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成:冬季柴油需求量大导致价格上涨

董秀成:冬季柴油需求量大导致价格上涨
2017年12月07日 17:40 央视财经评论

11月16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如期兑现。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通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265元和250元。这已经是7月份以来,国内油价第六次上调。在柴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柴油短缺现象。

冬季柴油需求量大导致价格上涨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董秀成表示,反差比较大,上半年还在降价,而且还在促销,打价格战,那么到下半年突然紧张了,说到底就是一个供需偏紧,我们讲价格说到底就是供需关系,那么从供应这个角度应该说两个体现,第一个体现就是一部分炼厂,在这个时期我们进行了检修,特别是大的一些中石化,中石油的一些炼厂。检修就意味着要停产,所以这是一个从供应的角度减少的因素。

另外由于上半年打价格战这个柴油过剩,极度的过剩,导致国家出口配额定了以后,大家就按照原来计划出口,从供应方面来说有所减少,从需求的角度,应该说也是比较明显的,因为进入冬季了,冬季了就是柴油消费旺季。另外我们经济增长的预期,这个效果或者是成效比我们预期要好一些,GDP的增长高于原来年初的计划,所以说GDP的增长对于柴油消费拉动也是比较明显。

地缘政治影响国际油价

国内供求关系,价格上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说我们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因为国内的汽柴油的价格是参照国际原油价格来定的,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也在上涨,也就是说一个价格传导效应,原油价格上涨它比推导成品油的价格。国际的关系就是国际原油的价格因为近期确实上涨了,由于地缘政治的因素,比如说像沙特内部的反腐,包括叙利亚和也门的这种战事。再加上欧佩克跟俄罗斯之间达成这种限产协议这些就导致了油价最近确实是上涨的比较快,那这个因为推到中国,因为我们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就是按照国际燃油价格来反推的,国际燃油价格上涨,我国内的汽柴油价格也上涨了。

柴油价格对普通消费者影响不大

柴油对于我们这个经济影响最大的就是交通运输,比如说我们路上跑的这种大型卡车,重卡,包括什么海上和水上船,包括打渔的渔船,包括农村用的手扶拖拉机,包括灌溉用的柴油机,这都是用柴油。交通运输本身,它成本上升了交通运输就会影响。比如农业,灌溉用柴油灌溉,比如说用手扶拖拉机,播种,收割这都需要柴油,那它可能会引发到农业上去,比如说粮食价格,甚至比如说到猪肉价格,它都是有关系的,但是这个能不能说一定说按照这个逻辑递推下去,或者传导效应一定会实现,取决于它时间的长短,比如说我柴油价格如果长时间的维持比较高的,那它必然就会递推。

这个势头能不能稳住,我觉得取决于国际油价,比如说国际原油价格现在是60美元了,很快我涨到70美元,涨80美元了,那这个传导效应一定会下去的,一定会引起其他产业,其他行业的最终产的价格上涨,这种关系。未来国际燃油价格的走势,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看两点,第一点就是全世界的经济形势,比如说我们经济形势趋好,或者是我们讲景气指数比较好,那这个他就会拉动油价上涨,那第二个因素,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欧派克的政策跟俄罗斯,我们讲资源国的政策,他们之间比如说这个协议能不能严格的遵守,或者说他们能够推迟到多长时间,这些都是很关键的。

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地缘政治,地缘政治影响它会比较短暂,限产也好,经济增长也好,他是一个相对来说,时间比较长的,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元,美元是升值还是贬值,如果是贬值,那油价上涨,如果升值油价下降,所以说是多种因素,但是我个人的判断,就是从综合考虑来说,从经济增长,从欧派克政策,包括美元,我个人的观点就是在2018年,不会突破65,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是在60左右来振荡,这是我个人的判断,所以说从明年来看,我认为在中国所谓柴油或者汽油大幅度上涨,这种可能性不存在。

从两个层面来应对柴油供应紧张

一个是企业应对,另外一个国家层面应对,跟国家层面应对就是从宏观调控上,比如说我适度的增加原油进口,然后我对成品油的出口,比如说汽柴油出口我是有严格控制,从国家这个角度,可以这么做,因为假设想如果上半年油价打价格战下半年我出口增长,如果不出口的话,其实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完全可以调控的。从企业角度,这个检修,我是不是一定非得扎堆,换一个时间,或者大家分散一点,协调一下,另外一个就是说对于我中石油也好,中石化也好,那还有我们讲的调整结构,比如说我柴油我多生产一点,我调整我这个产品结构,这也可以做到的,我少生产点其他的东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