,汉族,1962年6月出生,专业/专长:精细化工(化工工艺),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推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候选人。

四川省科协推举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石清华

1963年2月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水力发电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

作为我国水轮机水力开发与研究的杰出代表和技术创新带头人,主持完成了“八五”、“九五”、“十五”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先后为盐锅峡、龙滩、小湾等数十个大型水电站设计开发了30多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水轮机转轮。

尤其是作为三峡右岸巨型水轮机水力开发的总设计师,为我国巨型水电设备核心技术的创新和民族工业实力的提升做出重大贡献。

————————————————————————————

长按二维码关注“能见派”:

新浪财经“能见派”(微信号:nengjianpai)——在这里看见能源的未来。

转载“能见派”稿件,请按以下格式注明:作者:XXX,来源:“能见派”(nengjianpai),并保留二维码;如果保留评论性内容,请注明来自于“能见派”。违者投诉。

欢迎赐稿。有任何沟通需求可加微信号:lily640,或发邮件至:lily640@163.com

“能见派”是新浪财经能源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新浪财经微博(@新浪财经)和微信号(sinacaij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