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后会变怎样?马化腾的偶像、世界科技预言家做了最新预判

25年后会变怎样?马化腾的偶像、世界科技预言家做了最新预判
2016年12月09日 21:55 每日经济新闻

编者按:

在这个时代,如果有人被称作预言家,你估计会觉得说的是章鱼保罗。

但是就有这么一个人,因为预言而被无数商界奇才追捧,是马化腾、王小川、张小龙等中国互联网大佬的偶像,他叫凯文·凯利(Kevin Kelly),是《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很多人叫他KK。

他写的《失控》已成为被这个互联网世界所吸附的所有人的必读书目。

《失控》这本书中所记述的,是凯文· 凯利对当时科技、社会和经济最前沿的一次漫游,并借此所窥得的未来图景。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

当在这个已被网络颠覆的2016年年底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很难想象这是凯文·凯利在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

在当时,他极容易被称为加利福尼亚空想家,或者狂热的乐观主义者,可如今这些预测却真的已经实现,“像聚宝盆一样,就在我们眼前”。

就在今天(12月9日),凯文·凯利空降成都,做了一场名为《回到未来》的主旨演讲。

演讲中,凯文·凯利分享了自己对未来25年的预测。他表示,未来将有很多东西被人工智能代替,但人工智能也有缺陷,比如机器不能来做创新,这就需要人类。在产品方面,凯文·凯利表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平台将是VR,而未来20年最伟大的产品还没面世。

▲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以下内容为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根据封面新闻直播整理的凯文·凯利演讲全文:

感谢大家的到来,非常高兴今天到成都,这是个很好的城市,是个发展良好的城市。今天是来教授也是来分享,借此机会来分享,未来25年我们会去到哪的观点。

要预测未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因为技术都是有偏见的。通过技术的物理的特性,我们能够预见,我们能了解未来技术会到哪里,未来技术很长一段时间会怎样,我们是可以预测的,但是一些细节是不能预测的。

像阿里巴巴、百度未来会有什么产品不能预测,虽然不能预测细节,因为细节无法预测,但是形势可以预测。

比如这一个东西,都有四个脚,这些有四个脚的东西都有具体的形状,是可以预测的。

比如说你可以想象,雨水从山谷流下去,下面有河道,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河道面积,但可以预测流向,就像技术和未来趋势。

我们来看一下技术的使用。比如电话的使用是必然的一种发明,但是我们不能预测苹果手机。比如我们互联网,我们知道它的一些趋势,但是我们不知道哪家公司会做什么。所以未来25年,我们的认知是技术的趋势,我们现在就有人工智能,但在人工智能之后,还有很多别的东西。

比如说刹车系统,智能刹车比人工刹车更好。这些技术是五年前不能想象的。再比如,在图像处理单元方面,技术更加完美。

所以,我说的第三点,就是大数据。现在需要大量的数据来实现人工智能。目前的人工智能能够打败围棋大师,甚至人工智能能够打败人类。

同样呢,我们也能教授人工智能,让人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比如说我们可以上网search一下,就能找到我们想要找到的信息。同样我们也可以和人工智能玩游戏。其实在过去几年我们就在使用人工智能了,但是现在不一样的是,人工智能能教授我们玩游戏,它有学习能力,所以机器比人更聪明,搜索引擎比人更聪明,因为记忆容量比人大。

而动物也有很多类似的智力,在某方面还高于人类。比如松鼠的长期记忆比人类更好,一千个松子洒在地上它能记住在哪里。但是有些方面就不如人类了。而机器的智力是工程学的记忆,对资源来说是自然的平衡,会在某方面很强,某方面很弱。

我们百度的搜索是不是比你更聪明,因为搜索引擎在记忆方面比我们人工更聪明。因为我们有不同的思维,AI与人类不同。

为什么我们需要人工智能?

比如说,人类司机并不好,人类开车一年会杀死了100万同类。人工智能开车更好,因为他们由工程控制,不会分心,难以受到外物影响。

我们对人工智能有误解,这里讲到IQ,人工智能是单维度的,而且更复杂。IQ不仅仅是智力,还有很多维度的东西。

在下一个25年和30年还有很多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思维方式被应用,而人类的智力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会面对更大的挑战,所以第一步我们得建立一种思维,第二步,创造依赖这个思路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思维方式的不同:人工智能比我们聪明,但是不是在每个方面都比我们聪明,这种缺陷对人类是一种好处。

人类文化发生巨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还有农业革命也是,我们可以用人力来解决问题,这里是说的物理的体力。

100年前发生重大改变——从体力变为人工的能量。比如说蒸汽、汽车,人类不仅是使用自己体力带来的能量,还有机器带来的能量。

那今天我要说的,再往后的25年,一些东西将被人工智能代替,比如电动棒,以后能注入智能成为一个电动棒,现在汽车有250码,我们把人工智能加进去,就加入了250个大脑。

AI被反复运用,他的价格会被降低,以后不需要去创造人工智能,只需要购买就可以了,所以每个人都是从农力社会到电力社会再到智能社会。

如今,电脑手机都可以买到人工智能的产品,用完之后还能售出,大家还在等什么呢?很容易就可以买到,它们可以工作24小时7天一周没有问题。

如果我们把AI加入到机器人中, 如果没有编程编码,你可以加入自己的编码,通过编码来操作他的东西,这是以后经常能见到的机器人。当然机器人能帮助人们完成不同的任务,它们可以学习并且非常智能,实际上它们还可以增加很多职能,它们不仅代替了人类的一些职能,还创造了一些职能。

科技把你的工作偷走了?但正是因为科技才出现了一些更有趣的职能。比如你的孩子在将来不再继承父辈的工作。创新是什么呢,是一种试错的过程。所有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创新从根本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过程,因为要去试错,不能以效率来衡量创新,所以机器人不能来做创新,这需要人类。

医生会说,最好的诊断师并不是人类,也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工智能和人类的结合。

所以大家相信吗,我们以后的工资水平取决于是否能与人工智能配合。

VR的眼镜在1989年就发明,当时考虑到了交互的现实,是很好的。在1989年就预测VR会上市,当时我预测错了。因为太贵了,1美元的成本要用100美元来完成上市,太贵了。

25年后,智能手机出现了。

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平台,VR将会展示一个非常宽广的平台,VR的生态将会非常发达。这两种虚拟现实一种是浸入式的,另一种是有一个眼镜戴上,你看到的人是有混合现实的,第二种叫混合虚拟现实。

混合虚拟现实,比如你用清晰的眼镜就会有现场的体验。混合现实就像你做事,能够先期就预测,能够预判,你可以更好的去设计你的产品,所以是更加强劲的技术。

混合现实是要混合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你会有一个真正的体验,他会在真正的环境中设置很多虚拟的角色物质,与现实生活发生什么?这是可以想象的。

比如在房间中,你戴上眼睛看到有条围巾,它不是真实存在的,但你戴上这个眼睛,你会感受到它真正的存在。

你的大脑是分区的管理触觉的视觉的。通过虚拟现实,你的触觉会被触动起来放下眼镜,你会感受到刚刚所看到的。所以,这种体验类型的互联网,前景很好。所以,体验会成为新的货币。

比如你跟什么人坐在一起,但这是虚拟的,或者你做一个实验,这些都是虚拟的,但这都是一种体验,他在你的大脑中存在,这样我们的触觉就会大于50%。

虚拟现实让我们感受到了真的存在,让我们可以体验互动。虚拟现实、物联网,能给我们100%的真实的体验。

我们现在大多数的社交媒体,只能是网络上的交流。但虚拟现实最强大的是,让不可能存在在现实中的人和物存在,并且让我们能够体验到。

那我们谈一下最后一点,追踪。所有可以被追踪的数据、行为,都是可以被追踪。30年后我们将有更多要追踪的事物。比如苏宁电商,他们向我们展示他们追着他们的客户。通过虚拟现实,能够更好的展示追踪。

通过虚拟的信息库,可以捕捉你生活中的喜爱、偏好。信息的捕捉,可以让大公司来收集数量巨大的信息。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将会有最大的数据,而虚拟现实公司他们收集更多的数据,未来将会有更大的数据。他们有不同的需求,更多需要整理的数据。

比如我们在健身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身情况,这就需要用数据量化自我。

比如说人们会通过量化自我了解运动情况、健康、智力。

在医学方面这个能怎么发展?比如,我们不是每年进行血压测量,而是每天来做测量。我们会了解地更加全面。追踪记忆等其他的信息进行测量,这些宝贵的信息可以为我们提供全面的信息。

除了追踪自我,我们还可以追踪酒店,城市,你手机和拍照的设备。这些追踪如果做的不好的话,会让人不舒服的,所以我们要让他有特性,有隐私,我把它叫做双向监督。

通过数据的堆积和分析,来完成量化的自我。

最后的结果,通过这样的追踪,可以产生量身定做的药物,这样的药物能够有更好的作用,并且在药后进行继续追踪。

但是现在让我们不太舒服,别人可以监督到我们,我们是不能知道他们的信息,而且我们被监督也无法从中获益。

未来我们要更平衡一点,双向监督。

另外,我们的隐私性是重要的。我们需要有个人的隐私,但是100%的透明性和隐私性有矛盾,通用和个性化之间有矛盾。

他需要有通用的信息,也有隐私的信息,因此追踪需要选择,通过科技,他们可以选择透明或者隐私。

我们想要一个隐私的个性化发展,我们相信我们要去保护这一点。

我相信未来是让人难以置信的。

如果我们有时光机回去的话,现在非常崭新的世界对于那个时候的人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要相信未来。要相信,计算机会越来越小,可以放进我们的鞋子里。

30年前的人们会笑为什么电视机这么小,但是现在我们去酒店只需要刷卡就有很多东西,所以你要去相信不可能的东西,未来还有很多不可能的东西变成现实。

我们仍然处在第一天,人工智能还会有更多的发展。

现在有更便宜的基础设施,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方便的事物。We are the birth of the beginning .

如果我们现在可以想象20或者30年之后,我们再看是什么样的,会有很多的变化和不变,但我相信未来20年最伟大的产品还没面世。

感谢大家的聆听。

▲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现场提问环节:

Q(现场观众,下同):很多人都不相信未来的预测,您个人的预测会有错误吗?

A(凯文· 凯利,下同):我犯的错比对的多,你尽力去尝试了就会学到新的东西。

Q:您可以预测一下,人类未来的情感会有什么变化吗?

A:对大家来说,可能是很惊讶的事情,人类的情感可以进行编程,情绪的编程比智力更简单,宠物可能不聪明但有情感,将复杂的情感注入到机器里是很容易的。

Q:未来5年人工智能会给很多行业带来变化,它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呢?

A:预测不了很具体的东西,只能预测趋势和方向。

Q:您的粉丝里谁给你最大的挑战?

A:应用人工智能的人,他们会提最难的问题,但是也有短板,因为在使用技术时,去预测趋势很难。

Q:未来人工智能将会解决人类70%的工作,但是人类的自我提升方向在哪里呢?

A:机器开始能做很多的事情,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答。你想知道一切问题的答案,以后你可以问人工智能,他能给你好的答案。

而对于人来说,人可能问问题更好,回答问题就不如人工智能。

每经编辑 李净翰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

封面新闻

转载请注明

|  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