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特色小镇 如何“严”字当头?

建设特色小镇 如何“严”字当头?
2017年12月06日 17:10 央视财经评论

Today's topic

今日话题

当前,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2016年和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共403个中国特色小镇。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1四部委联手,规范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

近年来,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不断涌现,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存在政府债务风险加剧和房地产化的苗头。针对特色小镇建设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2月4日发布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创新探索、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市场主导的原则,要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格节约集约用地。

2日本筑波:机器人产业带动科研色特小镇均衡发展

在日本,有个类似美国硅谷的科研特色小镇——筑波。除了研发企业自身的努力,筑波科技小镇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 筑波位于日本茨城县南部,距离东京约一个半小时车程。依托于日本理工科顶级学府筑波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这里聚集了多所尖端研究机构。

30多年前,筑波世博会曾被称作是“机器人的盛会”,首次展出了由日本制造的双足站立行走式机器人。如今,在这个日本唯一的机器人实验特区,你可以看到自动配送在内的移动式机器人在道路上行驶,这里聚集了200多家创新企业,研发生产医疗、搬运等多种机器人。

 筑波人口大约23万,1成以上的人都从事与研究开发相关的工作,这一比例在日本全国居于首位。这里之所以能留住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一方面是因为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聚集效应,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为研发企业提供了多种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促成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放宽了对一些特种机器人的监管政策,缩短了机器人商业产业化的周期。过去十年间,筑波的累计工厂建设面积高达1181公顷,位列日本全国第一。

建设小镇常会出现哪些误区?建设特色小镇 如何“严”字当头?“换个视角看经济”,今晚21:50《央视财经评论》为您解析,敬请关注。

今晚嘉宾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  冯 奎

财经评论员  李藏宇 

今晚主持人

张 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