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是房价上涨的受害者or获益者?

房奴是房价上涨的受害者or获益者?
2017年04月09日 19:45 不执著财经

本文作者:张平

知名财经评论家、每日经济智库专家

 本订阅号全为原创,作者张平 按照30岁的买房年龄来计算,当年的房奴大多已过不惑之年,面临着夫妻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再过些年,他们的孩子也将成为新一代刚需层。更残酷的现实是,首批房奴虽然现在即将还清房贷,但是,房子的户型与内饰却已渐渐老化

从本世纪初我们迎来了第一批住房贷款热潮至今,首批房贷将迎来清款大限,首批房贷族也将迎来集体还清房贷的“解放日”,进入无债一身轻的状态。“老房奴”们当年奋勇购房的魄力,再加上近日任志强鼓吹房价还将大涨的言论,激励着新一代的“房奴们”购房的步伐。

有媒体透出,一位中关村年青工程师虽然月入14000元,去年10月却已杠起13000元的房贷,加入了房奴的行列。他自嘲地说自己很幸福:“从此以后,不必纠结要不要当房奴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老房奴也是高房价的受害者

表面上看,“老房奴”靠着节衣缩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不再为银行打工了,而且十多年前的房价现在已经翻了数倍。自然会吸引“新房奴”羡慕的眼光。但是更多的“老房奴”却还是笑不起来,十年的岁月在房贷的压力中匆匆而过,获得的仅是一套房子,付出的代价不只是金钱,更是无法追回的生活!

正如西班牙《世界报》无不以忧伤的口吻描摹房奴的生活:“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呤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不仅如此,老房奴们过去还贷吃力,未来也未必轻松。按照30岁的买房年龄来计算,当年的房奴大多已过不惑之年,面临着夫妻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再过些年,他们的孩子也将成为新一代刚需层。更残酷的现实是,首批房奴虽然现在即将还清房贷,但是,房子的户型与内饰却已渐渐老化,按照目前一线城市五六万,二线城市两三万,三线城市万把元的房价,想改善一下也比登天难。

其实房子只要用于居住,那升值与否都不值得高兴,真正该高兴的只有开发商,可以卖更多的钱。今年以来,地产大佬任志强增多次直言:“明年房价要暴涨,负利率时代不买房是傻瓜。”所以开发商、地方政府、抄房团才是房价上涨的最大获益者,房价上涨对于自住型房奴而言,关系基本不大。

 新房奴前途堪忧且未必幸福

 就拿前面的那位中关村的年青工程师来说,在京12年,终于得到了一个远在五环之外的期房,似乎也得到了五味杂陈的幸福。但是夫妻双方老人拿出仅有的养老钱,才凑够这套期房的首付,两年之后,住宅能否如期交付,附近配套设施是否齐全?这都是一个未知数。而月收入14000元,却要还13000元的房贷,不客气的讲,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这位房奴的头上。一旦做了高房价的房奴,在未来数十年中,他们不能失业、不能生病,甚至还不可以在近年内有孩子,这真是不做房奴纠结,做了房奴辛酸。

如果说老房奴已经到了不用替银行打工的时刻,那么新的房奴的还贷压力较以前有翻倍的增加,而且房价未来走向极具不确定性,所以还将面临房地产泡沫崩溃所带来的风险与痛苦。1998年香港楼价跌去七成之后,有众多年轻家庭被深套的痛苦之中,直到近年楼市回暖才得以解套。现在看来,高房价不仅是中国经济的大蛀虫,而且是引发社会问题的导火索。

用《蜗居》的一句著名台词来说,“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个房子上呢?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期盼如果仅是为了一处房子,那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太悲哀了?”

1998年中国政府将国人的住房问题完全市场化之后,房价在经历过几年的平稳期,紧随着汇改人民币升值也一同扶遥直上,但是面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房却严重缺位,笔者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不能完全市场化。房价的不断高涨会逼使更多的人不得不去做房奴,虽然承受着空前巨大的还贷压力,但房奴们都不希望房价合理回归。

不过,中国的高房价如果不让其去投资化,理性回归,那么不仅是中国经济会深受其害,而且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也会严重扭曲。所以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德曼称中国的高房价是人类历史上最邪恶的泡沫一点也不为过。笔者认为,唯有这样才会让更多的年青人免受高房价之苦。但不管怎么说,“房奴”这个名词已经刻划出这个时代的“烙印”。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