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不应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通胀和资产泡沫

周小川:不应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通胀和资产泡沫
2017年03月26日 13:45 中国经营报

来源:新浪财经

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于3月23日-26日在海南博鳌举办,主题为“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席并发言。周小川在“货币政策的‘度’”分论坛上提出,很多人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通胀和资产泡沫,其实这不是预期的后果。并且货币政策不是万金油,不要认为量化宽松可以治好每个国家的不同疾病。他还感叹,这几年公众过于关注货币政策,反应有点过激。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以下为小编整理的发言要点:

不能太依赖货币政策 应转向审慎了

周小川表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未解决,足以见到全球经济复苏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因此,各国的货币政策也需要重新改变,“变成比较审慎的货币政策”。周小川坦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比如对日本央行既是如此。“但我认为这个方向就是要看到货币政策的限度,要认真地去考虑什么时候离开货币宽松周期”。

周小川强调,虽然货币政策制订当局已经开始实行紧缩政策,但这一过程应是渐进的。“在某些时期,我们会强调结构改革以及其他长期的发展战略,以发出信号告诉人们不要太依赖于货币政策,这个信号的发出是很重要的”。

调结构要靠财政政策 应调整央地财权关系

周小川表示,财政政策对结构性改革很有帮助。“如果财政政策没有空间了,就很难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即使财政指标不是很好,但还是必须继续用财政手段、财政工具推进结构性改革”。

但他也表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财政政策空间,所以各国需要从自己的情况做出判断。对于中国,由于中央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不是很高,但地方政府的基础投资、城市化,发展服务行业都需要投资,所以应该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调整财权、事权以及调整地方财政政策的限度,“有些省份已经债台高筑,有些省份还有举债的空间。这也是另外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而对于货币政策的运用,周小川称,“并非说货币政策完全没用,无法促进结构性改革。而是说货币政策会调整总量需求,并不是调整结构和行业的”。

“但我们也可以有一些创意,利用一些工具鼓励支持某些行业,货币政策可以把钱导入一些战略行业,帮助他们进行结构性改革”,周小川举例称,“我们希望能制订一些政策鼓励想农村地区贷款、向小企业进行贷款,但成效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货币政策宽松已到达周期的尾部

周小川今日提出,在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后,我们已经到达了这次周期的尾部。货币政策不再是宽松的了。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在不同国家以不同速度在进行,不同国家的表现截然不同。全球市场并不是完全协调一致,货币政策也不是完全协调一致。

以中国来说。过去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9月底,采取了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2010年底,国务院决定,回到谨慎的货币政策。

周小川表示,全球的复苏经过了很多曲折,我们看到欧洲主权金融危机仍然没有解决,还有一些问题在发生,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货币政策也需要逐步改变,变成审慎的货币政策,这里存在很大的挑战。

“无论如何,我认为要看到货币政策的限度,认真去考虑,什么时候考虑如何离开货币宽松的周期。”周小川称,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他指出,我们已经在一些国家看到通胀,但在全球范围做任何判断为时尚早。“我们要保持审慎的态度面对通胀,这与货币政策的制定有直接关系。虽然货币政策制定当局已经开始紧缩他们的政策,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会强调结构改革以及其他长期的发展战略,发出信号告诉人们不要太依赖于货币政策,这个信号的发出是很重要的。”

货币宽松导致楼市泡沫:这不是预期后果

周小川说他曾在央行的圈子进行过很多讨论,他们说,“我们不应该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通胀和资产泡沫。这其实是不预期的后果。”

他指出,过去的经验表明,当货币政策宽松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或者导致某些资产泡沫,金融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或者其他资产泡沫。尽管如何,人们还是需要做取舍,因为我们需要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尽管货币政策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但是我们还是要关注康复、经济复苏这一面。

周小川说,在3年前澳大利亚G20峰会上,20国集团领导人当时号召GDP在增加2%作为复苏目标。按照他的观点,货币政策造成资产泡沫是不预期的后果,的确让政策制定者过度依赖于货币政策本身,但现在央行知道了,货币政策不是万金油,不要认为量化宽松可以治好每个国家的不同疾病。

他的观点是,政策制定者也许会改变这些政策执行的先后顺序,每个政策都有自己的功能,应当选择正确的政策工具。他感叹,如果人们是理性的,可能会调整财政政策等其他政策,而不只是货币政策。这几年公众过度关注货币政策,包括消费者、投资者,他们对股市、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买一些金融产品,因此市场对货币政策反应似乎有点过激,这也是最近的情形。某种意义上来说,货币政策造成的后果是非预期的后果,这段时期后,人们会更合理理性认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