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温州帮』

揭秘『温州帮』
2017年04月17日 15:25 米滚滚ETF

上周连续四个交易日,每天都有个股“闪崩”,此次暴跌之前,这些股票都有异动的共同特征,并被上述浙江资金大量买入。与此相关的股票,均出现了集体买入、集中抛售的共进退特征。

市场分析认为,从种种迹象判断,多只个股“闪崩”大概率与“温州帮”游资有关。

除了中国平安、兴业银行之外,最近突然暴跌的十余只股票,在此次“闪崩”之前,绝大多数的股价,都出现过一波异动或较为明显的上涨。

以邦讯技术为例,此次暴跌前的4月5日,其最低价为15.41元,为最近一个半月的最低价。随后的4月6日、7日,该股即大幅拉升,最高涨到17.5元,两天涨幅达到13.3%以上。健盛集团则在3月15日出现跌停,当收于24.4元,但隔了一天后的3月17日,却又大幅涨停,直至3月20日报收于28.23元。

漫步者、朗源股份的涨幅更大。三月初以来最近的一个月左右里,漫步者最低价为13.6元, 4月7日最高涨至17.59元,累计涨幅约为接近30%。而朗园股份从2017年1月初到3月初,朗源股份从最低的12.6元,涨到最高的19.3元,区间累计涨幅超过50%。

短期内涨幅最大的,要数超讯通信。3月17日,其最低价为88.36元,但从3月20日开始,该股即连续大幅拉升,截至3月29日,已经高达146.9亿元。短短八个交易日里,上涨了58.54元,累计涨幅接近57%。

尽管上述股票暴跌前都大幅上涨,但除了超讯通信,其他股票却非在短时间里连续暴力拉升。3月14日,漫步者曾小幅下跌,3月15日则大幅上涨10.04%。此后,经连多日小幅拉升,到4月7日涨到17.59元,经过了16个交易日。而朗源股份的上涨,则前后经历了近两个月时间。

闪崩股: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面对突如其来的跌停潮,媒体迅速致电相关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3月13日消息,漫步者董事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应披露但未披露的相关信息,公司也在查找原因”。神开股份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则回应,“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浙江游资的身影若隐若现,温州帮向来“无视基本面、不看市盈率、买卖自随心、涨跌任我行”,凡是被其临幸过的股票,出现无脑式涨停、跌停也就不再奇怪。不过,这次温州帮似乎并非常规的获利抛售,大有血亏后仓皇出逃的感觉。

『温州帮』真的所向披靡么?

为了搂钱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温州帮这次不灵了,根据龙虎榜数据,这些游资并未获得超额收益,甚至是亏损出局。

以广发证券泉州涂门街营业部为例,3月15日该营业部购入2000万元漫步者股票,当天收盘价15.22元,4月13日该营业部卖出1658万元漫步者股票,收盘价跌至14.80元,极可能亏损。

3月15日漫步者龙虎榜数据

4月13日漫步者龙虎榜数据

揭秘温州帮

去年12月就有传言,有爆料者称,监管部门于早晨与派出所一道,前往温州各大券商调查配资事项。其中,银河证券锦绣路营业部负责人被逮捕,营业部全体员工的电脑和手机被强制没收。爆料者认为,这意味着“温州帮资金要出大事”。

不过,银河证券温州锦绣路营业部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此前确有证监局前来检查,但仅为例行检查。

借着温州炒房团之名,冠上“温州”两字,新闻就发酵,让鬼都相信有所谓的“温州帮”存在。

然而,作为温州人的小编与周围在温州从事金融的朋友了解到,其实,不同于炒房,温州人不爱炒股,因为温州人炒股就没赚过钱。

在媒体的描绘里,“温州帮”的作战大本营并不限于温州,而是以温州为代表的江浙一带的资金席位协同作战,共同炒作股票。

按照常理,能迅速撬动某只股票价格的股民均是“大户”,证券营业部负责人应该对其较为熟悉。

但是据上述一家证券营业部负责人说,这些客户基本上是通过网络开户的,平时也没有在营业部里出现过。

因为某些股票出现异常波动,营业部接到了交易所的“警示函”,于是按照相关规定,营业部与这些“神秘客户”进行了联系。经过营业部的调查,这些客户的年龄以40岁到50岁居多,男女都有,单个账户的资金从500万到3000万元不等,超过5000万元的不多。

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外界闻之色变的股市大鳄,似乎对股票的了解程度并不很高。接到营业部的“沟通电话”时,他们也只是说,自己只是正常的买卖,并无违规之处。

营业部负责人说,从这些现象来看,所谓的“温州帮”,可能就是个别大户的正常股票交易,冠以“温州帮”之名,有点夸大了。而把温州之外的游资,也归入为“温州帮”的杰作,则有炒作的嫌疑。

券商认为是配资的杰作

另外一家上了龙虎榜的证券营业部负责人则比较肯定地说,在某些股票上掀起了大风浪的“温州帮”,其真正的操盘者不是温州人,而是一些私募机构利用股票配资,借用温州的资金在操作某些股票以获利。

该负责人说,他们对这些资金有监测,种种迹象都可以证明,这就是典型的“配资做法”。

温州曾被称之为“配资资金批发地”,几年前有数百亿元的资金配给来自全国各地的盘方用于炒股。去年开始,配资被监管,温州的配资量萎缩了不少,但依然有不少的存量。

去年配资被监管之前,温州大量的民间资金以“小、散”的形式配给一些散户来操盘。监管之后,散户的小额配资日益退出了市场,而一些私募机构开始在配资领域大展手脚。私募机构需要的资金量较大,单个出资人的资金不能满足它的需求,所以它们会借助一些配资中介机构,找到多个出资人,然后用这些出资人的账户,操作同一只股票。

所以,这些出资人之间或许并不认识,但背后的操盘者可能就是一个人。这也印证了“出资人自己对股票认知程度并不高”的特点。

除温州之外,杭州、青岛等城市也是股票配资资金较大的城市,这进一步证明了这些所谓的温州帮游资,其实就是这些城市的民间资金,通过配资的形式,被某一个私募机构所用进而操作同一只股票的事实。

配资公司证实确实在和私募合作

一家配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确与来自上海、深圳等地的私募机构在合作。

该负责人说,以前温州的配资公司通常是跟某些外地的券商合作,由券商找到需要资金的人,向温州的配资公司借入资金,那时候一般都是小单子,以50万元到100万元居多,实际上就是一个较大的散户在借钱炒股。

前年年底开始,这种模式少了,配资公司改为与一些私募机构合作。私募机构需要的资金量会大许多,同一个机构往往需要多个资金出借者的资金才能更好地操作一只股票。由于配资公司要对把控客户的资金风险,所以对这些账户买什么样的股票,他们很清楚。“个别私募机构的做法,的确就是你们说到的温州帮的做法。”该负责人说。

从上面这些相关人士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的“温州帮”其实并不存在,顶多只能说有不少的温州资金,以民间借贷的形式流入股市,又恰好流入同样的一个机构,然后这个机构对某些股票进行大买大卖,形成了这只股票在短时间内股价的大起大落。

那么闪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自从雄安板块横空出世,A股走势明显分化,大盘里就两种股——雄安股和非雄安股。现在又出了个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概念股加入了瓜分市场的阵营。与此同时,随着市场流动性趋紧,银监会加强了对委外业务的监管。综合分析之后,导致这次A股大面积闪崩的因素大概有三。(部分观点引自证券时报)

1、内部风控。当产品的净值回撤达到一定水平,公司就要求必须降低仓位,比如某机构押错了宝,与雄安和粤港澳板块失之交臂,不幸扎进连续阴跌的股票,那就很可能触及持仓上限,然后就是不计成本的卖出。

2、结构化产品和配资。前文已经提到,目前市场结构分化严重,假如部分结构化产品净值达到了平仓线,也是非卖不可了。中国平安和兴业银行的闪崩,可能就与此有关。

3、银行委外业务。所谓委外,就是银行将资金委托给私募、基金、信托等公司投资,银监会新版G06报表的公布,使委外业务更加公开透明。随着银行整体流动性收紧,委外业务自然受到波及,于是机构一股脑地卖股票、兑现金。

所以,当配资遇上整体流动性趋紧,和政策对委外业务的监管,引起的连锁反应带来各种闪崩,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做个小广告,米滚滚开通了小密圈,扫下图二维码即可加入。

我们在小密圈会时常分享一些我们的宏观判断和挖掘投资机会,

同时也会定期推荐我们通过量化模型寻找的个股。

大家也可以在小密圈提问互动,为您解析个股和操作思路。

小密圈确实是收费的,我们希望尽量给您带来超出这个金额数倍的价值,请仔细斟酌是否加入。

注:米滚滚根据公众号温州金融调查员黄泽敏、第一财经、华尔街见闻、火山财富综合整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