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选人定股,所有创业公司必经之坎

宁向东:选人定股,所有创业公司必经之坎
2017年01月17日 10:56 宁向东课外的话

作者:宁向东

来源:微信公众号:课外的话

【课外的话(微信ID:ningxiangdong_qh)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向东教授的随想录。宁向东教授为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个人微信公众号“课外的话”包括对财经时事热点的解析,好书阅读,以及企业管理实践的分享。】

《中国合伙人》这个电影,我在飞机上看了几分钟,就匆匆换了另外一部,因为实在看不下去。这部电影以新东方的创业历程为背景,这是任何人都一眼看得出来的。在电影里,制作方将新东方改头换面,叫做“新梦想”,三个主人公也都各自取了有趣的名字。学校不叫北京大学,改叫燕京大学,但谁都知道说的是北京大学和新东方的故事。

我最开始以为,是因为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来拍,才会拍成这样一碗带着鸡毛和鸡脚的鸡汤。后来听说是徐小平亲自写的初稿,才耐着性子,又把电影找出来,用快进的方式走了一遍,并特别关注了后面三位合伙人彼此冲突的部分。

我似乎看到了徐小平为该片定下的调子,也看出了徐小平的厚道。

新东方,是俞敏洪于90年代初期一手创办出来的企业。一张嘴,一支笔,一张广告,一桶糨糊,一间教室,一个品牌。我觉得俞敏洪这个人是典型的许三多。明明是一个爷,却常常能够装出一幅孙子像。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面,我唯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中国的英雄是可以跪着的,中国的英雄是可以钻人家裤裆的。俞敏洪的这种品格,我相当服气。

知识分子都牛,都觉得自己是站着的,但都是站在旷野里,自己欣赏自己的站姿。老俞不是。首先,他绝对是个知识分子,很有文化。我听过俞敏洪的课,我自己在清华教书,见过的讲课高手不少,但从心里服气的教师没几个,却很佩服私立北京海淀新东方学校的俞敏洪。

老俞这个有知识的分子,不禁在自己的心里是站着的。更重要的,只要给他时间,他在合伙人、甚至对手面前都是站着的。

中国的知识分子,按照钱理群老师的话,很容易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又贪名利,又胆小,还喜欢为自己立牌坊。见到大人物,不用人家喊,自己的腿就先软了,从骨头里想跪。跪完了,心理不平衡,就出来让更弱势的人给自己跪。在这个大背景下,俞敏洪那种秋菊式的坚韧,格外让我佩服。我觉得这是最牛的境界。

据说,当时随意贴招生广告,是要被罚款的,老俞为此挨了罚。第二天,他就等在头一天罚他的那个单位门前,让罚他的人把领导请出来,在海淀最高档的“香港美食城”大喝了一场。

老俞自己说喝了两斤半,徐小平说是一斤半,总之是大醉而归。又据说老俞是睡了三天三夜,反正从此老俞真正站了起来。不是站在旷野,而是站在管制者的面前。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让全世界都看到了自己的站姿。

1996年,徐小平和王强开始加入新东方的时候,新东方已经是最著名的出国考试培训学校,新东方学生已经非常成规模。俞敏洪的一本“红宝书”,是GRE所有考生必读的应试经典。

徐小平和王强的加入,使新东方有了所谓“三架马车”的格局。在一个新东方字号的旗帜下面,俞敏洪继续做他的出国考试培训,徐小平做出国留学的人生咨询,王强开始了他的口语教学。一个平台,三摊业务,自己管自己的事情,人财物互不干涉。秋后有了收成,无论多少,一律各自计到自己的帐下。当时的新东方是典型的三个山头。

三个山头,缺乏协同效应,搞不好还不如三个独立的小公司,做不成大事。同时,三块业务发展不平衡,利益也没有办法平衡。于是,大家最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山头和利益拿出一部分来,让彼此交叉持股。通过利益捆绑来获得更多的协同。

而这又导致了更多的混乱。用小平兄的话说,就像巴黎和会的元老分赃,这是没法激励其他骨干、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于是,新东方发展历史上的最重要一步迈出了,就是从山头公司、从互锁型的山头公司,变成一个真正的现代公司。所有的元老和主要骨干,全部变成股东。股东中的一部分人成为董事会成员,公司的运营交给职业经理人。

这一步,新东方整整走了两年,这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比如怎样核定股份,股东关系和董事会关系的界定,如何确定公司的分红政策等等,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可惜的是,这些问题《中国合伙人》都没有涉及。

那么,新东方故事的真实版本是什么样的呢?大记者卢跃刚曾经写过一本书《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这本书已经被今天的人淡忘了。我觉得,所有被双创政策激励、被《中国合伙人》电影鼓舞的年轻创业者,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

这本书真正好看的,从第181页开始,也就是从俞敏洪、王强和徐小平三足鼎立开始,一直到其他的合伙人加入,再到群雄混战、现代公司成立为止。

几个兄弟合伙创业,在当下很常见。我以为,无论是创业前,还是在创业过程中,真正了解新东方的故事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够从新东方的故事中,汲取到有价值的养分,那是一种福气。

现在,太多人都是头脑一热,几个弟兄就拉起了杆子,办起了公司。没有人也没有钱的时候,选人和定股份这两件最重要的事情,极容易被忽视。很多人等到公司开始走上正路,业绩不断变好之后,才发现选错了伙伴,定错了股权。这时,解决问题的成本变得太大了。

某种意义上,新东方是幸运的,他们在恰当的时机迎来了上市的机会。但很多公司,没有这样的机会和运气。

徐小平在清华演讲(见上篇“尘封15年的徐小平”)时,最后说了一句格外有哲理的话,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他说:“不以兄弟情义维持共同利益,而是以共同利益来维系兄弟情义”。这是新东方三位元老超人的地方:好心态,高境界。

徐小平被赶出董事会的时候,他幽默地说:“我向老俞走过去,大家以为我要刺杀俞敏洪,其实,我只是要给他一个拥抱”。徐小平离开新东方的第二天,他开始写《图穷对话录》,第一天就写了6000字。当他写完书稿,请俞敏洪看的时候,他说俞敏洪“张开激动的双手和我笨拙地拥抱”。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有这三个人的境界和胸怀。

本文系公众号【课外的话】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