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腐败是中国经济的最大毒瘤?

房地产腐败是中国经济的最大毒瘤?
2017年04月12日 13:45 不执著财经

提示:点击上方"不执着财经"↑订阅本微信 也可输入 ID:bzzcaijing

本文作者:张平

知名财经评论家、每日经济智库专家

 本订阅号全为原创,作者张平 房地产腐败是中国经济的最大蛀虫,它不仅影响到地方政府收入的增加,也不利于地方经济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对民间消费启动产生掣肘,同时还造成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

根据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和各地方的整改通报,不少高官的落马与房地产业密不可分。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仅江西未被明确提及存在房地产腐败问题。但巡视组接到的举报线索以及之后中组部等相关部门调查,江西多名高官亦涉及房地产腐败。

房地产腐败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从审批拿地到提高容积率;从开工建设到销售,房地产腐败存在于各个环节,形式也是五花八门。房价居高不下,已成众矢之的,挤出被算到房价成本里的腐败成本,廓清房地产市场迷雾,势在必行。

现如今房价之所以如此之高,其中很大一块源于腐败成本,开发商要在房产开发的各个领域都要行贿政府官员,而最后买单的则是广大购房者。尽管社会各界要求公开房价成本的呼声愈来愈烈,但开发商们都把房价成本视作为商业秘密。不过,有一位业内人士担言:“如果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就会降低20%以上”。

2008年,上海市检察机关侦破的最大一起行贿案涉案金额达到1500万元:上海一房地产公司法定代表人洪某,为使本公司在房地产开发中土地项目的审批顺利通过,多次向某区规划建设和环境管理部门负责人陶某行贿,包括折合人民币1463万元的店铺26套、住宅房3套以及84万元现金。仅仅一个房地产公司,向一名官员的行贿金额就高达1500万元,可见房地产行业的腐败问题有多深。

事实上,真实的房价成本除了包括土地、建筑安装、税费、企业运营等刚性成本以外,腐败成本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方面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另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流向腐败分子手中,而民间的消费却始终启动不起来,这无疑加深了中国经济的转型难度。那么房地产领域为何是官员们腐败高发地区呢?

其一,房地产行业涉及领域和环节众多,且又是一个极具暴利的行业,这就给腐败提供了温床。其二,权力过大,不受监督,极易滋生腐败。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性强,主管房地产项目审批、规划、融资等核心岗位上的官员,手中掌握着涉及巨额资金的权力,且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才令他们能轻易发生权钱交换的行为,房地产行业故而成为腐败“高发区”。其三,房地产腐败使得官员和开发商互相勾结,其隐秘性极强,使得民众无法细知详情。所以如何透明强化,强化群体监督才能真正根治房地产腐败。

笔者认为,中央政府要打击国内的腐败弊端,并不是抓几个周永康这样的大老虎,就算展示反腐败决心了,而是如何把房地产腐败成本从房价中挤压出去,减轻购房者负担,还国内房价本来的面目,这样才有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毫不夸张的讲,房地产腐败是中国经济的大蛀虫。

首先,对于国家来说,房地产腐败导致颇多土地收入流失,损失也就是公开的秘密。所以,房地产腐败导致的结局就是,高楼竖起来了,开发商和官员的口袋涨起来了。但是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收减少了,这很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或者常年出现赤字,甚至房地产腐败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偿债能力。

再者,正是由于房地产腐败十分严重,很多腐败官员对房地产业产生高度依赖性。显而易见,其灰色收入大多都来源于此,理论上说房产造得越多,腐败份子的收入就会越来越大,所以他们会极力维护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这一方面会造成房地产开发过度,库存积压严重。另一方面也迟误地方经济结构转型的最佳契机,大家都把精力放在房地产领域,而忽视了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这并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本来很多人认为,高房价是开发商的暴利,加上炒房者的炒作,而现在我们看到房地产腐败成本也占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这就造成了少数腐败分子拥有了大量的财富,而大多数的房奴却要每天节衣缩食几十年,为这个腐败行为买单。

试想如果大量贷款购房者把自己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缴纳高价房贷了,那么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就所剩不多了。所以房地产腐败既是榨干了房奴们的最后一滴血,也掣肘了中国经济的消费真正的启动。难道中国经济未来一直还要依靠政府投资来拉动吗?显然这是不现实的。中国经济主要还是需要依靠民间消费和投资来拉动,这样才更加健康。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房地产腐败是中国经济的最大蛀虫,它不仅影响到地方政府收入的增加,也不利于地方经济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对民间消费启动产生掣肘,同时还造成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当然房地产腐败可谓根深蒂固,如何挤出其中水份,还大众一个真实的房价,恐怕还任重道远。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