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庆楼市突发异动!暴风雨真的要来了?

上海、重庆楼市突发异动!暴风雨真的要来了?
2017年01月09日 10:40 政商内参

点击上面政商内参。

By政商内参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微信号:zsnc-ok

 自上海紧急暂停了大部分类住宅项目的销售之后,重庆楼市又迎来异动,市国土房管局紧急采取措施严控房价!楼市暴风雨要来了?

重庆紧急采取三大措施严控房价!

  最近,重庆楼市吸引了无数眼球!近期,各类重庆楼市要涨的声音不绝于耳。针对有媒体报道一些购房者组团“打飞的”前往重庆“炒房”的现象,重庆下发了《关于加强主城区商品房项目预售方案管理的通知》。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严格预售方案备案、加强备案价格审查、严格预售方案变更和严格预售方案执行。

  以及三大措施:

  这是10天之内,重庆官方对房地产市场的第二次表态。

上海整顿商住,128个项目暂停销售!

  1月6日晚间,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官网“网上房地产”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办公”性质的一手房中,有大量项目“暂停销售”。

  这些暂停销售的项目,全部是办公性质的公寓——公寓式办公楼,也就是俗称的“商住”。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上海共有128个项目被暂停销售(不含金山区),其中嘉定、松江、青浦和浦东新区分别为30、17、16和15个。

  对此,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声了!官方明确回应,部分商办项目被暂停网签,主要原因就是两点: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暂停销售可以看作是进一步的动作,后续会否再有动作不得而知。停止销售或是政策出台执行的前奏。

楼市暴风雨要来了?

  2016年北京商住市场过火引起了北京市的重视,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市高层表示“坚决不能再新增商住”、“商办用地暂停上市”。

  2016年5月,北京市住建委发布针对通州区的商住限购。在政策高压以及商住整顿风暴笼罩下,北京商住项目四季度终于掉头向下,最终走出了高开低走的行情。

  而2016年是深圳楼市有史以来商务公寓的最大市场供应量,加之2017年深圳有三成新入市项目是商住公寓。如果深圳跟进商住限购政策的话,对今年楼市的影响可想而知!

  不过现下,很多人认为一线城市房价下跌不大可能,事实上,一线城市房价永远涨的魔咒已被打破!

深圳、北京、上海房价集体下跌!

  深圳:房价已经跌回了半年前

  深圳市规土委发布去年12月深圳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深圳新建住宅成交2161套,成交面积21.8万平方米,成交均价5494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1%。从每周的成交数据来看,深圳房价连续8周维持在5.5万元/平方米的水平,房价已经跌回了半年前。

  二手市场更加不乐观。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2016年12月深圳成交4734套二手房,环比减少28.4%,同比减少66.1%。成交面积422612平方米,环比减少28.8%,同比减少65.0%。

  北京:新房均价回调至3.82万元/平方米

  2016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场在京八条影响下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降温。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四季度北京合计成交商品房住宅只有11565套,环比三季度下调幅度达到了42%。2016年12月,北京市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已回调到3.82万元/平方米的水平。

  上海:12月新房成交同比下滑65.6%

  上海也不例外。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12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仅64.9万平方米,环比增加7.6%,同比下滑65.6%,这一数值也是5年来同期最低。

  正是受到调控政策影响,当期改善房源成交缩水严重。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12月单价6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改善房源成交573套,环比减少31.1%。

2017年,房价是涨是跌?

回顾2016展望2017,每个人都会关心的显然是楼市,2016年,即使是在政府严格的限购政策之下,楼市依然大涨,那么今年这种火爆行情能否延续呢?

        从政策面来看,国家已经定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所以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恐怕还会延续,房子的投资成本将会上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决定房价涨跌的核心因素还是供需,在不少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依旧紧张。

同时下半年的限购和暂缓预售证,也让很多前期高价地开发的楼盘并未入市。而在新的一年,这些高价盘必然会逐渐入市,所以我们猜想,2017年楼市的分化会更加明显,部分供应紧张的城市的房价还会维持较高水平,而更多的供应过剩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会出现明显回调。 (综合央广网、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中金在线(cnfol-com)、央视财经(ID:cctvyscj)

黄奇帆走了 就可以到重庆炒房了?别做梦了!

重庆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也是老工业基地。近年来经济表现也十分亮眼,已经连续3年以两位数的GDP增速领跑全国。但与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始终“不成气候”的房价。重庆房价不仅被一线城市远远甩在身后,在同等量级的城市中也是洼地。重庆房价能多年保持平稳,最主流的声音是,前任市长黄奇帆功不可没。重庆房价不涨,主要是政府之手调控的结果。

黄奇帆卸任的消息,对各地投资客来说,犹如某种购买的信号。据央视财经报道,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1日这一周,重庆新建商品房的成交量,就超过了2016年2月份和7月份全月的成交。但成交均价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除了极个别高档楼盘之外,均价万元以内的楼盘仍是重庆市场主流。

与此同时,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重庆土地拍卖已经出现热潮迹象,从12月20日到12月26日,重庆完成8宗土地拍卖,成交价格达到204.62亿元,多块土地溢价率均在70%以上。此前,重庆土地价格相比其他城市极为低廉。

但财经分析人士叶檀认为,到重庆炒房不大可能获得成功,即使获得20%以上的溢价也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如果重庆房价大涨,多年结构性调整的成果将毁于一旦。

调控房价的原则和手段,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秘密。但为什么只有重庆成功做到了?这跟重庆本身的体制优势,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有关。

供需规律是第一规律。重庆特殊的体制优势,使得重庆主政者可以利用土地手段从供给侧调控价格,学者马超将这种优势总结为“省的架构、直辖市的体制”。省的架构让重庆拥有巨量的土地资源;直辖市的优势,则使得主政者有条件牢牢控制住土地的供给和配置权。重庆2002年一次性储备了主城40多万亩土地,之后20年内每年只开发5%,即2万亩左右。二是储备权集中,储备收益各级政府共享。

从需求侧来看,一个城市的房价长期决定于其人口净流入。与其他一二线热点城市相比,重庆对外地人口的吸引力并不突出。

地区收入水平不高也限制了重庆购房需求的释放。与令人咋舌的GDP增速相比,重庆人均GDP并不高,2015年在全国位居第11位,尚未进入人均1万美元俱乐部。重庆近40%的人口分布在下辖区县,农民拉不动房价。

重庆的库存压力山大,这两年的主要政策就是去库存,保持房地产和金融稳定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虽然从预期看,重庆的房价会上涨,但现在预计仍在抑制房价,让大量的工业产业搬到重庆。

根据最新的数据,2016年重庆实体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首级增长超过60%,这意味着新的物流、产业链条在西部地区的形成。从汽车、电子到装备,重庆在重走珠三角等地区二三十年前的路,并且是在控制房价、金融风险的基础上进行,房价一定得平稳,不能大涨,也不能跌,比GDP增速略低,以完成产业转移。

黄奇帆离开重庆,绝不意味着后任会放任房价在短期内大幅上涨,透支未来发展空间。谁这么做,谁就是重庆发展的罪人,哪个官员也承担不起这样的罪责。接下来,重庆将有上千家没有实力的小开发商在政策的逼迫下退出市场。

来源:搜狐财经,叶檀财经(ID:tancaij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